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蜀生
兼談美國史研究中的若干問題
我國研究美國史的專家黃紹湘教授,以六十多歲高齡,傾多年心力,寫成了六十多萬字的新著《美國通史簡編》(以下稱《簡編》),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是八十年代第一春美國史研究園地上開放的一朵鮮花。
《簡編》距她的前著《美國簡明史》(以下稱《簡明史》)出版已相隔二十七年。這二十七年,對一位孜孜不倦地做學問的老學者來說,既有歡樂,也有憂傷。前著《簡明史》完成于建國初期。作者自己說,“是一個嘗試”:嘗試著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觀點和方法,采用當時美國的一些新史學家,如威廉·福斯特、菲利浦·豐納、詹姆斯·艾倫、赫伯特·阿普特克等人的論點來分析和闡述美國史。這本書在五十年代對我國的美國史研究工作,起了積極的作用。作者沒有滿足于她已經(jīng)達到的水平,多年以來就決心要寫出一本更充實的美國通史來。經(jīng)過長期醞釀和準備,在1973年動筆撰寫新著。在進行寫作的那幾年——1973年至1976年,正是“四人幫”推行文化專制主義最猖狂的時期。在這種情況下,她失去了寫成這本書的信心,寫作進展遲緩。粉碎了“四人幫”后,她終于一鼓作氣地完成了這部巨著。
這位老學者工作態(tài)度嚴肅認真,一絲不茍,處處為讀者著想。《簡編》后面附的索引就是這方面的一個例證。我國出版的著作中,很少附有索引(在外國出版物中,索引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黃紹湘同志為了方便讀者,決心編制索引。她對漢語拼音不熟悉,花費了不少精力,克服困難,做了大量卡片,親自動手編出了比較完善的漢英對照的索引?!皡⒖紩喢鹘榻B”這一附錄,也是本書特點之一。作者不只是列出她所使用的參考書目,而是逐一作出評介,幫助讀者進一步去探索和研究。
《簡編》有它自己的嚴謹體系,論點前后呼應,貫串始終,與“四人幫”年代問世的某些東拼西湊聯(lián)綴成篇的出版物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撰寫美國史首先就要碰到美國歷史分期問題。這是一個有爭論的問題。
美國有沒有古代史?有的人認為北美印第安人早期的歷史就是美國的古代史。
黃紹湘認為:北美洲是古老的印第安人長期生息的大陸,但是絕大多數(shù)的北美洲印第安人,都沒有超過聯(lián)合為部落的階段。正當北美洲印第安人以緩慢的速度,按照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前進的時候,歐洲殖民主義者侵入北美洲,打斷了北美印第安人的歷史發(fā)展進程。現(xiàn)在的印第安人是美國的少數(shù)民族。她認為北美印第安人早期的歷史,不是美國的古代史。為了詳細闡述這一觀點,她寫了一篇題為《北美洲印第安人的原始社會,不是美國的古代史》長約萬字的專文,已收入中國美國史研究會編輯將由三聯(lián)書店出版的《美國史論文集》中。
美國近現(xiàn)代史怎樣劃分?
有的同志主張以美西戰(zhàn)爭作為現(xiàn)代美國出現(xiàn)的起點,因為這次戰(zhàn)爭是美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的標志。
還有人主張以十月革命為標志,主要理由是為了與世界史分期一致起來。但是,十月革命對美國歷史的發(fā)展到底有多少影響,還有待進一步論證。
也有人主張以南北戰(zhàn)爭作為近現(xiàn)代美國史分期的標志。在這次戰(zhàn)爭后,開始了現(xiàn)代美國的歷史,美國資產(chǎn)階級奪取了全國統(tǒng)治權,資本主義經(jīng)濟開始了迅速發(fā)展的過程。
黃紹湘同志在前著《簡明史》中,把南北戰(zhàn)爭結束后作為“現(xiàn)代美國出現(xiàn)”的一個起點。
在新著《簡編》中,作者沒有采取近現(xiàn)代分期的結構,而是把從十七世紀北美殖民地時期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的三百多年的美國歷史劃分為四個階段:
一、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建立與發(fā)展,殖民地人民擺脫英國殖民壓迫和建立美利堅聯(lián)邦制國家的過程,其中包括北美印第安人反抗殖民主義者的斗爭,黑奴制度與奴隸買賣,美利堅民族的形成,獨立戰(zhàn)爭。
二、十九世紀前半期美國北半部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南部蓄奴制種植園經(jīng)濟的日趨鞏固,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之間的尖銳矛盾發(fā)展成內(nèi)戰(zhàn)。這個時期在美國歷史上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發(fā)展階段。美國資產(chǎn)階級確立了對全國的統(tǒng)治地位。資產(chǎn)階級兩黨制在這個時期內(nèi)確立下來和趨于鞏固。美國向西部的大舉擴張也是這一時期的重要標志。
三、自南北戰(zhàn)爭結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美國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由自由競爭進入壟斷階段的過程迅猛異常,用了大約三十多年的時間就完成了這一轉變。以美西戰(zhàn)爭為標志,美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四、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登上了資本主義世界霸主的地位。到五十年代初,霸主地位開始動搖。
《簡編》包括十章三十五節(jié),要言不煩地論述美國上述四個階段的歷史。讀完全書以后,對美國三百多年的歷史,從殖民地時期,以及共和國誕生、成長、發(fā)展和從頂峰開始跌落的過程,獲得了比較清晰的了解。全書脈絡分明,論點明確,盡管某些論點在國內(nèi)史學界還有不同看法。
近兩三年來,國內(nèi)史學界在美國史研究領域,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活躍景象,對過去許多問題,包括長期以來視作理所當然的一些重大問題,提出了質(zhì)疑,展開了爭鳴。這本書的出版,必將進一步活躍這種學術討論。下面打算簡略地提兩個在學習美國史(包括黃紹湘同志的兩本著作)時碰到的問題,談談自己的淺見:一個是關于歷史人物評價,一個是歷史事件評價。
寫歷史的人都要面對一個對歷史人物評價的問題。黃著區(qū)別于資產(chǎn)階級史家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以階級斗爭為線索,著重闡述了人民群眾在創(chuàng)造美國歷史中的巨大作用”(《簡編》序言第二頁)。在資產(chǎn)階級著作中遭到忽視或歪曲的人民群眾的領袖人物,作者以滿腔熱情對他們的事跡和歷史作用進行了評介。這些人包括著名的廢奴運動戰(zhàn)士約翰·布朗、道格拉斯,美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魏德邁、左爾格,美國工人運動杰出活動家巴爾遜、德布斯、魯?shù)潜?、福斯特等。歷史人物還包括資產(chǎn)階級著名政治人物。在一定歷史條件下,這些人物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能忽視。黃紹湘同志在前著《簡明史》中曾以對美國資產(chǎn)階級政治活動家的處理方式引人注目。在該書的目錄上,可以看到從杰斐遜到羅斯福的許多政治人物的名字,對這些人物的藏否褒貶是否適度,是另一問題,但至少很便于查找。在新著《簡編》中,對這些人物的處理有了改變,許多人的名字在目錄中找不到了,對華盛頓、杰斐遜、亞當斯、富蘭克林、杰克遜、林肯,采取了小字號的腳注形式加以介紹。這些腳注并不是三言兩語,而是費了功夫的,可是給人的感覺是,作者要避免突出這些資產(chǎn)階級領袖人物,以免為他們樹碑立傳之嫌。但是這是不是最妥當?shù)奶幚矸绞侥兀?/p>
如何處理歷史人物,是與如何評價歷史人物相聯(lián)系的。寫美國獨立戰(zhàn)爭,如果不把華盛頓、杰斐遜、富蘭克林放在歷史的中心位置,那就等于我們寫辛亥革命而把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當作龍?zhí)谆蚺浣且粯与y以令人理解。同此,南北戰(zhàn)爭的中心人物是林肯,而不是約瑟夫·魏德邁。第一次大戰(zhàn)時期美國中心人物是威爾遜,而不是德布斯。第二次大戰(zhàn)時期美國中心人物是羅斯福,而不是魯?shù)潜?。不管這些資產(chǎn)階級代表人物起的作用是比較積極的或非常消極的,這些人事實上是處在當時發(fā)生的歷史事件的中心地位。是好人,或是壞人,都應該大膽地去寫。
下面簡單談談對看法比較分歧的關于羅斯福的評價問題。國內(nèi)研究羅斯福并非從今日始,但是進一步掌握和研究有關材料,提出不同評價,那還是最近的事。對于羅斯福的主要對內(nèi)政策——“新政”,長期以來的傳統(tǒng)看法是徹底否定,理由是“新政”以改良主義的措施挽救資本主義。這當然是事實。羅斯福本人也一再宣布這就是他的目的。美國的著名新聞記者約翰·根室對“新政”下了一個定義:“那是一些沒有骨氣的自由派為了那些失魂落魄的資本家而去拯救資本主義的一種企圖”(《美國內(nèi)幕》英文版,1012頁)。這也正是我們評價“新政”的出發(fā)點。因為我們不能要求一個美國總統(tǒng)提出一個社會主義綱領來。至于認為“羅斯?!抡膶嵤瑢τ诿绹鵁o產(chǎn)階級因嚴重經(jīng)濟危機而不斷掀起的反抗斗爭,起著壓制和阻礙作用”的說法,那就可能引伸出另一種觀點:資產(chǎn)階級政府的政策越反動,越能促進人民的革命意識,對人民越有利。但是,美國當時還不存在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面對著1929—33年經(jīng)濟大危機,不是以美國資產(chǎn)階級民主的方式和相應措施(如“新政”)來擺脫困境,就是以法西斯主義的方式發(fā)動政變來解決問題,如三十年代初的德國那樣。美國人民是反對走法西斯道路的,“新政”順應了人民的需要,因此,它完成了挽救資本主義免于崩潰的任務,從而在美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上獲得了一席地位,難道不能認為“新政”有它一定的積極意義嗎?
對于羅斯福的對外政策,不同的看法集中在他與綏靖政策的關系上。比較普遍的意見認為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夕,美國在外交上與英法沆瀣一氣,策劃、推動德意反共、反蘇,說英法美企圖以出賣捷克為代價,換取法西斯德國進攻蘇聯(lián)——“禍水東引”。當然,這是綏靖政策的實質(zhì)。問題在于,把三只螞蚱拴在一根線上,符合歷史實際嗎?羅斯福對慕尼黑協(xié)定起了默許甚至縱容的作用,但是他與張伯倫、達拉第等,不論在所處的地位上,或是動機上,都是有區(qū)別的。不能簡單地視之為一丘之貉。關于這個問題,已經(jīng)發(fā)表了一些各抒己見的文章,可以期望將會得到進一步的研究。
上面談的是有關歷史人物評價問題。下面再簡單談談歷史事件評價問題。當然不可能全面涉及,只談兩點:與拉丁美洲有關的門羅主義,與中國有關的中美關系。
門羅主義是一個使我國史學工作者捉摸不定的問題。黃紹湘同志在前著《簡明史》中,認為1823年門羅總統(tǒng)發(fā)表的門羅宣言,“公開抨擊歐洲反動派干涉拉丁美洲國家,反對歐洲專制國家把他們的專制政體輸入美洲”,因此,當時“它還帶有一些進步性”(《簡明史》,第107頁)。在新著《簡編》中,作者認為“盡管它打著反對神圣同盟武裝干涉拉丁美洲國家獨立的漂亮旗號,實際上卻在‘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幌子下,宣布拉丁美洲國家隸屬美國霸權主義的范圍”(《簡編》,第136頁)。這里不禁使人產(chǎn)生一個疑問:門羅提出這個宣言時,美國經(jīng)歷了兩次反英戰(zhàn)爭,距離第二次反英戰(zhàn)爭(1812—1814年)還不到十年,在這次戰(zhàn)爭中,連華盛頓也遭到英軍火焚,損失很大,全國人口剛過一千萬,經(jīng)濟和軍事力量都很弱小,它憑借什么來宣布拉丁美洲國家隸屬美國霸權主義勢力范圍呢?后來隨著國力增長,擴張野心也日益熾烈,門羅主義成了它欺侮、侵略拉丁美洲的工具,但那是后話。如果說門羅宣言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霸權主義宣言,根據(jù)是不是充足呢?因此,有一些研究美國史的人,包括筆者在內(nèi),倒是贊同黃紹湘同志二十七年前的觀點的。
關于中美關系史,長期以來是與美國侵華史等同起來。中國人寫美國史,中美關系史是一個重要課題。怎么寫?還是按照過去的套套來寫嗎?現(xiàn)在史學界和讀者中都產(chǎn)生一個疑問:二百年的中美關系史,一開始就是美國侵華史嗎?1784年美國一艘叫做“中國皇后”號的多桅帆船遠航到了廣州,成了美中通商的開端。如果把這條三百六十噸的帆船當作美國侵華的一個信號,或者說是“商業(yè)掠奪”,使中國添增了一個“新的劫掠者”,道理好象講不過去。當時美國是一個經(jīng)過了兩次戰(zhàn)爭的寡民小國(領土等于現(xiàn)在的十二分之一,人口等于現(xiàn)在的二十四分之一),而中國正處在乾隆盛世,當然談不上美國派帆船一只來掠奪中國。可不可以這樣說,在美國建國后,一直到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之前的半個多世紀,中美關系不論政治上、經(jīng)濟上都是正常的平等關系。1844年美國泰勒政府乘中國在鴉片戰(zhàn)爭中新敗之機,脅迫清道光政府簽定望廈條約,成為美國侵華的嚆矢。但是,在這以后的中美關系史,也并非按同一模式一貫到底。從歷史上看,中美關系是有起伏的。比如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中,中美關系是什么關系?是侵略與被侵略的關系,還是共同反對法西斯侵略者的同盟關系。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這是明擺著的歷史事實??墒菍憵v史時,卻難以這樣下筆。因為在戰(zhàn)后,杜魯門政府執(zhí)行援蔣反共的政策,還發(fā)動了侵朝戰(zhàn)爭,直接威脅我國的安全。這樣一來,羅斯福政府執(zhí)行的對華政策也打上了反中國人民和反共的烙印。于是乎,中美關系只能談人民之間的友好關系,而人民之間的友好關系,又只有斯諾、史沫特萊和斯特朗。這三位確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墒莾H此三位,豈不太少了一點。事實上,當然不止這三位。比如,很多中國人還記得一個名叫史迪威的美國陸軍上將,二次大戰(zhàn)時,他當過中印緬戰(zhàn)區(qū)司令官和中國戰(zhàn)區(qū)參謀長,因抨擊國民黨政府腐敗無能、消極抗日,1944年11月被蔣介石攆回美國。從他抗日時期在中國的所作所為和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基本態(tài)度來看,似乎夠得上稱作朋友(他曾一再要求蔣介石把封鎖陜甘寧邊區(qū)的幾十師蔣軍調(diào)去打日本,也曾力主把美國援華物資公平分配給所有抗日軍隊)??墒怯捎谒且幻绹蠈?,按階級屬性,自然難以算作中國人民的朋友。因此多年以來,他根本不可能作為朋友被提起了。前些時候,看到《人民日報》國際副刊(1979年7月22日)登出一篇老記者金鳳訪問史迪威的女兒的一篇短文,其中稱史迪威為“中國人民的真誠朋友”,看來,史迪威在中國的處境有所改善。但是,問題不在于史迪威這一個人,而是如何實事求是地認識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以及各個時期)的美中關系,這就需要歷史學家們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研究死材料,訪問活見證,還歷史以本來面目。是侵華,不能說成友好,不是侵華,就不必算入侵華賬內(nèi)。某一時期侵華就照實寫下,另一個時期沒有侵華(或者由于各種客觀原因而形成了同盟關系,如抗戰(zhàn)時期),也應該老老實實地照實寫。這樣才經(jīng)得起事實的檢驗和時間的考驗。寫歷史的人至少可以自圓其說。
喜讀黃紹湘同志新著之余,把讀后感以及平日學習美國史時的一些想法,拉拉雜雜地寫出來,為的是希望得到黃紹湘同志和其他史家的指教。但是我這篇短文的主題是向?qū)γ绹鴼v史有興趣的讀者,推薦黃紹湘教授這本功夫很深的巨著——《美國通史簡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