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云
答: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和什么是“政社合一”。
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也就是社會主義的國有制,即社會全部的生產資料和產品是全民的財產,而受代表全體人民的國家統(tǒng)一管理和分配。
“政社合一”就是把農村基層的政權機關與人民公社合而為一,使人民公社既是工農商學兵相結合的社會組織的基層單位,同時又是國家政權的基層單位。也就是說,使政權組織和經濟組織合而為一?!罢绾弦弧焙?,人民公社就有權管理本社范圍內的政治、經濟、生產建設、文化教育、財政貿易和治安武裝等一切工作。
實行“政社合一”后,就在人民公社集體所有制的經濟中,增加了全民所有制的成分。為什么這樣說呢?我們可以從人民公社建立以前和以后的變化情況來觀察這個問題:公社建立前,鄉(xiāng)范圍內的政治、文教、財貿、治安武裝等工作,都是由鄉(xiāng)人民委員會直接管理的,而作為經濟單位的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則沒有這些職能,特別是對內專政的職能,因為它不是基層的政權單位。另一方面,鄉(xiāng)人民委員也不能直接管理合作社的經濟,而是通過政治工作、稅收政策、物價政策等各種政策以及協(xié)助農村財貿系統(tǒng)和農業(yè)社訂立各種合同,使農業(yè)社的生產納入國家的計劃指導之下,這是一種間接的關系。實行“政社合一”以后,人民公社本身就可以行使國家在農村中的一切職能,特別是大大加強了組織經濟的職能;又由于農村中原有的全民所有制的銀行、商店和某些其他企業(yè)下放到公社管理,這就能把人民公社的生產、交換、消費和積累的計劃,都直接納入國家計劃軌道,而不像過去那樣只是靠政治工作,稅收政策、物價政策、統(tǒng)購統(tǒng)銷政策以及其他各種政策措施的間接影響了。這樣一來,必然能夠大大促進國家整個經濟的發(fā)展,當然也有利于公社本身經濟的發(fā)展。這也就為將來人民公社從集體所有制過渡到全民所有制,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就可以說,“政社合一”后,就使人民公社集體所有制經濟,增加了全民所有制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