王萬里
《元明清短篇小說選》(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翠衣國》篇中有“國主冰玉親餞于郊”一語,注“冰玉,形容酒的清潤”(見該書344頁)。這樣解釋恐怕是不確切的。冰玉,其實是翁婿(岳父和女婿)的代稱。晉朝衛(wèi)
《麻瘋女邱麗玉》篇有這樣一段話:“遠方人若貪資誤接,三四日即項有紅斑,七八日即遍體騷癢,年余拘攣拳曲,雖和緩亦不能生”。注:“和緩,病勢緩慢”(374頁)。這又是一種想當(dāng)然的注釋,于理不通。實際上,和緩是古代兩位名醫(yī)的名字。醫(yī)和、醫(yī)緩都是春秋時代的名醫(yī),合稱“和緩”。說“即使是名醫(yī)和緩,也不能救活他(麻瘋病患者)”,不是順理成章嗎?
《青眉》篇有“倩某捉刀”一語,注:“請同巷某代筆。倩,請。捉刀,代筆。古代把文字用刀刻在竹片上,因此刀有筆的意思”(351頁)。釋“捉刀”為“代筆”本來不錯,但說“刀有筆的意思”卻牽強。這里,用的是魏武帝曹操“捉刀”的典故?!妒勒f新語·容止》:“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