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巖
- 砒砂巖的結構組成研究
河流域黃土高原砒砂巖地區(qū)最為嚴重,每年的水土流失量約為1.6×109億t,占全國水土流失總量的32%左右[1-2]。我國的糧食供給保障、環(huán)境問題和耕地面積受到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嚴重威脅。 大量流失的泥沙匯入黃河會引起河道阻塞,從而影響航運,甚至造成洪澇災害,危害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 近些年北京發(fā)生的沙塵暴天氣,也與內(nèi)蒙古地區(qū)的砒砂巖息息相關。1919—1959 年,由于黃土高原地區(qū)的水土流失導致每年約有16 億t 泥沙匯入黃河。在國家有關部門的精心
華東交通大學學報 2022年5期2022-10-29
- 干燥和飽水狀態(tài)下砂巖力學特性試驗
建等[7]對干燥砂巖和飽水砂巖進行了單軸蠕變試驗,發(fā)現(xiàn)與干燥砂巖相比,飽水砂巖更容易發(fā)生蠕變現(xiàn)象;李佳偉[8]、楊春和[9]、宋勇軍[10]等通過三軸壓縮試驗,分析了水巖耦合作用下板巖的力學特性,并建立了力學參數(shù)預測模型;郭佳奇等[11]對自然狀態(tài)和飽水狀態(tài)下的巖溶灰?guī)r進行單軸壓縮和三軸壓縮試驗,從能量角度對兩者的損傷破壞過程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試件含水率的增加,其可釋放應變能與總應變能的比值下降,且飽和試件的應變能釋放率大于自然狀態(tài)下試件的應變能釋放率;
礦業(yè)工程研究 2022年1期2022-05-06
- 三種不同粒徑砂巖的強度與破壞特征
,在選址時會考慮砂巖作為其地基或圍巖。巖石的強度及其變形特性構成了理論計算和施工工作的基礎[3]。因此,研究加載條件下砂巖的損傷和破壞情況意義重大。近年來,眾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巖石力學行為進行了物理實驗研究和數(shù)值仿真實驗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①巖石的加、卸載特性方面,如在不同加載路徑[4]、加載速率[5-6]、荷載方向[7]下,巖石力學性能的變化規(guī)律;②對強度影響因素方面,如不同粒徑分布條件下弱膠結顆粒巖石的力學性質(zhì)[8]、不同含水率條件下砂巖力學性能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21年26期2021-10-08
- 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鈾礦床含礦砂巖特征分析
,作者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砂巖型礦石所占比例最大(占比55.5%),因此本文僅針對砂巖型鈾礦石進行分析探討。1 砂巖類型含礦地層為下白堊統(tǒng)巴音戈壁組上段(K1b2),在該區(qū)屬扇三角洲沉積體系,礦床特點為“近源、相變快、礦層多”。對砂巖礦石與砂巖圍巖的類型進行對比分析:巴音戈壁組上段砂巖礦石按福克砂巖分類法,主要為長石砂巖,占92.1%;其次為巖屑長石砂巖,占6.5%;長石石英砂巖僅占1.4%(表1)。巴音戈壁組上段砂巖圍巖按???span id="rd5lzjf" class="hl">砂巖分類法,主要為長石砂巖,占86.4
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 2021年14期2021-06-07
- 火星上的漩渦層狀砂巖
近jìn日rì,美m(xù)ěi國ɡuó宇yǔ航hánɡ局jú火huǒ星xīnɡ勘kān測cè軌ɡuǐ道dào飛fēi行xínɡ器qì機jī載zài相xiànɡ機jī拍pāi攝shè到dào的de一yì張zhānɡ照zhào片piàn,展zhǎn示shì了le火huǒ星xīnɡ霍huò爾ěr頓dùn隕yǔn坑kēnɡ中zhōnɡ存cún在zài的de漩xuán渦wō層cénɡ狀zhuànɡ砂shā巖yán,這zhè些xiē砂shā巖yán為wèi人rén類lèi了
學苑創(chuàng)造·A版 2020年9期2020-10-13
- 單軸壓縮下不同煤巖組合體峰前、峰后變形能變化規(guī)律研究
中煤用C表示、細砂巖用F表示、粗砂巖用G表示。為了研究組合單元煤、細砂巖、粗砂巖及不同組合類型下,組合體峰前、峰后能量變化規(guī)律,把組合單元煤、細砂巖、粗砂巖加工成標試件,同時設計了FCG組合體和FGC組合體,兩種組合體相比只是組合單元煤位置不同,組合單元高度所占比例相同。FCG組合體組合單元按高度比1∶1∶1、2∶1∶1、3∶1∶1、2∶1∶2、1∶1∶2、1∶1∶3制作、FGC組合體組合單元按高度比1∶1∶1、2∶1∶1、3∶1∶1、2∶2∶1、1∶2∶
中國礦業(yè) 2020年5期2020-05-22
- 3種砂巖變形與強度特征對比分析
向、側向同時卸荷砂巖強度特性[6],脆性硬質(zhì)紅砂巖加、卸載強度特征[7]等。② 在損傷特性及強度影響因素關聯(lián)性分析方面,有表面裂紋量化參數(shù)與應力狀態(tài)之間的關系[8],花崗巖壓縮變形各階段的破裂演化機制[9],砂巖在酸性環(huán)境干濕循環(huán)作用下強度的劣化規(guī)律[10],砂巖抗拉強度、破壞特征、能量參數(shù)和劈裂面微觀形貌變化規(guī)律及相關性[11],砂巖裂紋演化特征[12]、各向異性對砂巖強度的影響[13],縱向裂隙對砂巖單軸強度的劣化特征[14],大理巖損傷破壞聲發(fā)射特征
煤炭學報 2020年4期2020-05-20
- 圖版說明
C-Navajo砂巖形成的大崖壁;D-Zion國家公園Kolob峽谷區(qū)的指狀峽谷群;E-Navajo砂巖表面的大型板狀交錯層理;F-Navajo砂巖崖壁的顏色變異;G-Navajo砂巖崖壁頂部由Temple Cap組White Throne段形成的侵蝕殘余的小崖壁;H-Watchman山Navajo砂巖崖壁下方由Kayenta組Springdale段形成的小崖壁A-Zion Canyon;B-overlook of Zion National Park f
地球?qū)W報 2016年1期2016-03-17
- 砒砂巖的礦物成分及其抗蝕性
064,鄭州)砒砂巖是一種發(fā)育不充分的特殊泥巖、泥沙巖,形成在古生代二疊紀、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主要分布在黃河中游的內(nèi)蒙古、山西和陜西3省(區(qū))交界地區(qū)。該特殊泥巖、泥沙巖,給當?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造成了較惡劣的影響,學者形容其危害毒如砒霜,固稱其為砒砂巖[1]。砒砂巖分布區(qū)氣候干燥,植被稀疏,巖層風化嚴重,地形支離破碎,多溝壑、陡坡。全年降水較為集中,多在每年的6—9月[2],且多以暴雨形式降下,在降水和洪水沖蝕下,砒砂巖浸水膨脹崩解、潰散成沙,被水流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5年2期2015-10-24
- 對我礦城子河組沉積旋回的初步分析
泥巖、各種粒度的砂巖、粉砂巖、煤所組成。劃分大旋回的依據(jù)是河床相粗砂巖含礫開始,最后以湖泊相細砂巖告終。劃定大旋回、中小旋回的依據(jù)是分選性較差的山麓相--中粗粒砂巖或中粒砂巖含礫開始,經(jīng)過河漫灘相、湖泊相、沼澤相、泥炭沼澤相,最后以湖泊相--細砂巖告終。城山礦城子河含煤組煤巖發(fā)育來看,其底部以河床相底礫巖或粗砂巖開始,分為較明顯的Ⅰ、Ⅱ、Ⅲ、Ⅳ四個大旋回:Ⅰ旋回由底礫巖開始至25#層頂板粗砂巖含礫。Ⅱ旋回由25#層頂板粗砂巖含礫開始至36B層頂板粗砂巖含礫
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 2011年9期201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