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
鯨魚不是每個人都看見過的,可是我們在圖片上或者電影上可能都看見過。至于蝙蝠,那是大家所熟悉的。讀者們!假定你們在還沒有學過動物學之前,看到了一條鯨魚(不管是在圖片上、電影上還是在實際的海洋上)或者一只蝙蝠,你一定會把鯨魚當成一種魚,把蝙蝠當成一種鳥,是不是?
但是動物學家會告訴你說:錯了!鯨魚不是魚,蝙蝠也不是鳥;這兩種動物都屬于哺乳類,是獸。
你以為鯨魚是魚,蝙蝠是鳥,是根據這兩種動物的某些外表特征來說的。比如說,魚的特征是會游,鳥的特征是會飛,于是你就會根據這個觀點認為,鯨魚會游,不是魚是什么呢?蝙蝠會飛,不是鳥是什么呢?可是動物學家不這么看。動物學家認為,雖然魚會游,鳥會飛,可是會游的不一定是魚,會飛的也不一定是鳥。有些蟲也會游或者會飛,可是它們還是蟲,不是魚或鳥。鯨魚同魚雖然很相像,可是從本質的特征上來看,并不是同一類的東西;蝙蝠同鳥也是這樣。鯨魚是熱血動物,胎生,用肺呼吸空氣,有的鯨魚還有牙齒,它的四肢雖然退化變形了,但還保留著痕跡。這些特征都是魚所沒有的。根據許多事實來看,有的動物學家認為鯨魚原來是生活在河岸陸地的哺乳類,后來才遷居到水里去的。蝙蝠也是胎生,雖然有翼,可是這種翼同鳥的有羽毛的翅構造根本不同,而是一種彈性膜,實際上是前臂,它還有鳥類所沒有的牙齒。根據這些特征來看,不管鯨魚同魚,蝙蝠同鳥,在其他方面似乎差不多,但終于不是同一類的動物。
我舉這個例子,不是為了講動物學,只是為了談談思想方法上的一個問題。在實際生活里,也有很多形式上相似而實質上大不相同的事情,對于這些事情,我們如果不善于鑒別,也會發(fā)生和把鯨魚當作魚,把酮蝠當作鳥的類似錯誤的。
比如大家常常反對那種“扣帽子”的批評方法,就因為這種批評方法常常是只看形式而不分析實質的。喜歡“扣帽子”的人,往往只抓佐一些片斷的表面的現象,就馬上判定這種現象的實質。例如,官僚主義的表現形式之一是不關心群眾的生活和疾苦,對群眾的合理要求不予滿足,于是有人便認為凡是自己提出要求而領導上沒有給以滿足,那么領導上就是官僚主義,不管自己的要求是不是合理,是不是應該滿足。又如由于農民的生活比較艱苦樸素,于是凡是精打細算,不肯鋪張浪費,反對闊氣排場的便都被譏為“農村作風”“農民意識”?!@一類批評方法,不是我們每個人都看到過么?
這一類“扣帽子”的批評并不一定每次都是錯的,因為確確實實有些領導者對群眾的合理要求是重視和關心不夠的,或者對不合理的要求沒有進行耐心的說服和解釋;有些省儉樸素的人是有農民意識的(當然,農民意識也不一定全都不好)。但是,如果光憑這樣一些簡單的現象而不加分析地判斷,那么即使這頂帽子扣對了,也不能給對方什么思想上的幫助,何況還會常??鄣煤鼙静粚?,發(fā)生“張冠李戴”的錯誤,——把鯨魚當成不魚。
要不犯把鯨魚當成魚的錯誤,就要不單從形式上著眼,而且要找出本質的東西。上面說的那些例子,可能是已經為讀者所懂得了的。讓我再舉一個比較新鮮的例子。
自從提出了獨立思考和百家爭鳴的口號以后,學校里的學風是有顯著改變的,如死背筆記的風氣有轉變了,上圖書館借參考書的人多起來了,等等。這些都是可喜的現象,并且是事情的主要方面。但是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表明許多同學對“獨立思考”還理解得不正確。有的人認為既然要獨立思考,就不應該向任何人請教,不應該同任何人討論,而應該完全憑自已思索;有的人以為一定要在書本上寫的、教師講的以外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見來才算是獨立思考。這種情況發(fā)展起來,就會是胡思亂想,或故意抬扛。有時明明覺得對方有理,但偏偏要反對他,借以表示自已是“獨立思考,”。據說有一個大學生在課堂上硬說司馬光和司馬遷是一個人,教師指出根據歷史記載毫無疑問是兩個人,這個學生還說:“不,我認為就是一個人。”
這里就發(fā)生兩個問題:什么是獨立思考?這些算不算獨立思考?
鯨魚有魚的某些表征,蝙蝠有鳥的某些表征,但有魚或鳥的某些表征還不一定就是魚或鳥。獨立思考的人也有某些表征,但僅有這些表征卻不一定是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的人常常是不茍同別人的意見的;可是,不同意別人的意見就是獨立思考嗎?——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獨立思考的人常常是能夠拿出自己的看法
來的;可是,能夠拿出自己的看法就是獨立思考嗎?——也許是,但不一定是。
問題在于找出“獨立思考”的實質。獨立思考不是盲從附和,但也不是故意抬扛。獨立思考是一種尊重理性的容觀的做學問或想問題的態(tài)度。獨立思考的人遇到一件事情,一種意見,總要問個“為什么?”總要用自己的大腦想一想。想了之后,題為對的,就接受;認為不對的,就反對;想不通的,就保留。但不論接受也好,反對也好,保留也好,總是通過自己的大腦的。只要是真正用過心思,即使同意了一個普通人的意見,那也是獨立思考,不是隨聲附和;而只要是沒有真正用過心思,即使反對了一個權威人士的意見,那也是盲目反對,不是獨立思考。
如果有人很虛心學習書本知識,虛心向老師請教,虛心同同學討論,這是不是不算獨立思考呢?我們的回答是:這未必就不是獨立思考。不管多么偉大的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思想家,也不能“獨立”于前代的文化成就之外,“獨立”于人類的知識之外;他必須努力學習,吸收別人研究出來的有價值的成果,在這個基礎上提供自己的創(chuàng)造。因此獨立思考不但不排斥虛心學習,而且只有虛心學習的人才能更好地獨立思考。當然,所謂“虛心”,并不是腦子里空空洞洞,只待拿書本上的知識往里填。在學習的時候,還是要用自己的理性來研究、分析和判斷的。
只要抓住“獨立思考”的實質,那么,不管在形式上表現為反駁權威意見也好,虛心學習也好,都是獨立思考。正如只要具有哺乳動物的本質特征,不管是在水里游的鯨魚也好,空中飛的蝙蝠也好,都是哺乳動物。
去年國際上發(fā)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如果只看形式而不看實質,是非常容易迷惑人的眼睛的。匈牙利的十月事件的性質是革命還是反革命?不管反革命分子如何利用了人民群眾的不滿,如何采用了一些巧妙的形式,這次事件的實質仍然是反革命。蘇聯幫助匈牙利鎮(zhèn)壓反革命和英法侵略埃及,這也完全是兩回事情,性質根本不同。像這一類問題,如果不分析實質,是會把根本不同的事情混淆在一起的。
資產階級民主盡管在形式上顯得好像是“全民的”民主,在形式上規(guī)定了全體人民的平等自由,可是它在實質上仍然是資產階級專政。為什么這樣說?理由就在歸根結蒂資產階級的國家是保護資產階級的利益,保護私有財產和剝削制度,保護階級對階級的剝削的。我們當然要看到這種民主的形式,可是千萬不要因此忘掉了它的階級內容,忘掉了它的實質。
像這一類的例子,可以說要多少有多少。嚴肅和呆板,活潑和輕浮,勇敢和魯莽,謹慎和膽怯,慷慨和奢侈,節(jié)儉和吝嗇,驕傲和自信,謙虛和自卑,交幾個知心朋友和搞小集團,靈活性和無原則性,創(chuàng)造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修正主義……所有這一切,在形式上都是容易混淆的,可是在實質上都是根本不同的。
人們在認識上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就是把這些形式上相似而實質上不同的東西混淆起來。如果翻閱一下過去的“中國青年”,其中談到思想認識問題的文章,幾乎都要或多或少地接觸到這樣一個思想問題。講到嚴肅,總耍把它同呆板、拘謹區(qū)別開來;講到活潑,總要把它同輕挑浮躁區(qū)別開來……。當然,嚴肅性首先是和無原則性、輕浮不同的,其次才是和呆板、拘謹不同的。不過,前一種不同,是容易識別的,后一種不同,是不容易識別的。一個人如果只懂得嚴肅性和無原則性、輕浮的不同,那還不夠,他還應該進一步懂得嚴肅性和呆板、拘謹的不同。所謂“不要從形式上看問題”,“不要只看事情的表面”,這些話的意思也就是叫我們看事物要抓住實質,光看表面形式是會犯錯誤的。
怎樣才能抓住事物的實質呢?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出事物的本質特征。每一種事物都有許多特征,其中有些是不重要的,沒有這些特征,并不妨礙這個事物之所以為這個事物;另外有的特征是根本的,失去這種特征,這個事物就不是這個事物了。譬如我面前有一個杯子(指一般喝水用的杯子),這個杯子有一些特征:它是白色的,瓷做的,圓口形的,有柄的。這些是不是杯子的本質的東西呢?我想不是。說它是白的,白色卻不是它的本質特征,因為杯子并不一定非是白的不可。說杯子是瓷的,那么玻璃做的就不是杯子了嗎!圓口當然是杯子的一種普通形式,可是如果把杯子口做成方形,我們也不能說它就不是杯子。至于有柄無柄,那和杯子是不是杯子也是沒有關系的。那么,什么是杯子的最本質的東西呢?什么決定它是杯子而不是別的東西呢?我想,杯子其所以是杯子,就因為它是喝水的用具。它不是用來喝湯吃飯的,同碗不一樣;也不是用來貯藏水的,同水壺不一樣。喝水的用具,這是杯子特有的目的,也是杯子的本質。這個本質決定了杯子的基本形式。(如它必須是一個盛水的容器,它的容積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它必須便于用手端超來,等等。)只要它是喝水的用具,只要它的形式具備了這個條件,那么,不管它是白的也好,綠的也好,透明的也好,瓷的也好,玻璃的也好,有柄的也好,無柄的也好,圓的也好,其他形狀的也好,它都是杯子。只要它不是喝水的用具,盡管它的外形有些像杯子,它仍然不是杯子。(例如瓷筆筒雖然像杯子,但不能說它是杯子。)這里說的是杯子,但其他事情也可以由此類推。
當然,我也不是說形式就根本不重要,可以完全不
管它。只看形式是錯誤的,完全不看形式也是錯誤的。只看形式就是形式主義,形式主義地看形式是會把鯨魚當威魚,蝙蝠當成鳥的;可是完全不看形式,那么我們也決不會知道鯨魚和蝙蝠是什么。我們判定鯨魚和蝙蝠是哺乳動物,不是也根據它們的身體構造形態(tài)來看的嗎?有的形式是不重要的,有的形式是重要的(這種形式通常是和實質有關的,是表現實質的);有時形式是重要的,有時形式是不重要的;在一定的限度內形式是不重要的,超過這限度形式又是重要的。杯子盡管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可是這些形式總得服從于它的用途(便于喝水);如果有人想制造一個杯子,但竟然是沒有底的,我們就不能說這是無關重要的形式問題,因為它就不能用來喝水了,就不是杯子了。再舉例說,有些人工作學習還好,同時也注意自己的衣著整潔。就自己力之所及做了一兩套好衣服,我們當然不能因此斷定,這些人有資產階級思想;但是如果這些人超過了當前人民生活的水平和個人的經濟條件,一味講究打扮得豪華闊氣,或者一味追隸個人物質生活享受,我們就不能說,“這只是形式,和他們的思想實質無關”。相反,倒可以肯定說,他們至少是沾染上資產階級習氣了。又如獨立思考的人雖然不一定在每一個問題都表現出有自己的意見,可是如果有人在每一個問題上都沒有自己的意見,那他也一定是不獨立思考的人。
我這篇文章,只是借幾個例子來說明一個一般的思想方法上的問題。所以,我希望讀者不要停留在幾個例子上面。舉什么例子,在這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以后在遇到這一類問題的時候,要注意防止觀念的混淆,不要把事物的若干表面的特征當成本質,而把這個事物同其他實質不同而在表面特征上有若干相似處的事物混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