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星
青年團員劉文桂是華東解放區(qū)魯中南第六醫(yī)院護士班的女班長。她是在一九四六年正月離開山東莒南縣磚町村的家里,到縣上參加工作的。那時她是一個十八歲的女孩子。我們許多小資產(chǎn)階級出身的青年們開始參加革命隊伍時。第一次穿上公家發(fā)給的大棉襖,常常有一種嚴重的感覺:“這是我開始受艱苦的試煉了?!钡钱攧⑽墓痤I下公家發(fā)給她的一身黑棉褲棉襖的時候,她望著這身新棉衣,眼淚就滴下來了。為什么她要哭?她說她生下來十八個年頭,從來沒有穿過一次新衣裳,更不要說新棉衣了。家里七口人,幾輩子了,沒有一畝地,都是租種地主的上地受剝削過活。家里從各處討要來的破舊衣裳,先得給哥哥穿,哥哥穿得爛的不行了,再給他的妹妹劉文桂穿,劉文桂穿完還不能扔掉,最后還得給他們的小兄弟穿。經(jīng)過一九四二年減租減息以后,他家里分到了八九畝地,分到一個場院,分到一些糧食,家里的光景是變了一個樣,但是剛剛翻身,要想日子過過更寬裕,那還得有一段路,而在這時候,劉文桂看到發(fā)給她的新棉衣,她不能不哭了,她說:“憑著啥,我能穿上這個呢?”親身的經(jīng)歷,教育了她,她看過村子里無數(shù)像她家里一樣貧困的農(nóng)民翻了身的情形,她知道這都是因為有了共產(chǎn)黨的領導。自己現(xiàn)在參加工作了,從這時候,她就下了決心,要好好聽從共產(chǎn)黨的領導,好好工作。她在莒南縣醫(yī)院衛(wèi)生部學習了三個月以后,就開始在醫(yī)院里作護理工作。護理工作要幫助病號喂飯,洗臉,端大小便盆子。有些個別思想落后的護理員覺得這個工作“下賤”,不安心,但是她一直很積極地工作著,以后這個醫(yī)院和旁的醫(yī)院合并成立了魯中南第六醫(yī)院,劉文桂就一直工作到現(xiàn)在。
這一次淮海戰(zhàn)役的時候,他們曾經(jīng)被派到臨沂,收容前方下來受傷的指戰(zhàn)員,有一個很短的時候,他們這里敷傷棉缺乏極了,劉文桂跑去領了幾次也沒有領到,天氣冷的很,缺少了敷傷棉,傷員們的傷是要受影響的,她就在這時候積極想辦法來解決問題。她決心把自己夜里蓋的棉被拆了,請注意,這是冬天寒冷的夜晚,她爽快地把全部棉花拿出來,洗洗煮煮,代替了敷傷棉、在她的影響下,毛秀芳等兩個同志也把自己的棉被拆了,一共湊起來有六七斤棉花,暫時也就可以解決一部份問題了。可是這時又給一位姓于的傷員在腿部動大手術,流血過多,呼吸困難,當時最需要的是保暖、不然生命就有危險了。保暖!保暖!但是臨時成立起來的醫(yī)療站,被子缺乏極了。劉文桂自己的被子已經(jīng)拆了,怎么辦呢?她就跑去動員別的兩個護理員,請她們把被子拿出來借用一下。那兩個護理員有點怕被子髏了難洗,劉文桂就把自己剛剛拆空了棉花剩下的被單子拿出來,墊在他們的被子下面,讓血和膿染到自己的被單子上。這樣終于把被子借到了。在劉文桂說來,對這些衣服、被子、是看的非常寶貴的。但是到需用的時候,她卻那么慷慨地拿了出來。她這樣做的道理很簡單,她只反問那不大愿意拿出被子的同志一句話,她說:“你的被子從那里來的?”
劉文桂肯犧牲的絕不僅僅是自己的被子,這不過是她的自我犧牲精神的一個小枝節(jié)罷了。在一九四七年春天,一位有肺病的同志,又得了慢性腦膜炎,最后醫(yī)生宣布人是不行了,沒希望了,這時候,劉文桂還決心去作最后的看護??醋o這樣的病人是艱苦的,是有被傳染的危險的。她日夜停留在特別病房里,晚上不得睡覺,白天有時又顧不上吃飯。而對這病得沒希望了的同志,她卻耐心地給他灌湯水,一天要喂十幾次,這樣護理了一個星期,這人的病居然減輕了。她心里真有說不出的高興,但自己已經(jīng)快要累倒了,別
人要來替換她,她總是放不下心去,不讓換,她越護理越起勁,半個月的光景,這肺病加慢性腦膜炎的同志居然又活過來了,這位同志病好了以后,自己寫了文章表揚劉文桂。但是劉文桂沒有以救命恩人自居,一點都沒有想從這里得到一點點個人的報答,她笑著說:“這個人叫個啥名字,咱也不知道?!眲⑽墓鹬皇怯H切地叫他兩個字:“同志!”
一九四七年,國民黨匪軍在山東掙扎,拼湊兵力進行了重點進攻,劉文桂的醫(yī)院轉移到膠東去了。八月間有一次在五連縣大山里行軍。劉文桂負責招呼十二付擔架,這統(tǒng)統(tǒng)是重傷號。抬到半山腰的時候,敵人的機關槍聲音,大炮聲音都聽的很清楚了,敵人迫近了。天上正嘩嘩地下著大雨。扭架隊已經(jīng)一連白天黑夜地走了幾晝夜了,而且又吃不上飯。這時他們實在走不動了,一個抬擔架的民工又肚子疼得不能再抬,在這種緊急情況下,十二付擔架停了下來,劉文桂真是為難極了,前不著村,后不著店,雨下得大,敵人逼近了。一個重傷員看到這個情形哭起來了,他說:“老劉!已經(jīng)到了這個時候了,別管我了,你和民工們都趕快離開這塊地方吧!我的傷反正已經(jīng)這樣了,敵人上來你們陪著死在一塊那就太不值得了?!眲⑽墓饒詻Q地說:“你們放心,我逃得出去,你們就都能逃得出去!這是黨交給我的任務,我決不能把你們丟下不管?!钡敲窆み€是走不動。劉文桂這時對那肚子疼的民工說:“好!我來抬!”說著抬起來就走,后面的那十一付擔架感動極了,也拼著命跟著,又趕起路來。劉文桂在大雨里抬著擔架,一直趕了十多里的山路。這一次的行軍,最后到底勝利的完成任務。劉文桂后來回想起這件事的時候,她平靜地說:“其實我們行軍的時候,幫助民工抬擔架那是很平常的事,這一次不同的,就是當時軍事情況緊急一些就是了。”
劉文桂動人的事跡多的很,可是她自己總覺得沒有什么,不愿意多說。劉文桂在一九四七年三月加入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她今年才二十一歲。希望她能夠永遠不自滿,永遠保持自己的光榮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