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珠
馬克思一家住在倫敦第恩街的時候,孩子們總是纏著媽媽,請她講和爸爸卡爾的認識經(jīng)過。
“你們怎么認識的?你為什么偏嫁給他呢?”
燕妮正忙著,她應付著孩子們的問題:“15年前,我們住鄰居,從小可謂青梅竹馬,彼此當然熟悉。為什么偏嫁給他?因為他人才出眾,比別人都強嘛?!?/p>
孩子們思索了一會兒,對媽媽的回答并不十分滿意,于是又跑去問琳蘅,讓她講講事情的來龍去脈。
琳蘅講了這樣一件事。那還是她在威斯特法倫家中的時候,一天,燕妮要去參加文學俱樂部舉辦的舞會,琳蘅幫她梳洗打扮。
燕妮身穿一件白綢長裙,裙邊鑲了一圈紅色的玫瑰花。這身打扮配上她迷人的長相,使得她所到之處,人們都禁不住發(fā)出嘖、啊的驚嘆聲。
第二天一大早,琳蘅來到廚房時,見燕妮獨自坐在一條板凳上,眼淚吧嗒吧嗒不斷往下掉。燕妮說:“我和他跳了舞,跳了很長一段華爾茲。所有到會者都把眼睛瞪得同圓球一般大,差點沒從椅子上摔下來?;丶业穆飞?,父親訓斥我說,這事有失體統(tǒng),我已成人了,這樣下去,連個男人也找不到。這些男人我還不想要呢!我想同他跳,只要我愿意!哼,你沒見他們那副樣子,怎么盯著看!”當她邀請卡爾跳舞時,不是連卡爾本人也大吃一驚嗎?可能他心里很高興吧,白皙的臉一下子紅了。他努力想使自己的步子準確些,可動作偏偏呆板得令人發(fā)笑。是呵,在那些人眼中,哪有一位男爵小姐主動邀請一位地位低下的中學生呢?她的行為是多么勇敢呵!
孩子們的好奇心還沒有得到滿足,他們要解開心中的每個疑團。一個星期天,全家外出郊游,乘媽媽和李卜克內(nèi)西叔叔沒跟上來,他們又提出了老問題。摩爾準備認認真真地回答孩子們了。
“你們聽著,古希臘有個傳說,一個單獨的人不算完整,他只是一個圓球的一半,也就是半個球。
“所有的成年人對此都是深有感觸的。一個人干不了事,要想美滿地度過一生,就只有兩人的結(jié)合。因為半個球無法滾動。所以每個成年人的重要任務就是找到那個和自己相配的另一半。
“我成年后,找到了你們的母親,發(fā)現(xiàn)自己真有福氣,找到了合適的那一半。雖說得到你們的母親夠得上困難重重,來之不易,我還是同她結(jié)了婚。我們配合得很默契,滾得也很順利,我們在一起還能呆些時候,還能經(jīng)歷些事,還得一塊滾呵!”
七歲的兒子小穆施搶過話頭說:“所以嘛,人的前面長個園肚皮,背后卻是光光的,這樣兩人才好背靠背貼在一起,滾得就好。”
姑娘們大笑起來,連摩爾也忍不住了。
大女兒燕妮還問:“你怎么知道母親是你合適的另一半呢?”
摩爾看了看她,眼睛轉(zhuǎn)了幾圈,故作嚴肅地說:
“有一天,我到特利爾市場去買白菜。由于饑火難忍,就買了最大的那顆圓滾滾、銀白色的大白菜。到家后,我點著火,坐上鍋,拿起一把大刀子正準備切,忽聽一個纖細的聲音在呼喊:‘當心點!我在白菜里。我大吃一驚,壯著膽子把白菜幫一片片地剝下來,才發(fā)現(xiàn)藏在那兒的燕妮。她快樂地喊著:‘太好了,燕妮出來了!她抱著我的脖子就吻了一下。嘿,就這樣我們結(jié)合了。你們想想看,要是那天我對黃瓜有胃口,可就見不著你媽媽羅!”
姑娘們聽得目瞪口呆,小穆施卻嚷起來:“不對,這是個童話。”
“為什么呢?”
他若有所思地說:“肯定是童話,你寧愿餓個半死,也不會自己動手燒碗湯喝?!?/p>
大家又爆發(fā)了一陣捧腹大笑,愉快的笑聲回蕩在曠野上,一直傳出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