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敏
我是天津一所重點中學高三的學生。高考這根“指揮棒”確實弄得我十分煩惱。
我總想,一個人在中學時代應該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的人愛好文學的種子可能在這時萌發(fā);有的人喜愛生物的幼苗可能在這時抽芽。達爾文在中學時代如果不是著迷地擺弄昆蟲、制作標本,那么他后來創(chuàng)建的《進化論》大概也無從說起;普希金在青年時期如果不是把全部身心投在文學上,大概也不會寫出鏗鏘有力的詩句。在這里我只想說明愛好的培養(yǎng)是多么重要,這種“愛好”應該產生在幼年和青年時期,尤其應該在中學時代。
大多數中學生并不是沒有自己的愛好。但是在高考競爭的“陣勢”面前,被一種巨大的壓力吞沒了。有的人在初中稍有一點愛好的苗頭,到了高中,一見“大勢不好”,趕緊縮回去了。有的同學選定了自己的愛好,但不敢發(fā)展,他們想:考上大學“有了著落”之后再說。我也是這樣。瞻前顧后想一想,決定我命運的“指揮棒”,可以使我成為眾人羨慕的大學生,也可能把我送入待業(yè)的行列。為此,我不敢看“閑書”,不敢發(fā)展自己的愛好,只得規(guī)規(guī)矩矩按“指揮棒”的要求安排我的生活,一天又一天。這種被扭曲了的生活雖然比“文革”時代的中學生要福氣得多,但這樣下去,我們總不甘心!我們的苦惱就在于:明明懂得應該怎樣生活,但無法那樣去做;“形勢”要我們去做的,我們又不愿意。
我已經是高三的學生,我的中學時代的最后幾個月就要過去了,情況也許不會有多大好轉。但是我真誠地希望我的弟弟妹妹們在自己的中學時代能夠主動地、生動活潑地成長,不再象我們這樣苦苦地被高考牽著鼻子走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沒到十年,我們眼鏡的圈圈比你的年輪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