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生平事業(yè)簡史”(以下稱“簡史”)一書,是通過列寧生平及其所創(chuàng)造的布爾什維克黨的建立與發(fā)展的歷史,來闡明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思想的書?!昂喪贰敝赋觯骸傲袑帪楦脑烊祟惿鐣M行的革命活動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堅固基礎上的”,“列寧底生平事業(yè)是與他所創(chuàng)造的偉大英勇的布爾什維克黨底活動溶合著的”。因之,這本正確敘述列寧生平事業(yè)的書,就成為一本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知識,特別是準備學習”聯(lián)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所必讀的書了。
“簡史”共分十三章,按照列寧生平各個斗爭階段的順序,簡要而完整地敘述了列寧一生為共產主義事業(yè)而斗爭的歷史。從“簡史”中我們看到:“列寧從十七歲時起,一直到他最后失去知覺時止,他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通通獻給了使工農擺脫資本、土地壓迫,擺脫地主資本家政權的壓迫,和建設社會主義的事業(yè)。列寧一生沸騰的革命活動和不可遏止的工作熱情,是在任何情以下都沒有停止過的。當他被監(jiān)禁在牢獄里的時候,他也要設法從鐵窗中指導他所創(chuàng)造的組織而進行斗爭;就在他逝世前病勢垂危的最后幾個星期中,他也沒有停止為其畢生所致力的社會主義祖國進行工作。我們學習“簡史”,就要學習列寧畢生為共產主義事業(yè)而斗爭的人生觀,學習其為共產主義事業(yè)而斗爭的那種立志、毅力和熱情。“簡史”的目的,也就是要通過對列寧生平事業(yè)的敘述,用以教導我們終身為共產主義事業(yè)而進行勝利的斗爭。
“簡史”敘述了列寧對于俄國三次革命(注一)實踐經驗的總結,從而闡明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和政治斗爭規(guī)律的豐富知識?!昂喪贰敝赋觯骸皼]有一個與工人階級解放斗爭有關的知識和實踐部門,是列寧未曾用其偉大思想來加以豐富的。在十九世紀末葉和二十世紀最初二十五年各族人民生活中沒有一件比較重大的事變,在科學和勞動群眾革命斗爭方面沒有一個比較重大的現(xiàn)象,是未在列寧著作中得到天才闡明的?!倍昂喪贰彼鶖⑹龅?,尤為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人所必需有的基礎知識。我們學習“簡史”如果學得好,就可為進一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作了準備。
“簡史”在敘述列寧的革命活動和列寧主義的思想時,強調地指出了列寧怎樣獨立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來提出并解決了十九世紀末葉和二十世紀最初二十五年實際生活中所產生的新的重大問題,因而向前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提到了更高的階段。從“簡史”中我們看到,列寧還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已令人驚服其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當時俄國現(xiàn)實中各種迫切問題的才能了。在列寧著作中流傳至今的一篇最早的著作——“農民生活中的新的經濟變動”(寫于一八九五年春)里,已經表明年輕的列寧是怎樣深刻和怎樣獨立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來分析俄國生活中最復雜的問題的。之后,在列寧的一生中,他“始終都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底最忠實最徹底的學生,完完全全倚靠著馬克思主義底原則”(斯大林)。同時,他是獨立研究和發(fā)揮馬克思主義的,當環(huán)境已經改變而要求采取新決定時,列寧就不拘守馬克思主義的舊決定,他就用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方法來分析新的歷史條件、新的環(huán)境,提出并解決實際生活所產生的新問題。我們學習“簡史”,最重要的,也就是要體會列寧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具體環(huán)境,提出并解決實際生活所產生的新問題的方法,使我們懂得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就是要逐漸學會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能夠樹立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武器,正確地解決實際生活中所產生的問題。這雖然是一個長期努力的目標,但卻是一個必須及早要明確認識的學習方向。
“簡史”在順序敘述列寧一生各個斗爭階段的事業(yè)時,也順序敘述了列寧一生的各種偉大著作的歷史意義。對于列寧的每一名著的基本思想,“簡史”都配合著當時斗爭形勢的特點,作了扼要的介紹,指出每一著作產生的歷史環(huán)境及其所實現(xiàn)的任務與作用。“簡史”這種敘述方法,是引導讀者去領會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而不是要讀者死記其條文。因之,我們學習“簡史”如果學得好,對于以后進一步學習列寧的各種原著,深入了解列寧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就會有很大的幫助。
“簡史”在敘述列寧一生各個時期的斗爭時,都提到了反對機會主義的斗爭。堅持馬克思主義,及時對機會主義者進行不可調和的斗爭,乃是列寧生平事業(yè)中的一大特點?!昂喪贰币C了列寧自已的話說:“這就是我們的命運哩。連番不斷的戰(zhàn)斗——反對政治癡愚思想,反對庸俗見解,反對機會主義等等。我從一八九三年就開始進行這種戰(zhàn)斗了,庸夫俗子底仇視心也就是由此而生的。然而,我畢竟是不會把這個命運換成為同庸夫俗子去講‘和平
的?!绷袑帍奈匆蝾檻]庸夫俗子的仇視,便去和一切錯誤的思想去講“和平”,相反地,列寧認以來自機會主義者方面的仇恨,乃是“可引為榮幸的仇恨”。在列寧看來,機會主義者以及一切人民公敵對他發(fā)出的狂吠,只不過是證明他自己主張的正確。從“簡史”里我們看到,列寧這種不可調和的斗爭精神,曾無數(shù)次地把革命從機會主義者的危害中挽救出來。機會主義者對于馬克思主義的任何侮辱與曲解,都是列寧所不能容忍的。我們學習“簡史”,就要學習列寧這種不可調和的斗爭精神,就要反對那種對于各種錯誤思想熟視無睹,或者因顧慮個人得失而不愿與之進行斗爭的自由主義態(tài)度。 “簡史”在許多章節(jié)里,敘述了列寧的工作作風?!昂喪贰敝赋觯袑幍墓ぷ髯黠L,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和科學誠實精神的作風。從”簡史“里我們看到:列寧為了具體領導罷工斗爭,就仔細研究工廠情形,搜集關于工人狀況,關于罰金的一切材料,詳悉一切工資定額,甚至研究了商品名目。列寧在西伯利亞流放處,為了幫助農民保護自己的權利,曾細心研究了西伯利亞鄉(xiāng)村及其風土人情和農民的生活狀況?!傲袑幵诶碚撋涎芯哭r民經濟時,總是用實踐,用對于農民生活狀況的直接考察來檢驗自己的結論?!痹谒摹稗r民生活中的新的經濟變動”一文寫作前,曾利用五次暑假,到農村中與農民談話,并擬定表格進行按戶的統(tǒng)計調查。列寧曾住在遠離工人運動中心數(shù)千公里的地方,但他炯然注視著發(fā)生于工人運動中的過程。列寧曾不得不僑居國外,但是當時連住在俄國的人,也不如他那樣熟悉俄國境內的情形,工人階級中的情形和黨內的情形。當列寧參加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前,他仔細地同代表們談話,他的簡樸態(tài)度為一切人所驚服。他詳細詢問各地代表關于各地方的情形,協(xié)同他們預先討論許多關于大會的問題。這樣,在代表大會尚未開幕以前,列寧就一經熟悉每個代表的政治立場,就已知道每個代表將在大會上如何動作工當列舉著作“俄國資本主義發(fā)展”一書時,他以極大的科學誠實精神和那種似乎在監(jiān)禁流放條件下所不能做的精細手續(xù),來研究了關于俄國經濟狀況的全部出版物,極嚴格地檢查,用批評態(tài)度整理,并從新編制了那些官場的和地方自治局的巨量統(tǒng)計材料。當修正主義(注二)者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進行襲擊時,列寧就埋頭讀起哲學著作來,他自己寫道:“我很明白感覺到自己沒有哲學知識,所以我在尚未學一學以前,是決不打算論述這類問題的?!绷袑幵谥种髌湔軐W名著“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一書前,不僅用最大的精力研究了馬克主義(注三)者底著作,而且細心研究了自然科學的作品,尤其是關于理論物理學者問題的作品。列寧這種工作作風,就使得真理落在列寧方面,就使得列寧的一切言論和著作,都是用一種絕不容反駁的論據(jù)同人講話。“列寧不能忍耐浮夸習氣,要求到處都表現(xiàn)簡樸精神和讓遜態(tài)度,同時他自己就是這種格外謙遜的模范”。列寧所最喜歡的是活的事業(yè),他毫不留情地斥責那種懶散從事,草率從事,崇尚空談而不愿進行創(chuàng)造工作的習氣。我們學習“簡史”,就要學習列寧這種工作作風。無論在工作中或學習中,要能求得真理,要避免主觀主義,就必須以謙遜的態(tài)度密切聯(lián)系群眾;就必須以科學的精神去深刻研究豐富的材料;就必須經常用實踐來檢查自己的認識。
“簡史”在許多地方,也敘述了列寧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學習精神。列寧認為”斗爭使人不得不學習”,他的學習熱情也和他的不可遏止的工作熱情一樣,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沒有停止過的。在平時,列寧實行著嚴格的生活規(guī)則,當他僑居巴黎時,每天早晨六時起床,從他居住的城郊乘腳踏車到城市中心,到國立圖書館去,到下午二時又由圖書館回家,繼續(xù)在家中工作。列寧曾利用僑居外國的期間,研究了馬克思和恩格斯那些在俄國找不到的作品。當他在流放期間住在一個荒涼寂寞的地方,也進行著巨大的理論研究,他再三細讀馬克思主義書籍,并博覽各種知識部門的書籍,以及俄文的和外國文的報章雜志。有一次,“他患了肺膜炎病,在尚未完全痊愈時,他就來研究當時剛才用德文出版的一‘資本論第三卷”。列寧到了某一沒有圖書館的城市,他就認為那是該城市的一個缺點。雖然在很短的幾天內,如果沒有書讀,列寧就覺得很難過。列寧不僅從書籍中學習,而且向群眾學習。正如“簡史”所說的:“列寧一面教育著群眾,一面又向群眾學習。列寧無情地痛斥一切以高傲態(tài)度看待群眾,企圖只教導群眾而忘記必須向群眾學習,理解其行動,細心研究并綜合其實際斗爭經驗的人?!绷袑帉τ谧约旱囊笫欠浅8叩?,他不以他已有的知識為滿足。他教導青年說:“只有拿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豐富知識把自己的智慧豐富起來時,方能成為共產主義者?!蔽覀儗W習“簡史”,就要學習列寧那種不稍間斷的學習精神,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努力去獲取永無滿足的知識。對于那種以為自己不需要學習的狂妄態(tài)度,或者強調各種困難而不努力在學習中去克服困難的懶散思想,就必須加以反對。
當然,“簡史”所敘述的,遠不只這些。這只不過是它豐富內容中的幾個問顧而已。但就從這幾個問題中,我們也可看出“簡史”這本書,乃是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青年所必讀的一本好書了。
附注:
(一)俄國三次革命是指一九○五年革命、一九一七年二月革命和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
(二)修正主義是十九世紀九十年代社會民主黨內的一個反馬克思主義的派別,他們想“修改”馬克思主義。
(三)馬赫主義是一種反動的主觀唯心主義學說,產生于十九世紀七十和八十年代,其創(chuàng)始人為奧國物理學家兼哲學家馬赫和德國哲學家阿萬那留斯。列寧在”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一書中,給了馬赫主義及其俄國的信徒波格丹諾夫等一個殲滅性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