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為人類勞動、生活及學習提供營養(yǎng)與能力的最基本物質,不同食物所含營養(yǎng)成分不同,對個人身體的影響也存在差異。體育運動員長期處于比賽及訓練狀態(tài),需要大量能量支持。因此,有必要分析和探究食物營養(yǎng)成分對體育運動員身體機能的影響,以搭配出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為體育運動員的體育鍛煉和身體訓練提供所需能量和各種營養(yǎng)物質。
一、三種常見營養(yǎng)物質概述
(一)水分
水分占人體的60%-70%,對人身體系統(tǒng)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人體中的水分主要由體液及細胞組成,主要功能在于滋潤身體各個器官,吸收和運輸營養(yǎng)物質;促進和帶動人體內部循環(huán),維持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正常運作;運輸和排出人體內部毒素,避免有害物質在體內堆積。
體育運動員在大量運動后,體溫變高、心率加快,且因為大量排汗,身體體表水分會流失,容易出現(xiàn)口渴的癥狀,一旦水分流失嚴重且未能得到及時補充,便會出現(xiàn)脫水。因此,體育運動員必須及時補充水分,在正式運動前的15-20min間隔補充400-700mL,在運動過程中每間隔15-20min補充150-300mL。補水過程中,運動員既可以通過直接飲水攝入水分,也可以從各種食物中攝取水分。
(二)脂肪
脂肪主要由氧、磷、碳、和氫等元素構成。很多人對脂肪有錯誤認知,認為其對人體作用不大,且會為了“健康”少吃或不吃脂肪。實際上,脂肪具備較強的能量儲備功能,能夠提供機體所需的脂肪酸,優(yōu)質脂肪還可以為人們開展體育運動提供源源不斷的熱量供給,幫助人體維持體溫恒定,從而更好地保護人體器官。
(三)糖類
糖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種有機化合物,主要以動物糖原、植物淀粉兩種能量儲存形式存在,是體育運動員膳食營養(yǎng)中一種重要的營養(yǎng)元素。糖可以為人們提供熱量,在人體熱量供給中達到了61%-70%。當人體攝入糖分較少時,可能會出現(xiàn)肝糖原和肌糖原虧空的問題,行動力大大減弱、肌肉功能明顯下降,僅能達到最大運動能力的一半。
二、不同體育項目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求
(一)速度型體育運動
作為一種高功率的耗能運動,速度型體育運動項目往往會消耗大量糖分,通過糖和ATP-CP系統(tǒng)提供的無氧酵解提供運動過程中所需的能量。因此,相關運動員需要及時補充糖類,為機體提供充足的能量供給,并適當進食一些蔬菜和水果,以維持體內酸堿平衡。
(二)耐力型體育運動
耐力型體育運動以有氧代謝功能為主,對能量的消耗較大,因此應保證體內有充足的脂肪,使其在長時間運動中能夠不斷供能,尤以優(yōu)質脂2b6f9b4e4a63392b56723e1c2f8352bd肪為宜。此外,運動員還需要攝入適量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B,以降低長時間運動后肌肉產(chǎn)生的酸痛和疲勞感,使身體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
(三)技巧型體育運動
技巧型體育運動項目具有身體幅度較大、動作非周期性的顯著特點,需要運動員具備較高的技巧性和協(xié)調性。因此,為了完成復雜多變的高難度動作,運動員需要嚴格控制能量攝入,及時補充優(yōu)質蛋白,同時注重維生素A、維生素B群、維生素C以及鈣的攝入,以提升機體的應變能力。
(四)力量型體育運動
力量型體育運動項目包括引體向上、兩頭起、深蹲、拉拉力器、杠鈴臀橋等,要求運動員在短時間內爆發(fā)力量,具有身體抗力及負荷較大、持續(xù)時間較短等特點。為了支撐力量項目訓練,運動員需要在日常飲食中盡可能多地攝入優(yōu)質蛋白,并增加富含糖類、無機鹽,以及維生素等健康食物的占比。同時,為防止因蛋白質攝取過多而產(chǎn)生的體液偏酸問題,需要適當吃一些水果及蔬菜,從中攝取微量元素,增加體內堿含量,從而達到酸堿平衡。
三、食品營養(yǎng)成分對
體育運動員身體機制的影響
(一)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身體素質是運動員開展體育運動的基礎,可以使運動員具有旺盛精力,直接影響和決定著運動員在運動和競技中的表現(xiàn),且能夠有效降低運動員受傷的概率。運動員由于運動強度和運動量較大,對于食物營養(yǎng)的要求比常人要高,食物過量或過少均會對其身體機能產(chǎn)生影響。例如,脂肪攝入過量會使腸胃工作負擔加重,阻礙身體機能的正常運作;蛋白質攝入過量會使人體內部酸性物質增加,加重臟器負擔。由此可見,食品的合理搭配與攝入是確保體育運動員擁有較好身體素質和良好狀態(tài)的重要前提。
(二)對運動機能的影響
人們在運動過程中,能量消耗較大、細胞新陳代謝速度較快,需要將從食物中獲取到的營養(yǎng)物質轉變?yōu)槟芰?,以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若營養(yǎng)物質的補充速度難以跟上細胞代謝速度時,便會影響機體的正常運作,導致行動能力和反應能力較差,最終影響運動效果。例如,當人體內缺失鉀元素及鈉元素時,就會出現(xiàn)乏力和頭暈等癥狀,此時可以食用香蕉緩解癥狀。因此,在運動過程中,運動員要結合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攝入所需食物,并從中汲取營養(yǎng)元素,使自己時刻保持最佳的運動狀態(tài)。
四、運動員的食物搭配原則
(一)葷素搭配
各種肉類的脂肪和蛋白質含量較為豐富,適合于一些高強度運動員,如摔跤運動員、舉重遠動員和拳擊運動員等。此外,蔬菜富含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微量物質,從而增強人體耐力,對于游泳運動員、體操運動員來說具有較大益處??梢?,葷素搭配可以為體育運動員提供體力及耐力的雙重保障。
(二)攝入與消耗守恒
機體運作是一個能量守恒的過程,能夠在連續(xù)不斷的能量轉換和新陳代謝過程中實現(xiàn)生命體的生命活動。因此,體育運動員在食物攝取過程中,應當遵從攝入與消耗平衡的守恒原則,少消耗則少補充,多消耗則多補充,從而最大程度地確保營養(yǎng)供需平衡。
(三)營養(yǎng)均衡且多樣
體育運動員在保證食物品質的同時,要盡可能多地攝入不同種類的食物,以便從多種食物中獲得多樣化的營養(yǎng)物質,確保身體機能處于良好狀態(tài)。
(四)營養(yǎng)和熱量均衡化
體育運動員的食物攝入及飲食搭配不能隨意安排,而應結合個人體質,注意飲食營養(yǎng)和熱量均衡。比如,要控制一日三餐的熱量,早餐、午餐和晚餐攝入的熱量應分別控制在30%、35%、35%。具體而言,早餐質量要高,盡可能喝一杯牛奶,以補充充分的蛋白質及水分;晚餐攝入要少,以避免出現(xiàn)消化不良等問題。再如,要忌食生冷和過熱食物。生冷食物可能會使胃部血管收縮,出現(xiàn)腹瀉和腹痛等不良癥狀;過熱食物則會燙傷食管壁和口腔黏膜,對身體產(chǎn)生損害。
五、體育運動中的飲食營養(yǎng)管理策略
(一)進行科學化膳食
體育運動員要想做到科學化膳食,需要遵循以下幾點要求:一是重點補充蛋白質,多食雞蛋、雞肉和牛奶;二是適當攝入脂肪,盡可能選擇牛肉、魚肉、羊肉等富含優(yōu)質脂肪的食物;三是攝入合理比例的糖類,可選擇蘋果、糖果、含糖飲料以及饅頭等食物,以提升機體的耐久力;四是及時補充維生素,可從新鮮水果和蔬菜中攝入相應的維生素E、維生素B和維生素C;五是科學補充礦物質,可攝入牛奶、谷類及堅果等含鈣量較高的食物,雞蛋、魚肉等含磷食物,以及蔬菜和水果等含鉀食物;六是及時補充水分,以維持機體酸堿平衡;七是注重微量元素的攝入,適當食用豬血、動物肝臟、黑木耳等富含鐵元素的食物。
(二)體現(xiàn)運動員個體差異
對于參與體育訓練項目的運動員而言,由于個體的身體機能和素養(yǎng)及其對食物的耐受度和吸收度等存在差異,所以對食物營養(yǎng)的需求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膳食營養(yǎng)方案時,需要考慮不同運動員間的個體差異。例如,對于減脂減重的運動員,要減少攝入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對于有增肌需要的運動員,應適當增加優(yōu)質蛋白和高蛋白食物的攝入。
綜上,食物營養(yǎng)攝入和體育運動員身體機能訓練是一種相互影響、互相補充的關系??茖W的膳食營養(yǎng)可以使體育運動員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身體機能,從而保質保量地完成訓練目標及任務。在制定食物營養(yǎng)攝入方案時,應根據(jù)運動員訓練的時間、強度,以及運動員身體機能情況進行靈活調整,從而增強其身體續(xù)航能力,提升運動穩(wěn)定性。
作者簡介:丁博倫(1997-),男,山東日照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高校體育籃球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