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原諒,我隔了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才回答你所提出的是否應該丟掉工作去進學校學習的問題——工作和學習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的問題。
學習是一個長期的、可以說是一個人一生應當不間斷的事情。青年人由于準備著去擔任社會職務,應當努力學習,掌握一定的知識。至于成年人、老年人是不是還應該學習呢?也應該學。因為事物是發(fā)展的,人的能力也是要發(fā)展的,不學就會掉隊。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然而,有許多情況會使人不能進學校學習。
比如說,在舊社會,剝削階級掌握統(tǒng)治大權(quán),盡情剝削勞動人民,使廣大的工農(nóng)群眾和青年被剝奪了學習的時間和權(quán)利,被棄置在文化科學知識的大門之外。這是一種情況——舊社會里勞動人民和青年的情況。
另一種情況是:為了改造舊社會,參加革命活動,有許多青年離開了學校,參加了職業(yè)的革命工作,以便使人民能獲得解放(包括了上學讀書的機會)。而他們主要是靠在艱苦的斗爭中,學得許多可貴的實際知識。在過去和現(xiàn)在有許多人就在這種情況下,依然得到了提高,成為有豐富斗爭經(jīng)驗、廣博知識的優(yōu)秀革命干部。
拿勝利了的中國人民來說,雖然已建立并鞏固了人民民主政權(quán),開始了有計劃的建設,然而建設任務是繁重而巨大的,舊社會又沒有為我們儲備足夠的人才,在干部十分缺乏的情況下,在工作崗位上的青年,除了黨已有計劃地輸送一部分到學校學習外,是不可能都到學校去學習的。我們必須集中很大的精力去從事經(jīng)濟建成工作,去鞏固國防。我們今天也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改變舊社會所造成的落后狀況。我們目前還不可能把學校的數(shù)目擴充到這樣的程度,能使所有適合于學習年齡的人們都進學校學習。這是目前的情況。
你在來信中說:在舊社會里,你曾遭受長期的失學。當你參加人民解放軍之后,三年多了,總是想進大學。但是,由于形勢與環(huán)境的緣故,這個希望始終沒有如愿。我想,我在上面所列舉的一些情況,可以概括地說明了你過去和現(xiàn)在為什么不能進學校去學習的原因。
你又說:“所以我常常消極悲觀。”“我這殘存的那一半青春時間,必須在失望中度過。”“我早已不想背這個包袱了,只是無法扔掉?!蔽蚁?,你是陷入想脫離工作升學的苦悶中而解脫不開了。
什么原因使你處在這種情況之中呢?我想:第一,用你來信中的話來說,是由于“在很久以前,我就有一個希望,想進大學。這個希望,對于一個舊社會的窮小子的我來講,當然是個幻想。可是在新社會到來之后,我始終把它看做一個理想。也正是為了這,我參加了革命?!痹谖铱磥?,一個人參加革命,如果只是為了“進大學”,就是本末倒置了。進大學,究竟應當是為什么呢?人們不能以進大學為目的。進大學是為了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用來更好地為祖國、為人民服務。你所走的道路當然是對的;因為只有革命勝利,才會給廣大人民(包括自己在內(nèi))解決切身利益的問題(包括上學讀書在內(nèi))。但是,如果因為自己進不了大學就悲觀、消極,這只能說你參加革命只是單純地為了求個人能進學校。應該說,這種動機是不完全正確的。
第二個原因,你的信中并沒有明顯說出來,我想可能是你對于在工作中學習,對于搞好在職學習的重要性還是認識不夠的。進大學學習,固然時間集中,精力集中,但大學不能等于一切。學校中學的書本知識,還必須用工作中的實踐充實和完備起來。利用現(xiàn)職工作崗位,抓緊時間學習,逐漸充實和完備自己的業(yè)務知識,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乃是在職干部進行學習的主要方法。不能認為“一半青春”過去了,就不能學了。這種想法是不對頭的。有這種想法的人,就是大學畢業(yè)了,他還會落伍。前面講過,事物是發(fā)展的,人們的學習也是無止境的。
我們處理一切問題都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fā),處理工作與學習的問題,自然也應該如此。你在人民解放軍中工作,而人民解放軍中今天的現(xiàn)實是:大多數(shù)的人沒進過學校(不要說進過大學了),而他們都不能脫離保衛(wèi)祖國的崗位去進學校。所以,目前解決的辦法主要的是進行文化練兵,進行在職的文化學習。而你已有了一定文化基礎,組織上既沒有調(diào)你去學校學習,那你就更應該安心工作,在工作中好好學習,不能老是想著要進大學。我認為,認為只有進了大學,才“光彩”,才有“前途”,應該說,那是舊社會知識分子的觀點。
自從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來,我們的國家就用很大的力量從再教育事業(yè)的建設:一方面大力建立與擴充正規(guī)學校,入學人數(shù)遠遠超過國民黨統(tǒng)治時代;另一方面,在城市舉辦職工業(yè)余學校,在農(nóng)村舉辦農(nóng)民業(yè)余學校和冬學,在軍隊中建立許多文化速成學校并大力展開掃除文盲的工作,在機關里也建立了正常的學習制度。這些,正是為了解除廣大人民文化科學知識落后的困難,又是為了幫助同志們在工作崗位上學習。上述情況,應當使我們每個人都興奮。我們可
以預料,再過若干年,情況更會好轉(zhuǎn);那時,我們青年受基本知識教育的機會將更增多,而我們的干部在工作崗位學習的條件更會好些。你應當放寬視野、把這樣偉大的遠景看做是革命事業(yè)勝利的偉大成果之一,其中,我們每個做革命實際工作的人都有一份功勞。那么,你有什么理由因為自己一時上不了學校就悲觀失望呢?
斯大林同志在論社會主義向共產(chǎn)主義過渡的第三個條件時說:“必須使社會達到這樣高度的文化發(fā)展,保證社會一切成員全面發(fā)展他們的體力和智力,使社會成員能獲得足以成為社會發(fā)展的積極活動家的教育,能自由地選擇職業(yè),而不致由于現(xiàn)存的勞動分工而終身束縛于某一種職業(yè)。”這是未來的理想,是我們奮斗以求的目標。正因為如此,我們今天就應該用高度的工人階級覺悟來從事艱巨的工作,這才是使理想變?yōu)楝F(xiàn)實的正確的道路。
你說:“我這個窮小子并沒有得到徹底解放,有時甚至怨恨這個時代對我沒有起一點積極作用”如果你所說的“沒有得到徹底解放”,是指的我國今天還不可能使每一個人都有上大學的機會,那確實我國今天由于經(jīng)濟和文化教育發(fā)展的限制,暫時還不能做到這點。而你后半句話就是全錯了。你為什么“怨恨”這個時代對你“沒有起一點積極作用”呢?事實上,我們的革命事業(yè)不但對全中國勞動人民這個“大我”、也對你這個“小我”起了偉大的——絕不是一點的積極作用。革命使你這個在舊社會“長期遭受失學”痛苦的“窮小子”解放出來,使你能參加工作,為人民服務,在你的工作崗位上,你不再愁個人的“衣食住行”,只要你努力和鉆研,你可以在工作中學習到很多東西,使自己的知識和工作能力日益提高,……總之,新社會給你開辟了走向幸福的前途,這難道不是“這個時代”給你這“窮小子”的“積極作用”嗎?由于你片面地看問題,因而消極悲觀,其結(jié)果是全面錯誤了!
至于你所問的:“我堅信我們一定能達到共產(chǎn)主義,但是,我們對自己所走的道路與方式,是否有選擇的權(quán)利?是否可以有自己所愛好的方式來走?”我想,弄清上述道理,就無須再多談了。我只打一個比方:朝鮮人民所愿意選擇的道路是什么呢?他們所愛好的方式是什么呢?當然是人民民主的國家,是民族的獨立,是和平建設的道路,是走向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然而,萬惡的美帝國主義打來了,工廠破壞了,農(nóng)村破壞了,學校破壞了,美帝國主義硬要朝鮮人民“選擇”殖民地的道路,被奴役的道路。朝鮮人民(包括許多在校學習的青年)只有拿起武器來抵抗,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去戰(zhàn)斗。這就說明:國家的前途和個人的前途是密切相連的。如果脫離國家的需要來選擇自己的道路,是永遠走不通的。
選擇道路與方式,應當面對現(xiàn)實,而不應回避現(xiàn)實??紤]問題不應當只從個人主觀愿望出發(fā),而是應從祖國實際情況、祖國需要著眼。所以,我以為你的理想應當是求得必備的知識,更好地為祖國、為人民服務?!斑M大學”只是達到這個目的的方式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方式。
在這里,我想根據(jù)我個人的體會和你談談在工作崗位上如何學習的問題。我只提供以下兩點意見:
第一、要有計劃地、有意識地工作;不要雜亂無章地、盲目地工作。每做一件工作,要細致地考慮,調(diào)查研究,下決心做好,要總結(jié)經(jīng)驗,使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知識。這等于“專科大學”。
第二、要珍貴自己的時間,把工作、生活和學習好好安排。有計劃地擠出時間,多看些書報,認真參加組織規(guī)定的在職學習活動。除去必須重視政治學習之外,也必須重視業(yè)務學習(做什么學什么)。如果還欠缺一般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就應當積極參加這種課程的補習。
我可以把我的親身經(jīng)驗告訴你:我參加革命以前,在舊社會的大學里雖然也用自修方式看過一些政治理論的書籍,但究竟是一知半解的。參加革命之后,十幾年來,即便是在戰(zhàn)斗環(huán)境中,我也沒間斷過政治學習,除去一般政策學習之外,差不多看了已發(fā)表的毛主席的全部著作,還看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許多書籍,我結(jié)合了實際工作,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正因為如此,黨委托了我做宣傳工作,而且認為我是稱職的。我過去并不懂得音樂理論,對音樂只是愛好而已。但我利用時間自修了樂理、和聲學與作曲法等,作了不少的部隊歌曲,直接有利于宣傳鼓動工作,并沒有哪個人說我不應該學,而且,大家鼓勵我這樣學。至少,這兩門課程,我不是在過去的大學里學的,而是在革命工作崗位上的“大學”里學的。當然,我想,假使我能進馬克思列寧學院和音樂學院學習,一定會學得更好,更有系統(tǒng);但是,假使我是在悲觀失望中度過這十幾年,大概今天會是一場糊涂的了。黨認為我可以做文藝工作,前年又調(diào)我做文藝工作。其實,我在文藝工作業(yè)務上是一知半解的。所以,近兩年來我又把讀文藝方面的書、參加文藝活動,列入我的學習范圍。因為我不甘心在文藝工作中老是當“外行”。若按你的說法,我的年齡和你比較起來,大概連“殘存”的“一半青春”都不存在了。但是,我覺得彷佛我的青春還健在著呢。
你說:“我早已不想背這個包袱了,只是無法扔掉?!蔽医ㄗh:還是扔掉包袱,輕松、愉快地前進吧!
附陳樹明的來信:
李偉同志:
我是一個參加人民解放軍已三年多的青年。在舊社會里,我遭受長期的失學。因此,在很久以前,我就有一個希望,想進大學。這個希望,對于一個舊社會的窮小子的我來講,當然是個幻想??墒窃谛律鐣絹碇?,我始終把它看作一個理想,也正是為了這,我參加了革命。
但是,我參加了革命后,由于形勢與環(huán)境的緣故,我這個希望始終不能如愿。所以我常常消極悲觀,認為我這個窮小子并沒有得到徹底解放,有時甚至怨恨這個時代對我沒有起一點積極作用。
我常常想:一個人最寶貴的是時間,尤其是青春時間,如果現(xiàn)在我不能達到我的理想,則我這殘存的那一半青春時間,必須在失望中度過。這種痛苦,你也許能理解些吧!
青年的前途是共產(chǎn)主義。我堅信我們一定能達到共產(chǎn)主義,但是,我們對自己所走的道路與方式,是否有選擇的權(quán)利?是否可以用自己所愛好的方式來走?
我看過你在《中國青年》上文的“理想和現(xiàn)實”一文,給我很大的啟發(fā),但那篇文章還沒有解決我上面的問題。(我早已不想背這個包袱了,只是無法扔掉)因此,我只得再來麻煩你,懇切地希望你答覆我。一個解放軍的通訊戰(zhàn)士陳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