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克琦 仙生
不同的社會,不同的階級,對進步的看法和衡量進步的標準不同。在資本主義社會里,自私自利是資產(chǎn)階級意識形態(tài)的一個基本特征。因而在他們看來,誰越是損人利己、投機取巧、竊名盜利、敲詐勒索、裝璜自己、傾軋別人……,誰就能算得上有本事、有出息,誰也就能享得資產(chǎn)階級的稱贊和尊敬。無疑這當然也就是資產(chǎn)階級衡量進步的標準。但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我們對進步的含義的解釋和衡量進步的標準,就與資產(chǎn)階級有著原則的區(qū)別。何謂進步?若單從字義上講,進步就是進取向上的意思。今天我們所謂的進步,當然是指進社會主義之步,向社會主義之上了。因此我們說一個人是進步的,乃是指他對人民的革命事業(yè)能起積極、促進、推動作用。在我國若以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來衡量,進步就是要克服右傾,鼓干勁,爭上游。這應該是我們用以衡量進步的標準,決不是如李志、永寧、柳菠等同志所說的那樣,只有成了出名的“英雄”,得了“學位”或“名傳后世”才叫進步。蘇聯(lián)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瓦利亞·加干諾娃,并沒有在什么戰(zhàn)場上出生入死,也沒有在什么學術(shù)方面著書立說,相反地,她卻到落后工作隊里去,帶動了落后,給人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你能說她不進步嗎?丁玲和劉紹棠曾經(jīng)是顯赫一時的作家,但是當她說,出“寫一本書才算是自己的”,當他一心只在“為三萬元而奮斗”的時候,還有什么進步可言呢?李志、永寧、柳菠等同志,雖然一再表明“自己主觀上時刻要求進步”,但實際上孜孜以求的是“超人出眾”,名齊李準,“出類拔萃”,個人得名得利。這是真正阻礙他們進步的原因。只有當他們不再為這些東西而奮斗,而是真正為了給人民作更多更好的事而奮斗時,才會有更大的進步。
在我們社會里,進步不是目的,進步的目的是為了更多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只要是盡心盡力地作到了這一點,那就不管“名傳后世”也吧,“默默無聞”也吧,都是光榮的,于人民有益的,因而也才稱得上是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