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 趙青
編輯同志:
我是一個中學生共青團員。由于學習團章不夠,對團的基本知識了解很差,有些問題搞不清楚。比如:團干部和團員窨是什么關系,我就不完全明白。說是領導和被領導關系吧,團支部的同志都是團員,而且團干部又都是通過團員民主選舉產(chǎn)生的。說不是領導和被領導關系吧,團員又要服從團干部的領導和指揮。應該怎樣正確認識這個問題呢?
讀者王思
王思同志:
關于團干部和團員的關系問題,我們的理解是這樣:根據(jù)團章的規(guī)定,共青團的開刀工作,都是在團的領導機關領導下進行的。對團支部來說,它的領導機關就是支部團員大會。在團員大會閉會期間,團支部的領導機關是支部委員會。我們都知道,支部委員會是由若干個委員組成的,團支部委員按照集體領導分工負責的原則,分別擔任一方面的工作。在團內擔任支部委員以上工作的團員,就是一般所說的團的干部。委員會的領導作用是通過這些干部來體現(xiàn)的,因此團干部和團員就形成領導和被領導關系。但是支部委員會的工作必須執(zhí)行支部團員大會的決議,并受支部團員大會的約束;同時,團干部是由團員選出來的,如果他服務得好,在改選時可能還選他當干部,如果他工作不稱職,在改選時,團員就可以不再選他;如果他在工作中犯了嚴重的錯誤,團員還有權通過團員大會或團員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并報請上級團委批準,撤銷他的領導職務。這就說明了團員在團內要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既要服從組織領導,又享有充分的民主權利。
團支部的同志都是團員,為什么還有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共青團不是一般的數(shù)量的總和,而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組織起來的,它的基礎是支部,有團員三人以上即應該成立支部或小組。成立支部和小組同未成立支部或小組,性質完全兩樣。因為成立了支部或小組,在三個團員中,就會有一個支部書記,兩個支部成員;或者是一個小組長,兩個組員,這樣,就產(chǎn)生了組織關系。有了組織關系,也就有了領導和被領導關系:支部書記是領導,兩上支部成員是被領導;或者小組長是領導,兩個小組成員是被領導。領導和被領導結合起來,就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組織。有了這種統(tǒng)一的組織,才有統(tǒng)一意志,才有統(tǒng)一行,才能發(fā)揮組織力量。作為團員,在接受組織給予的任務和服從組織的領導時,不能憑個人對團干部的好惡來表示取舍,而應該從組織原則出發(f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自覺地服從和協(xié)助團干部開展各項工作。就組織原則來講,團干部和團員表現(xiàn)為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但是另一方面,不管是不是干部,所有團員都是平等的同志關系。某個同志被選為支部書記或支部委員,這只是大家對他的一種信任和委托,并不能因為當了干部,就自視高人一等,甚至要有特殊權利。在團內,干部和團員享有同等權利,盡同樣的義務。作為團干部,更要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作群眾的榜樣,虛心聽取群眾的意見,密切聯(lián)系群眾,作團員和青年的知心朋友。
趙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