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萬頃的大西洋上,壯美的鯨群在自由自在地游弋。突然,一條捕鯊船飛速而來,驚擾了海洋的和平。隊長諾倫帶領(lǐng)的捕鯊船發(fā)現(xiàn)了鯨群,諾倫端起槍便要射擊,同船前來進行海洋生物考察的女科學(xué)家麗珠告訴他,這是殺人鯨。殺人鯨是哺乳動物,古羅馬人稱它為逆戟鯨,拉丁文含有致命之意,報復(fù)性極強。它們對配偶從一而終,因而捕殺它們可能會破壞一個幸福的家庭。
諾倫根本聽不進去,他哈哈笑著,拿過裝上麻藥的魚叉,對準(zhǔn)選好的目標(biāo),用力拋了過去?!按蛑辛?”就在他狂喜大叫的同時,碧藍的海水變得一片血紅,一頭殺人鯨痛苦地翻騰著,不斷發(fā)出悲慘的嚎叫。
被擊中的是一頭雌鯨。不一會兒,大量失血的雌鯨被吊了上來,高高地懸掛在甲板上方。突然從它的腹內(nèi)擠下一個肉團。天哪!那是一頭未成熟的小鯨!海里的雄鯨看到這悲慘的情景,痛苦得在海里翻滾,然后雙眼流著淚,死死地盯著船上的一切。
麗珠勸告諾倫趕快離開此地,因為殺人鯨已看見了他。隨后幾天,前來復(fù)仇的雄鯨常常出現(xiàn)在南港港口,并一次次地襲擊船只。這引起了漁村的恐慌,群眾集會聲討諾倫。他們相信,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一個:讓諾倫去和鯨拼搏,要么他殺死鯨,要么鯨咬死他。諾倫的捕鯊船帶著內(nèi)疚出海了。保羅、簡、麗珠、安雅各與他同行。諾倫讓船向殺雌鯨的地點進發(fā),他相信雄鯨會在那兒迎戰(zhàn)。果然,快接近那里時,雄鯨來了。諾倫命令船只向右轉(zhuǎn)跟著鯨行走。誰知就在這時,鯨突然又掉轉(zhuǎn)頭,騰地向船上撲來……簡成了第一個犧牲者。
第二天黎明,船跟著雄鯨來到了貝爾島海峽的拉布拉多海岸,他們的前方是冰山。這時殺人鯨又冒出來了,諾倫將手中的魚叉飛快擲去。叉著了!狂怒的鯨吼叫著,帶著魚叉離去。然而,就在人們被驚險包圍著時,船撞了冰山。冰塊像無數(shù)的石頭滾滾落下,毫不留情地埋葬了安雅各和保羅。
船翻了,諾倫和麗珠兩人跳到浮冰上。還沒容他們喘口氣,殺人鯨又從冰下鉆了出來。浮冰破碎了,麗珠急忙跳到鄰近的一座冰山上,驀地,剛才不見了的鯨又騰跳起來,隨之重重壓在諾倫站著的冰塊上,把站在另一頭的諾倫掀下大海。然而狂暴的鯨并不去咬他,而是用尾巴將諾倫摔死在冰山上——諾倫終于為自己的過失付出了代價。
勝利的復(fù)仇者沒有騰躍,沒有歡叫,它流著淚、淌著血,慢慢地向遠方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