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明
我們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青年同志,經(jīng)常談論自己的理想和抱負,都希望自己能在科學研究方面為祖國為人民做出一番豐功偉績。但是,怎樣實現(xiàn)這個遠大理想?又怎樣看待遠大理想與平凡工作?這些同題,卻不是每個人都解決得很好的。在學習雷鋒同志的英雄事跡和品質中,我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雷鋒同志是最有理想和抱負的人,他生活的全部目的,就是“為了人類的自由、解放、幸?!?。他是怎樣去實現(xiàn)這個遠大理想和抱負的呢?他在日記中寫道:“高樓大廈都是一磚一石砌起來的,我們何不做這一磚一石呢!我所以天天要做這些零碎事,就是為此?!崩卒h同志的心目中既有“高樓大廈”——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而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的,他又甘愿做“一磚一石”。正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雷鋒在開拖拉機、推土機、汽車等看來是十分平凡的崗位上,以自己的全部熱忱和青春活力,做出了出色的成績,在每一件平凡的工作中,都滲透著偉大的理想和抱負。
我們有些青年,也有理想有抱負,想攀登科學高峰,做出驚人成果,卻又看不起平凡的工作;不是把理想抱負建立在日常的平凡具體的工作上。我們單位有位同志,剛分配到計算所時,滿腔熱情,興致勃勃,滿以為到了這個研究尖端科學的部門,一定大有可為,可是當他接受了具體工作后,就覺得這些工作平凡、瑣碎,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樣“尖端”。一年以后,盡管他所在的那個集體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可是他認為自己所擔負的具體工作太平凡,“沒出息”。其實,任何一項成果,或者科學家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要經(jīng)過多少次平凡的反復試驗、重復勞動的。離開了平凡工作,也就不可能有尖端。比如,一部奇妙的每秒鐘可以計算幾十萬次的電子計算機,是一項尖端課題,但是從設計到出成果的過程中,有極為細致的分工,從每件具體工作來看,大部分差不多都是屬于平凡的:工人用烙鐵把一個個電阻和電容器用一根根導線聯(lián)結起來;工程師技術員坐在示波器旁邊觀察著波形,反復地改換各種參數(shù);設計師們尋找各種各樣的資料,比較各種設計方案。這些工作綜合起來,就成了尖端的成果。如果看不起這些具體的平凡的工作,只是抽象地講攻尖端,攀高峰,那不過是永遠難以實現(xiàn)的幻想。有位大學畢業(yè)生,開始以為計算機既然是那么奧秘的尖端科學,那么研究計算機的每件工作也一定是很尖端很有趣了,后來分配他研究“觸發(fā)器”,他干了一段時間,就對別人說:“有啥意思!整天‘觸發(fā)器?!痹谖覀兦嗄昕茖W研究人員中類似這樣看不起平凡工作的還不是個別的。例如有的同志不愿做輔助性工作,不愿做實驗??梢韵胍?,抱著這樣的態(tài)度,怎么可能在科學的道路上向前邁進呢?怎么能實現(xiàn)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呢?
從雷鋒同志的事跡和精神品質中,我們還看到了,偉大理想和抱負的實現(xiàn),必須依靠集體的力量,不能只靠單槍匹馬去奮斗。雷鋒同志在如何對待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上,也為我們樹立了典范。他有雄心壯志,而且已經(jīng)作出了很大的成績,但是他始終認為自己不過是“滄海之一粟”,他認為“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能永遠不干,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yè)融合一起的時候才能有力量”。因此他甘愿做一顆螺絲釘,把個人融化于集體之中,從集體之中獲取力量,在集體事業(yè)中作出更大的貢獻。有些青年同志卻不是這樣。他們往往把個人與集體對立起來,搞科學研究,總想單槍匹馬,搞出成果,自己一鳴驚人,出人頭地。其實,科學研究工作的復雜性,就決定了每一個成就的取得,都是集體勞動的結果。就以電子計算機來說,要經(jīng)過多少個專家、工程師、技術員、工人的分工合作,集體勞動。盡管每個人的作用不同,有大有小,有主有次,但都是不可缺少的螺絲釘。在設計時,科學家和專家為主,而大量實驗時技術員輔助人員就要擔負最多的工作,按裝的時候工人就成為保證機器是否正常地運行的重要角色。沒有集體的力量,任何科學研究的課題都不能完成。但是,當每個成果做出來以后,代表這個成果出面的人,總只能是這個集體勞動中的少數(shù)。少數(shù)人出了名,大多數(shù)人做了無名英雄,這本來是很自然的。而有的同志卻因此產(chǎn)生了追求個人出名的思想,不愿做無名英雄;在研究工作中不安于做螺絲釘,總想挑選自己認為可以出名的工作;在同志關系上,也為了個人出名不肯依靠集體通力合作,群策群力。事實上,脫離了集體去個人奮斗的人,在科學上往往也不可能做出多大成就。
我深深感到,對我們從事科學研究的青年來說,只有像雷鋒同志那樣,把遠大理想和平凡工作轉合起來,把個人和集體密切結合起來,置個人于集體之中,才能真正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也才能做出對人民有用的成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