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 上海博物館館藏俏色“春水”、“秋山”玉飾的材質、皮色及年代研究
- 江陵天星觀一號楚墓出土飽水木漆器F455中細菌對硬松木的腐蝕研究
- 浙江松陽出土南宋剔犀漆器的制作工藝及材質的研究
- 三組明清織物裝飾捻金線的技術分析與比較研究
- 基于高光譜技術對一幅清代畫信息提取研究
- 廣州欖園嶺遺址先民祭祀遺跡的炭屑和植硅體分析
- 基于古建木構文物修繕的木材抗彎性能實驗研究
- 甘肅拉卜楞寺壁畫表面涂層材質分析
- 夏昶墨竹圖卷保護修復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館藏紙質壁畫摹本的保存環(huán)境探析
- 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出版專業(yè)委員會2017年年會暨“文博出版與新時期使命”學術研討會在河南洛陽舉行
- 中國古代透閃石—陽起石玉器白化機制研究述要
- 試析中國青瓷制瓷技藝影響下高麗青瓷的發(fā)展與傳播
- 我國墓葬壁畫的保護方法
- 二戰(zhàn)時期紙質地圖的保護修復
- 拉近科學分析與修復師的距離
——記2017阿姆斯特丹·亞洲漆新分析技術研討班 - 世界文化遺產數(shù)字化保護與建設初探
——以西藏羅布林卡古建筑為例 - 天然水硬性石灰在不同碳化條件下的水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