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大紅的椽子、望板,朱紅的柱子、門窗,鮮紅的梁枋、欄桿……絢爛而又華麗的色彩,給千年樓閣鍍上了“現(xiàn)代”的味道。漫步回廊,放眼望去,西山蒼蒼,章水泱泱,風(fēng)吐云飛,高樓林立,大橋如虹,車水馬龍……
當(dāng)年王勃在《滕王閣序》里一聲“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的“臨別贈言”,竟成了滕王閣千年命運(yùn)的箴言。
載歌載舞
貞觀十三年,李元嬰被封為滕王,永徽四年,遷任洪都都督,洪都也就是今天的南昌。在唐朝初年,那里是比較偏僻荒蠻的地方。一天,滕王帶著隨從和一群歌舞伎,來到章江門外的丘崗上,大擺宴席,歌舞伎左擁右伴。李元嬰來了興致,說:“來,給本王舞上一曲?!钡乔饙徤系教幨请s草亂石,歌舞伎們根本沒辦法施展技藝,要是這會兒來了暴風(fēng)雨,那就更狼狽了。正在滕王郁悶之際,有人迎合說:“滕王,何不臨江建造一座閣樓?既可一覽山水之秀色,又可享受歌舞美酒之樂。”這正合滕王心意,他連連稱善?;馗?,立即召集能工巧匠,精選木材,開始動工。幾個月后,一座富麗堂皇的高閣立在了丘崗之上。
于是乎, 滕王閣成了觀光宴飲、歌舞升平的場所。明憲宗成化元年,宰相張位說:“湯顯祖現(xiàn)在正在從事戲劇創(chuàng)作,他的《牡丹亭》已經(jīng)完稿了。我看過一部分,寫得感情真摯、思想深刻。這部戲若能在滕王閣上演,一定會青史留名?!苯餮矒嵬踝粢宦?,大喜,忙去拜訪湯顯祖。后又請了著名的海鹽班社,請湯顯祖當(dāng)導(dǎo)演,排練《牡丹亭》。
重陽那天,滕王閣張燈結(jié)彩,鑼鼓喧天。張?jiān)紫?、王巡撫等官員齊聚滕王閣,與湯顯祖等眾來賓開懷暢飲,熱鬧非凡。隨著一聲鑼響,《牡丹亭》拉開了帷幕。果然未出所料,演出高潮迭起,觀眾或哭或笑,或喜或悲,整場戲演員都淹沒在經(jīng)久不歇的掌聲中。面對如此火爆的場面,湯顯祖激動得熱淚盈眶:“吾一生四夢,得意處惟在牡丹?!?/p>
屢毀屢建
1300 多年來,因?yàn)閼?zhàn)火、天火或者自然損壞,滕王閣28 次被毀,又28次重建。王安國就曾發(fā)出“勝地幾經(jīng)興廢事,夕陽偏照古今愁”的感慨。
唐宣宗大中二年,滕王閣首次毀于火,火因不詳,后來有人分析可能是和雷電有關(guān),但是已經(jīng)無從考證了。當(dāng)時(shí)的江西觀察使紇干眾,率領(lǐng)政府人員和百姓一起救火,但是因?yàn)榛饎轃肓叶幢粨錅?,致使滕王閣蕩然無存?;馂?zāi)過后,紇干眾馬上著手滕王閣的重建,秋天竣工,規(guī)模略有擴(kuò)大。
滕王閣的最后一次被毀是在1926年。那年秋天,國民革命軍程潛第六軍所屬王伯齡師王永西團(tuán)攻克了南昌。之后又被北洋軍閥鄧如琢的部隊(duì)反撲,不得不撤出南昌。10 月,軍閥孫傳芳派鄧俊彥接替鄧如琢,任贛軍總司令。贛軍怕北伐軍以滕王閣為依托,居高臨下攻打南昌城,守軍師長岳思寅決定焚燒滕王閣。他組織了400 多名士兵,每人懸賞5 塊大洋,讓他們將城中大批煤油集中在德勝、章江、廣潤和惠民四座城樓上,然后利用消防水龍和水槍,噴油放火。
師長一聲令下,士兵們瘋狂地將煤油噴到城外的民房上,然后用硫磺彈引爆煤油。頓時(shí),大火突起,沿城街巷,贛水之濱,成了一片火海。大火燒了3 天,長達(dá)十幾里的街巷,成了焦土。百姓們攜兒帶女,哭喊著,哀號著,提帶著大包小裹,拼命逃生。位于章江門外的滕王閣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在大火中很快就化為了灰燼,千年古閣又一次喪生于戰(zhàn)火中。這一次被毀后,滕王閣等待了60 年才獲得了新生。
北伐軍克復(fù)南昌后, 由郭沫若、方志敏等組成了專門的委員會,審理了軍閥放火殃民的罪行。1927 年1 月12日,舉行了宣判大會,將放火燒毀滕王閣之主犯張鳳岐、岳思寅、白家駿、侯本全等處以死刑。
樓前樓后
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讓歷代文人記住了滕王閣,一個少年才俊王勃讓歷史眷戀著這座千年古閣。滕王閣積淀的千年文化魂,成就了它毀而不滅的傳奇。
馮夢龍講過“馬當(dāng)神風(fēng)送滕王閣”的故事。說的是,王勃在去看望父親的路上,在馬當(dāng)遇到風(fēng)浪,船不能走了。此時(shí),一個須眉皓白,貌若神仙的老者,給了王勃一帆清風(fēng)。第二天一早,王勃就到了洪都,正好趕上九月九重陽節(jié)。
這天,洪都府閻公大擺宴席,遍請名儒。酒興正酣,閻公請名儒們?yōu)殡蹰w作序。其實(shí),閻公的女婿早有準(zhǔn)備,閻公打算趁此機(jī)會,讓女婿在眾儒面前顯露詩才,也好一舉成名。眾人都知道閻公的心思,于是,大家再三推讓,只有王勃不知其中門道,馬上應(yīng)允,滿座的人都很驚異。
王勃端坐在案幾前, 緩緩研墨,神情凝重,借此機(jī)會醞釀文思。閻公見王勃不緊不慢,就攜著眾人登閣賞景了,讓小廝通報(bào)。當(dāng)聽到“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時(shí),閻都督輕蔑地一笑:“老生常談,平淡無奇”,接著和眾人觀光;當(dāng)小廝報(bào)“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時(shí),閻公笑不出來了,看景的心思也減了大半;等到小廝報(bào)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shí),閻都督不得不為王勃的妙筆拍手叫絕。
序以閣名,閣以序傳,王勃因滕王閣而名噪天下,滕王閣因王勃而名垂千古。
清末名臣劉坤一寫有楹聯(lián):“興廢總關(guān)情,看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幸此地湖山無恙;古今才一瞬,問江上才人,閣中帝子,比當(dāng)年風(fēng)景如何?”
妄自揣測,滕王閣會不會第29 次被毀?何人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