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連
一九二三年二月七日的大屠殺,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第四周年了。這一次屠殺,不僅在中國無產階級運動史上是一個重大的悲慘的紀念,即便在總的中國革命運動史上也是
一個重大的悲慘的紀念。中國革命運動,根本就是反帝國主義的運動。自從鴉片戰(zhàn)爭時廣東平英團運動起,中間經(jīng)過太平戰(zhàn)爭、義和團暴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二七屠殺、五卅運動以至北伐及今年的一三運動,都可說是形成總的中國革命鎖練的無數(shù)的環(huán)。在參加革命的階級勢力消長上來看,“二七”可說是這些環(huán)中最重要的一個。
原來,帝國主義未侵入以前,中國乃是封建農業(yè)的國家。另原來的社會組織正是資本主義以前的形式,正是資本主義所欲破壞的。帝國主義侵入中國,開始便引起舊封建農業(yè)社會的解體,首先感受解體痙的便是向來受壓迫受剝削的農民和手工業(yè)者,他們成群地失卻土地或抵不住物美價廉的工業(yè)品之競爭而破產,于是形成農民運動。這種農民運動帶新的性質,是于過去歷史上的農民運動不同的,因為激起這運動的,不是純粹由舊封建社會關系,而主要是由于帝國主義外來侵略。這種運動發(fā)生于接近海洋的南方逐漸蔓延至較落后的北方,起于平英團運動而至義和團運動逐告一段落。
但帝國主義侵略仍繼續(xù)下去,并更加緊。農民運動被鎮(zhèn)壓了,但因城市小資產階級,中小地主商人及一部士紳農民手工業(yè)者破產,革命運動遂有新的階級勢力參加。這些社會分子早已感覺不安,但他們開發(fā)始天然是趨于妥協(xié)改良的運動,不能積極參加農民戰(zhàn)爭。農民既然失敗,他們的種種妥協(xié)改良運動也是屢試不能成功,加以國外華
僑也有革命的傾向,于是開始革命運動。這種運動之表現(xiàn)是由辛亥革命前的種種醞釀以至五四運動這一段落中間的事實。這運動中間雖然創(chuàng)立了一個“中華民國”,但反帝國主義觀點上,于其說是成功,毋寧說是與農民運動一樣陷于失敗。
這二種運動——農民運動和城市小資產階級及一部分國內外商業(yè)資產階級運動——所以失敗的原因究在那里呢?原因自然是很多的,但最重要的,還是因為中國革命運動本是反帝國主義的運動,而參加這二種運動的階級(農民手工業(yè)者城市小資產階級中小地主商人一位分士紳以及華僑)都不是帝國主義的敵手。這些參加革命的隊級,有的本身原任被水滅的道路上,有的即幼雅而又易于帝國主義妥協(xié),那里能夠抵抗帝國主義及其所色結的封建軍事舊勢力之進攻?中國革命能夠勝利,必須本國有新興的足以致帝國主義死命的階級參加,至少也須在國際上為帝國主義敵手的階級占有相當優(yōu)勢,中國革命然后乃能夠站住并延續(xù)下去。這二種條件,在上述二種運動活躍時代,是沒有的。
所以“二七”是中國革命鎖練無數(shù)環(huán)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因為從“二七”起,中國反帝國主義運動勝利之二個先決條件就已具備了。
第一、當時國際上不但俄國無產階級革命成功,而且鞏固起來,這是殖民地民族運動的一枝生力軍。中國五四運動本來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但因當時俄國無產階級雖然執(zhí)政,政權則未鞏固,故影響于中國的較少。
第二、中國無產階級本身形成獨立的政治勢力并參加革命。這是最重要的,因為中國革命從此有了天然為帝國主義敵手的無產階級參加。又因為十月革命影響五四運動較少,固然由于當時蘇俄無產階級政權尚未鞏固,但亦由相當時中國沒有無產階級獨立的力量,得以直接接受世界先進無產階級精神上物質上的幫助。
中國無產階級乃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破壞中國封建農來舊關系的產兒,故地的歷史比較其他階級是很短的。中國舊農業(yè)社會解體了,即在破壞的舊基礎之上新工業(yè)便建立起來,他方面,破產的農民手工業(yè)者及其他小資產分子一部分就變成近代的雇用勞動者。這顯然是最近二三十年間的事。新興的工人階級尚長久處在“在自己的狀態(tài)”,而不能一時即進于“為自己的狀態(tài)”。這就是說,雖然有了工業(yè)的發(fā)展,雖然有相當數(shù)量的雇用勞動者,但這些工人是剛從破產的在消滅道路上走的社會分子出來,方且以為得在工廠礦山鐵路等企業(yè)里像牛馬般一日上十五六個小時的工勉強求得果腹,乃是洋東家們和本地東家們的因惠,自發(fā)的“不安分”舉動尚且沒有,安得有自覺的獨立的政治勢力參加中國革命運動?我們試看一九二二年二月即“二七”前一年上海申報出版的“最近之五十年”一書中五十年來中國大事年表里“勞動潮流”的一欄所記中國勞動運動事實,就可知道:
一八七六年,江西磁工因食白米聚眾罷工(但這還說不上是近代產業(yè)無產階級的運動)。
一九一三年漢陽兵工廠因所得工資均用紙幣官票紙幣跌價,群起罷工。
一九一五年湖北乾城煤礦工人,因延長工時不加工資,罷工。
一九一九年上海工人罷工援助北京學生。
一九二0年開灤礦工一萬余,因要求加薪,罷工。
一九二一年粵漢鐵路工人,因欠薪不發(fā),罷工。
開平煤礦工人,因與監(jiān)督?jīng)_突,罷工。
粵漢鐵路小工,因要求改良待遇,罷工。
隴海鐵路機師,因待遇不平,罷工。
根據(jù)上表所列,又證之一九二二年后以至現(xiàn)在轟轟烈烈的中國工人運動,可以看出中國近代產業(yè)無產階級微弱的自發(fā)的運動開始還在辛亥革命之后,而群眾的罷工還在十月革命之后,中國無產階級在革命中以前是沒有作用的。但“二七”之后就完全不同了?!岸摺薄@是中國無產階級從“在自己的狀態(tài)”轉變?yōu)椤盀樽约旱臓顟B(tài)”從自發(fā)的經(jīng)濟的罷工轉變?yōu)樽詫W的政治的運動之最大的關鍵。
我們不能把“二七”看做是單獨的現(xiàn)象,至少應該看做是開灤罷工起的工人運動潮流的結果。而中國這一工人運動潮流又是帝國主義大戰(zhàn)一方面引起中國工業(yè)發(fā)展無產階級數(shù)量增加勢力強大,他方面引起世界工人革命運動潮波及于中國之結束。
“二七”發(fā)生的直接的原因,其結果及其直接的影響——這是大家所知道的?!?/p>
二七”是中國無產階級破天荒的群眾運動,香港海員能工人數(shù)雖比較多,但其意義沒有“二七”那樣大?!岸摺笔侵袊鵁o產階級破天荒的政治運動,上海工人六三運動和香港海員罷工,雖然也帶政治意義,但一則處從屬地位,一則主要系經(jīng)濟性質的要求,不如“二七”之明顯提出無產階級自己的集會結社罷工要求。中國無產階級自從“二七”以后,立即參加中國革命運動,中國共產黨迅速的發(fā)展,各業(yè)工人迅速的組織,至五卅運動遂一躍而為領導總的中國革命的階級,于中國革命運動史上開一新紀元。
現(xiàn)在另革命運動且非既往可比了:第一、有近代產業(yè)無產階級參加;第二,無產階級不僅參加,而且站在領導地位;第三,無產階級是在發(fā)展道路上走的階級,是帝國主義天然的敵手,他們的“掘墳者”,不僅能夠破壞,而且能夠建設,不僅領導各階級進行革命,而且是連絡中國民族革命和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間的橋梁。所有這些都是既往的中國革命所未曾有的條件,而又都是發(fā)端于“二七” 的。
所以“二七”是中國革命運動的轉機,是中國革命運動的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