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丁
讀李迎同志寫的《松與柳》之后,我覺得,一個革命戰(zhàn)士應該做蒼松,它挺立于懸崖絕壁之上,蒼勁,挺拔,不怕風霜雨雪,終年常青。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年青人學習。
但是,把柳說成嬌嬈脆弱,是不對的。柳有堅強的生命力和靈活性,它不象李迎所說的“生活在肥沃的近水的地方,有充足的養(yǎng)料供它吸收;有足夠的水分供它吮飲”。柳的家鄉(xiāng)既在風和日麗的西子湖畔,也在烈日如焚的海南島和冰天雪地的北國,它在沃土里能生長,在撮土不存的河灘上也能生長。俗語說“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生根”。可見,柳有多么堅強的生命力呵!
柳能隨地扎根、生長,這也是一種可貴的精神。我們青年人也要象柳一樣,隨處扎根、生長,把自己的根扎到群眾中去,鍛煉、考驗,煉成象柳一樣有堅強的生命力。
因此。每一個革命者,既要做危巖深山之松,也要做隨處生根發(fā)芽之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