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建華
大家想辦法
石家莊露灑廠搬了家、上級分配瓶酒組的任務(wù):從五月二十日到六月底完成三萬斤果酒的配對。團員許玉波就趕緊找大家商量;“怎樣辦?無論如何也不能落在別組后面。”“一定得完成這個任務(wù)?!薄跋雮€什么辮法,叫他質(zhì)好量多?”人們討論著。
許玉波笑嘻嘻地說:“我想起了,勤洗石棉,過濾就快了,過濾一快,別的就不成問題?!惫び阉谓鹪稣f:“我保證每天洗一次石棉,并且什么時候不流,當(dāng)時就洗,這樣總可以完成任務(wù)?!?/p>
穆瑞祥說:“再加一個籮,不是可以過濾得更快了嗎?”大家一面談著,興奮地走到工作室里去。
他們在六月二十五日就提前完成配制果酒的任務(wù),并超過原計劃四千五百六十瓶。
勞動群眾訂計劃
作競賽計劃的時候,洗瓶組連每人每日洗一百五十個瓶子,都不敢保證,自從把團員周毅廷、趙束敏和熟練工人李文藻調(diào)到該組以后,大家便商量善訂了個每人每日保證洗瓶子二百五十個的計劃。全組工友在“超過計劃爭取模范組”的口號下立時緊張活潑地工作起來。經(jīng)過研究,大家把貼著舊商標(biāo)的瓶子先放在水里泡一回,然后再刷,又快又乾凈。使齡面時先用水化開,再倒在瓶內(nèi)(以前不用水化),這樣又乾凈又省鹼。趙東敏又教給大家使刷子時旋轉(zhuǎn)著用,能多使好幾天。
三天以后,洗瓶組超過計劃,達到每人每日平均洗瓶二百六十七個。從前用鹼每人平均二兩,現(xiàn)在一兩還使不完。
聽群眾的意見
自從團內(nèi)號召團員“聽取群眾意見”以后,趙東敏同志就牢牢的記在心里。有一天,他聽到本組工友們對他反映:“東敏啥也不錯,洗的比誰也多,又老練,就是一說話就氣粗,動不動就瞪眼說:“還不快點洗!”他是個團員,更不該那樣?!碑?dāng)天晚上東敏就借著工會的檢討會,深刻地檢討了自己。
星期一,是露酒廠的團日,一到這天,全廠青年就都涌到一個地方上團課。團的會議也常吸收非團員青年參加,團布置的工作大家都知道,所以工友們部知道團的底細,知道團是幫助青年進步的組織。許多青年都提出了入團的要求。趙世珍說:“這樣一個為人民的好組織,我非參加不可!”價計皂在他的申請書上這樣寫著:“我愿意加入團,和同志們并肩前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