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高中化學教學設問策略例析

        2014-09-09 08:44:09丁世豪
        中學化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探究思維教師

        丁世豪

        學習的過程就是解決問題,從未知走向已知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表明,面對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zhàn),如果不合理控制問題的跨度,學生往往會存在探究的困惑,出現(xiàn)思維的瓶頸,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性作用,搭建好學生與教學之間的橋梁,在關鍵時刻、位置進行巧妙設問,給學生施以援手,點撥學生思維盲處,點燃學生的智慧之火,并使之呈燎原之勢,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調(diào)動。本文就高中化學教學如何設問這個話題進行簡單的分析,望能促進學生更為輕松、有效地學習化學知識。

        一、思維困惑時追問,銜接并拓展學生的思維

        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是提高學生化學學習能力和解題能力的立足點,讓學生自主探究式發(fā)展是思維的最佳手段,不過如果學生自主探究缺失了教師的幫助和引導,學生探究過程就會遇到困難使思維朝著錯誤的方向發(fā)展,這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筆者認為,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探究過程中去,整個教學過程,教師都要保持敏銳的觀察力,細致地觀察和調(diào)控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學生欲知而未知,處于急于擺脫思維困惑的狀態(tài)時,教師及時拋出設問,恰當?shù)靥釂柌粌H起到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的作用,而且起到開拓學生思維的作用。

        例如,在一次公開課上,筆者設置了一道例題,由于學生挖掘不出題目情境中的隱含條件,導致問題解決出現(xiàn)了困難,筆者從學生的思維盲點出發(fā),追加了幾個問題,把學生的思維銜接上了。

        例題:某混合氣體由甲烷、丁烷、乙醛混合而成,在同溫同壓條件下,混合氣體與二氧化碳的密度相同,且已知丁烷的體積在混合氣體中占總體積的25%,則甲烷、丁烷、乙醛的體積比是()?,.1∶2∶5B.2∶5∶1C.5∶2∶1D.2∶1∶5

        這道例題涉及到三種氣體的混合,直接擺到學生面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思維無法銜接,為了幫助學生銜接思維,筆者設置了如下幾個問題:

        問題1:同溫同壓下混合氣體與二氧化碳的密度相等,那么兩者的平均摩爾質量有什么關系?

        問題2:如果混合氣體是由兩種氣體混合而成,那么有什么方法?

        問題3:題目中所給的幾種氣體相對分子質量有什么關系?能不能將三種氣體混合的問題轉化為兩種氣體混合的問題去解決?

        二、教學關鍵處設問,深化認知并拓展思維

        設問還應與教學內(nèi)容相結合,高中化學知識每一部分內(nèi)容都有其關鍵之處,在內(nèi)容的重難點處及時設問,就能引起學生的重視。學生在核心處充分展開討論,讓不同的觀點呈現(xiàn)出來,在觀點的碰撞和交鋒中不僅深入理解重難點知識,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的好習慣。

        例如,在和學生一起學習“硫的化合物”這部分內(nèi)容時,從教學內(nèi)容出發(fā),“SO2-3的還原性”是教學難點,設問應該從課堂進度出發(fā),緊緊圍繞“如何把握并深化SO2-3的還原性”這一中心設置問題,筆者在教學實踐中設置了如下幾個問題:

        問題1:SO2具有較強的還原性,猜測SO2-3的還原性如何?

        問題2:在空氣中Na2SO3能否穩(wěn)定存在?

        問題3:已經(jīng)學過的氯氣具有強氧化性,若在Na2SO3溶液中通入氯氣,SO2-3還能穩(wěn)定存在嗎?

        問題4:如果用稀硝酸酸化待測液,再加入BaCl2溶液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白色沉淀,能否說明含有SO2-4?檢驗SO2-4應該如何選擇試劑?

        借助于以上4個問題,從SO2變換到Na2SO3,氧化劑從O2轉換到氯氣或硝酸,從SO2-3會被硝酸氧化的事實遷移到SO2-4的檢驗,設問步步深入,具有延展性,通過問題給學生的探究活動搭建了腳手架,學生在思考和回答問題的同時,深化認知并拓寬了的思維,整個課堂,學生的思維具有主動性,教學效率高。

        三、歸謬性設問,加深概念的理解

        學生對所學的新知識的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是課堂上學得比較好的學生,課后在作業(yè)時還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是正常的現(xiàn)象,說明化學知識學習到內(nèi)化需要經(jīng)過多次的反復,當然本文說的反復不是簡單的、機械式重復,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發(fā)現(xiàn)學生思維盲點和模糊點,有時主動地進行歸謬性提問,制造思維沖突,引發(fā)學生質疑,讓學生在概念學習的初始階段就進行辨析,通過這樣的追問引導學生對自己化學知識學習進行檢查。

        例如,高一的學生在學習“物質的量濃度”這個概念時,容易出現(xiàn)思維混亂,為了幫助學生更為清晰地理解概念,筆者提供反面材料實施歸謬性提問,引導學生主動質疑,對疑點進行思考和辨析:

        問題1:一定體積的溶液中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就叫做物質的量濃度,是否正確?

        問題2:將1 mol NaOH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就是1 mol/L,是否正確?

        教師通過反面材料對學生進行檢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或澄清學生在該部分出現(xiàn)的思維模糊點,減少在解題中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知識學習是呈現(xiàn)波浪式、螺旋式的前進和提升的,要正視學生的錯誤,甚至應該制造讓學生“出錯”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從各個方面更為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質特征。

        四、綜合性提問,提升知識的應用和歸納能力

        從高考題來看,對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在平時的教學,尤其是學習完某一部分知識后,要進行綜合性提問,將所學知識進行一定程度的綜合,提出統(tǒng)領性問題,引領學生進行知識的歸納與總結,讓學生對該部分內(nèi)容的認識高度得到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得提高。

        例如,學完化學平衡以及平衡移動原理之后,可以設計統(tǒng)領性問題:

        問題1:哪些角度可以判斷一個可逆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

        問題2:平衡狀態(tài)中的可逆反應,改變一個條件,使正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什么方向移動?舉例說明。

        設問是催生學生積極思考的催化劑,推動學生努力探究的發(fā)動機。教師應把握好設問尺度,瞄準設問時機,運用設問激活教學,讓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建構化學知識體系,拓寬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收稿日期:2013-12-25)

        學習的過程就是解決問題,從未知走向已知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表明,面對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zhàn),如果不合理控制問題的跨度,學生往往會存在探究的困惑,出現(xiàn)思維的瓶頸,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性作用,搭建好學生與教學之間的橋梁,在關鍵時刻、位置進行巧妙設問,給學生施以援手,點撥學生思維盲處,點燃學生的智慧之火,并使之呈燎原之勢,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調(diào)動。本文就高中化學教學如何設問這個話題進行簡單的分析,望能促進學生更為輕松、有效地學習化學知識。

        一、思維困惑時追問,銜接并拓展學生的思維

        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是提高學生化學學習能力和解題能力的立足點,讓學生自主探究式發(fā)展是思維的最佳手段,不過如果學生自主探究缺失了教師的幫助和引導,學生探究過程就會遇到困難使思維朝著錯誤的方向發(fā)展,這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筆者認為,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探究過程中去,整個教學過程,教師都要保持敏銳的觀察力,細致地觀察和調(diào)控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學生欲知而未知,處于急于擺脫思維困惑的狀態(tài)時,教師及時拋出設問,恰當?shù)靥釂柌粌H起到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的作用,而且起到開拓學生思維的作用。

        例如,在一次公開課上,筆者設置了一道例題,由于學生挖掘不出題目情境中的隱含條件,導致問題解決出現(xiàn)了困難,筆者從學生的思維盲點出發(fā),追加了幾個問題,把學生的思維銜接上了。

        例題:某混合氣體由甲烷、丁烷、乙醛混合而成,在同溫同壓條件下,混合氣體與二氧化碳的密度相同,且已知丁烷的體積在混合氣體中占總體積的25%,則甲烷、丁烷、乙醛的體積比是()?,.1∶2∶5B.2∶5∶1C.5∶2∶1D.2∶1∶5

        這道例題涉及到三種氣體的混合,直接擺到學生面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思維無法銜接,為了幫助學生銜接思維,筆者設置了如下幾個問題:

        問題1:同溫同壓下混合氣體與二氧化碳的密度相等,那么兩者的平均摩爾質量有什么關系?

        問題2:如果混合氣體是由兩種氣體混合而成,那么有什么方法?

        問題3:題目中所給的幾種氣體相對分子質量有什么關系?能不能將三種氣體混合的問題轉化為兩種氣體混合的問題去解決?

        二、教學關鍵處設問,深化認知并拓展思維

        設問還應與教學內(nèi)容相結合,高中化學知識每一部分內(nèi)容都有其關鍵之處,在內(nèi)容的重難點處及時設問,就能引起學生的重視。學生在核心處充分展開討論,讓不同的觀點呈現(xiàn)出來,在觀點的碰撞和交鋒中不僅深入理解重難點知識,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的好習慣。

        例如,在和學生一起學習“硫的化合物”這部分內(nèi)容時,從教學內(nèi)容出發(fā),“SO2-3的還原性”是教學難點,設問應該從課堂進度出發(fā),緊緊圍繞“如何把握并深化SO2-3的還原性”這一中心設置問題,筆者在教學實踐中設置了如下幾個問題:

        問題1:SO2具有較強的還原性,猜測SO2-3的還原性如何?

        問題2:在空氣中Na2SO3能否穩(wěn)定存在?

        問題3:已經(jīng)學過的氯氣具有強氧化性,若在Na2SO3溶液中通入氯氣,SO2-3還能穩(wěn)定存在嗎?

        問題4:如果用稀硝酸酸化待測液,再加入BaCl2溶液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白色沉淀,能否說明含有SO2-4?檢驗SO2-4應該如何選擇試劑?

        借助于以上4個問題,從SO2變換到Na2SO3,氧化劑從O2轉換到氯氣或硝酸,從SO2-3會被硝酸氧化的事實遷移到SO2-4的檢驗,設問步步深入,具有延展性,通過問題給學生的探究活動搭建了腳手架,學生在思考和回答問題的同時,深化認知并拓寬了的思維,整個課堂,學生的思維具有主動性,教學效率高。

        三、歸謬性設問,加深概念的理解

        學生對所學的新知識的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是課堂上學得比較好的學生,課后在作業(yè)時還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是正常的現(xiàn)象,說明化學知識學習到內(nèi)化需要經(jīng)過多次的反復,當然本文說的反復不是簡單的、機械式重復,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發(fā)現(xiàn)學生思維盲點和模糊點,有時主動地進行歸謬性提問,制造思維沖突,引發(fā)學生質疑,讓學生在概念學習的初始階段就進行辨析,通過這樣的追問引導學生對自己化學知識學習進行檢查。

        例如,高一的學生在學習“物質的量濃度”這個概念時,容易出現(xiàn)思維混亂,為了幫助學生更為清晰地理解概念,筆者提供反面材料實施歸謬性提問,引導學生主動質疑,對疑點進行思考和辨析:

        問題1:一定體積的溶液中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就叫做物質的量濃度,是否正確?

        問題2:將1 mol NaOH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就是1 mol/L,是否正確?

        教師通過反面材料對學生進行檢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或澄清學生在該部分出現(xiàn)的思維模糊點,減少在解題中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知識學習是呈現(xiàn)波浪式、螺旋式的前進和提升的,要正視學生的錯誤,甚至應該制造讓學生“出錯”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從各個方面更為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質特征。

        四、綜合性提問,提升知識的應用和歸納能力

        從高考題來看,對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在平時的教學,尤其是學習完某一部分知識后,要進行綜合性提問,將所學知識進行一定程度的綜合,提出統(tǒng)領性問題,引領學生進行知識的歸納與總結,讓學生對該部分內(nèi)容的認識高度得到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得提高。

        例如,學完化學平衡以及平衡移動原理之后,可以設計統(tǒng)領性問題:

        問題1:哪些角度可以判斷一個可逆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

        問題2:平衡狀態(tài)中的可逆反應,改變一個條件,使正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什么方向移動?舉例說明。

        設問是催生學生積極思考的催化劑,推動學生努力探究的發(fā)動機。教師應把握好設問尺度,瞄準設問時機,運用設問激活教學,讓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建構化學知識體系,拓寬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收稿日期:2013-12-25)

        學習的過程就是解決問題,從未知走向已知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表明,面對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zhàn),如果不合理控制問題的跨度,學生往往會存在探究的困惑,出現(xiàn)思維的瓶頸,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性作用,搭建好學生與教學之間的橋梁,在關鍵時刻、位置進行巧妙設問,給學生施以援手,點撥學生思維盲處,點燃學生的智慧之火,并使之呈燎原之勢,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調(diào)動。本文就高中化學教學如何設問這個話題進行簡單的分析,望能促進學生更為輕松、有效地學習化學知識。

        一、思維困惑時追問,銜接并拓展學生的思維

        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是提高學生化學學習能力和解題能力的立足點,讓學生自主探究式發(fā)展是思維的最佳手段,不過如果學生自主探究缺失了教師的幫助和引導,學生探究過程就會遇到困難使思維朝著錯誤的方向發(fā)展,這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筆者認為,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探究過程中去,整個教學過程,教師都要保持敏銳的觀察力,細致地觀察和調(diào)控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學生欲知而未知,處于急于擺脫思維困惑的狀態(tài)時,教師及時拋出設問,恰當?shù)靥釂柌粌H起到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的作用,而且起到開拓學生思維的作用。

        例如,在一次公開課上,筆者設置了一道例題,由于學生挖掘不出題目情境中的隱含條件,導致問題解決出現(xiàn)了困難,筆者從學生的思維盲點出發(fā),追加了幾個問題,把學生的思維銜接上了。

        例題:某混合氣體由甲烷、丁烷、乙醛混合而成,在同溫同壓條件下,混合氣體與二氧化碳的密度相同,且已知丁烷的體積在混合氣體中占總體積的25%,則甲烷、丁烷、乙醛的體積比是()?,.1∶2∶5B.2∶5∶1C.5∶2∶1D.2∶1∶5

        這道例題涉及到三種氣體的混合,直接擺到學生面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思維無法銜接,為了幫助學生銜接思維,筆者設置了如下幾個問題:

        問題1:同溫同壓下混合氣體與二氧化碳的密度相等,那么兩者的平均摩爾質量有什么關系?

        問題2:如果混合氣體是由兩種氣體混合而成,那么有什么方法?

        問題3:題目中所給的幾種氣體相對分子質量有什么關系?能不能將三種氣體混合的問題轉化為兩種氣體混合的問題去解決?

        二、教學關鍵處設問,深化認知并拓展思維

        設問還應與教學內(nèi)容相結合,高中化學知識每一部分內(nèi)容都有其關鍵之處,在內(nèi)容的重難點處及時設問,就能引起學生的重視。學生在核心處充分展開討論,讓不同的觀點呈現(xiàn)出來,在觀點的碰撞和交鋒中不僅深入理解重難點知識,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的好習慣。

        例如,在和學生一起學習“硫的化合物”這部分內(nèi)容時,從教學內(nèi)容出發(fā),“SO2-3的還原性”是教學難點,設問應該從課堂進度出發(fā),緊緊圍繞“如何把握并深化SO2-3的還原性”這一中心設置問題,筆者在教學實踐中設置了如下幾個問題:

        問題1:SO2具有較強的還原性,猜測SO2-3的還原性如何?

        問題2:在空氣中Na2SO3能否穩(wěn)定存在?

        問題3:已經(jīng)學過的氯氣具有強氧化性,若在Na2SO3溶液中通入氯氣,SO2-3還能穩(wěn)定存在嗎?

        問題4:如果用稀硝酸酸化待測液,再加入BaCl2溶液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白色沉淀,能否說明含有SO2-4?檢驗SO2-4應該如何選擇試劑?

        借助于以上4個問題,從SO2變換到Na2SO3,氧化劑從O2轉換到氯氣或硝酸,從SO2-3會被硝酸氧化的事實遷移到SO2-4的檢驗,設問步步深入,具有延展性,通過問題給學生的探究活動搭建了腳手架,學生在思考和回答問題的同時,深化認知并拓寬了的思維,整個課堂,學生的思維具有主動性,教學效率高。

        三、歸謬性設問,加深概念的理解

        學生對所學的新知識的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是課堂上學得比較好的學生,課后在作業(yè)時還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是正常的現(xiàn)象,說明化學知識學習到內(nèi)化需要經(jīng)過多次的反復,當然本文說的反復不是簡單的、機械式重復,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發(fā)現(xiàn)學生思維盲點和模糊點,有時主動地進行歸謬性提問,制造思維沖突,引發(fā)學生質疑,讓學生在概念學習的初始階段就進行辨析,通過這樣的追問引導學生對自己化學知識學習進行檢查。

        例如,高一的學生在學習“物質的量濃度”這個概念時,容易出現(xiàn)思維混亂,為了幫助學生更為清晰地理解概念,筆者提供反面材料實施歸謬性提問,引導學生主動質疑,對疑點進行思考和辨析:

        問題1:一定體積的溶液中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就叫做物質的量濃度,是否正確?

        問題2:將1 mol NaOH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就是1 mol/L,是否正確?

        教師通過反面材料對學生進行檢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或澄清學生在該部分出現(xiàn)的思維模糊點,減少在解題中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知識學習是呈現(xiàn)波浪式、螺旋式的前進和提升的,要正視學生的錯誤,甚至應該制造讓學生“出錯”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從各個方面更為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質特征。

        四、綜合性提問,提升知識的應用和歸納能力

        從高考題來看,對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在平時的教學,尤其是學習完某一部分知識后,要進行綜合性提問,將所學知識進行一定程度的綜合,提出統(tǒng)領性問題,引領學生進行知識的歸納與總結,讓學生對該部分內(nèi)容的認識高度得到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得提高。

        例如,學完化學平衡以及平衡移動原理之后,可以設計統(tǒng)領性問題:

        問題1:哪些角度可以判斷一個可逆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

        問題2:平衡狀態(tài)中的可逆反應,改變一個條件,使正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什么方向移動?舉例說明。

        設問是催生學生積極思考的催化劑,推動學生努力探究的發(fā)動機。教師應把握好設問尺度,瞄準設問時機,運用設問激活教學,讓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建構化學知識體系,拓寬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收稿日期:2013-12-25)

        猜你喜歡
        探究思維教師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最美教師
        快樂語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教師如何說課
        甘肅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快樂語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nginx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nginx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nginx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nginx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nginx
        国产精品日本中文在线|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 精品国产91天堂嫩模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一本色道久在线综合色| 欧美猛少妇色xxxxx猛交|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超碰性爱| 亚洲丰满熟女乱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熟日本熟妇中文在线观看| 天天爽天天爽天天爽| 在线a人片免费观看高清| 成人大片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99久久婷婷国产一区|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 亚洲色欲在线播放一区| 青青草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不满足中文字幕| 国精产品推荐视频| 男人天堂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av网站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放荡的呻吟干柴烈火动漫| 2021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日本韩国一区二区高清|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丰满多毛少妇做爰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永久在线| 婷婷色国产精品视频二区 | 国产毛片精品av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无吗| 91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天堂av在线一二三四|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国产无码十八禁|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