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肺心?。篞T離散度;通心絡膠囊
【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6-0039-01
近年來肺心病患者心電圖QT離散度(QT dis-persion,QTd)的臨床意義已逐漸受到重視,已有研究報道[1.2],肺心病患者QTd較正常人顯著增大。本文探討對肺心病患者QTd變化及通心絡對其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文140例患者和60例健康人來自本院門診,其中男136例,女64例,年齡40—78歲。中位年齡61歲:共分3組:(1)肺心病組80例;(2)慢性阻塞性肺疾?。璺危┙M60例;(3)健康人60例。肺心病組及慢阻肺組病例的診斷標準,均采用1977年第二次全國肺心病會議修訂的臨床、X線及心電圖診斷標準[3]。3組均檢查心電圖并計算QTd。
肺心病組80例患者隨機分為通心絡組與對照姐,各40例,性別、年齡、病情無顯著性差異(P<0.05),有可比性。通心絡組在肺心病常規(guī)治療基礎止加用通心絡膠囊(石家莊以嶺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每次2-4粒,每日3次,口服4周;對照組按肺心病常規(guī)治療,2組治療4周后復查心電圖并測量計算QTd及校正QTd( QTcd)。
1.2測量方法應用HP1172 A全自動電腦心電圖記錄12導聯(lián)同步心電圖,紙速25 mm/s,由專人測量各導聯(lián)QT間期,以QRS波群第一波折點為起點。T波終點確定以T波回到T-P等電位線為準,U波用顯者以T波與U波之間切跡為終點。各導聯(lián)連續(xù)側3個QT間期,取其平均值,最大QT間期減矮小QT間期為QTd,QT間期采用Bazett公式進行校正(QTc=QT/√RR),最大心率校正QT間期減去最小心率校正QT間期為校正QT離散度(QTcd)。
1.3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數(shù)據(jù)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治療前后數(shù)據(jù)進行配對t檢驗。
2結果
2.1肺心病、慢阻肺患者QTd與健康人比較本組資料顯示,肺心病組與慢阻肺組及健康人組相比較,QTd及QTcd均顯著增大,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而慢阻肺組與健康人組相比則無顯著差異(P> 0.05)。見表1。
表l肺心病、慢阻肺、健康人3組QTd比較(x±s,ms)
組別nQTdQTcd
肺心病組8080.8±16.27*89.7±28.72*
慢阻肺組6020.6±18.0639.3±18.18*
健康人組6024.2±8.0289.1±12.25*
注:與慢阻肺組、健康人組比較,*P<0.01
2.2通心絡對肺心病患者QTd的影響見表2。
表2通心絡對肺心病患者QTd的影響(x±s,ms)
組別n治療前治療后
QTdQTcdQTdQTcd
通心
絡組4080.8±16.2789.7±28.7249.7±12.18*52.3±20.72*
對照組4080.8±16.2789.7±28.7278.0±23.6788.5±29.03
注:與治療首比較,*P<0.01
表2顯示,通心絡膠囊治療能使肺心病患者QTd及QTcd顯著降低(P<0.01),而對照組治療后QTd及QTcd均無明顯改變(P>0.05)。
3討論
QTd為體表12導聯(lián)心電圖最大QT間期與最小QT間期之差,最早由Campbell等于1985年提出,1990年Dey等首次證實QTd具有重要臨床價值。近年國內外對QTd研究較多的是缺血性心臟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目前對肺心病QTd的研究也倍受關注,有研究表明[1.2],慢阻肺患者QId增大有助于肺心病診斷,且對肺心病心功能
判斷有臨床意義。本組資料顯示,肺心病組QTd及QTcd較慢阻肺及健康人組均顯著增大(P<0.01),經(jīng)通心絡治療后肺心病患者QTd明顯降低(P<0.01),考慮與通心絡改善肺心病心肌缺血缺氧有關。研究表明[4],通心絡膠囊可明顯改善心臟泵功能,增加心肌供血供氧,從而改善心肌營養(yǎng)狀況,增加心臟抗缺血缺氧能力。其機制可能與其升高血漿和組織中的一氧化氮(NO)水平有關,NO不僅能降低缺氧性肺動脈高壓,而且能減輕低氧性肺血管重建和右心室肥大,改善缺血損傷引起的內皮細胞功能不良。通心絡可能通過增加肺心病患者心肌供血供氧,改善血管內皮功能使肺心病患者QTd降低,因而我們認為通心絡可用于治療肺心病QTd增大。
參考文獻:
[1]趙立,郭宏,馬淑梅,等。肺心病患者QT離散度的研究,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30(1):48-50.
[2]劉順嶺,王全德,賈學軍。QT離散度與肺心病的關系探討.臨床內科雜志,2003,20(1):43.
[3]崔祥殯,王鳴歧,薩藤三,主編.實用肺臟病學.上海:上??萍汲霭嫔?,1991.457-458.
[4]吳偉康,劉艷,趙丹洋,等,通心絡改善缺血心肌供血的NO機制研究,中國醫(yī)學論壇報,2003-07-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