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旭
在湛江,芒果是四季果。
才到二月,馬路兩邊四季常青的高大喬木抖落一些半綠半黃的葉子,就算是告別上一個季節(jié)迎接春天了。綠油油的芒果隨處可見,攤販的車尾豎起一塊牌子:青芒拌辣椒粉。
碩大的芒果,一個有一兩斤重,一只手勉強能握住。去皮,切塊,青的果肉中透出一點白,攤販熟練地拿起塑料瓶上下?lián)u一搖,果肉便沾上細細密密的辣椒粉。
這種搭配真是驚掉我的下巴。在我的印象中,芒果就應(yīng)該是軟綿綿、甜蜜蜜的。我還在猶豫不決時,熱情的小販已經(jīng)用牙簽戳了一塊塞給我:“靚女,不好吃不要錢!”旁邊的顧客也笑嘻嘻地說:“吃吧!好吃的!”我輕咬了一口,酸澀中帶辣,辣中有咸,咸里帶甜,脆爽可口。復(fù)雜的口感瞬間入心入腦,指引我馬上買了一盒。
湛江春天的季節(jié)特點并不明顯,三月的天氣往往伴隨著回南天,整天云里霧里的,連呼吸都無比沉重,這種曾讓我覺得匪夷所思的吃法是南國春天特別的存在,只要開吃便會“上頭”,一到這個時間節(jié)點就會想念這一口。
四月底,本地的芒果陸續(xù)上市了。到處都是黃澄澄的一片,溫暖又明亮。每一個街頭小販都是身懷絕技的“民間藝人”。想直接吃,小販會挑選偏軟的給你,拿回家洗干凈撕掉皮就可以來一頓維C美容大餐;想做甜品或炒菜,小販會推薦生硬的給你,甚至可以幫忙去皮切丁。直到你離開,小販還在熱心地提醒不要忘了他教你的步驟。
在甜品或奶茶中,芒果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水果。隨便一家店,以芒果作為輔料的甜品或奶茶就占了四成以上。
作為一個長江邊上長大的孩子,芒果一直是我的最愛。也因此,我來到湛江這個芒果產(chǎn)地工作,順便實現(xiàn)芒果自由,真是做夢都要笑醒。
第一次點楊枝甘露是因為餐牌上驚艷的圖片。朋友非常驚訝我居然沒有嘗過。在所有甜品中,她首推這款。我瞅了瞅價格——28元。我告訴她我的家鄉(xiāng)沒有吃甜品的習慣,一年四季的瓜果,已經(jīng)可以滿足我對甜的期待。正在閑聊中,楊枝甘露上來了。
亮晶晶的玻璃盞中,橙黃的芒果汁上有一圈泡沫,仿佛還帶著榨汁機的余溫,一些芒果丁浮在表面若隱若現(xiàn),一粒粒紅得發(fā)光的西柚簇擁在一旁,中間點綴兩片“綠葉”,這哪里是甜品?簡直是藝術(shù)品。一口下去,冰冰涼涼的牛奶芒果汁包裹著Q彈的西米露,每一粒飽滿的西柚都在舌齒間溫柔地爆開,酸中帶苦的汁液豐富了芒果汁的層次,一股清爽由內(nèi)到外散發(fā),真乃人間甘露!
談笑間,我突然憶起我是吃過“山寨版”楊枝甘露的。
我剛開始當老師時,一個女學生小洪周末給我送了一大袋自家產(chǎn)的芒果。我擺擺手說吃不了那么多,芒果壞得塊。小洪說:“要不做成‘芒果西米露吃,很快就吃完了?!?/p>
我還沒反應(yīng)過來,她就跑到校外小超市買了西米露、牛奶和椰汁,在我的小廚房一邊煮西米露,一邊用過濾網(wǎng)將芒果果肉磨成果汁。她動作麻利,一氣呵成。二十多分鐘后,小洪雙手捧著成品,笑意盈盈地遞給我。我淺嘗一口,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不到兩分鐘就把小洪的成果干掉了!我第一次覺得做老師這么美!
小洪看到我的表情,長期在勞動中暴曬成巧克力膚色的臉蛋笑出一朵花兒。也是從成績不怎么好的小洪身上,我看到每個學生都有局限,也有獨一無二的閃光點,成績不應(yīng)該是衡量一個孩子最重要的標準。如果只用一種方式來評價一個學生,那是教育最大的局限。后來每每遇到難帶的學生時,小洪和她的芒果西米露總能給我一些啟發(fā)。
芒果入菜,在我眼里也曾是黑暗料理,但湛江很多高檔餐廳都能覓其蹤影。常見的菜式有芒果牛肉、芒果咖喱雞和泰式芒果魚。
芒果牛肉是泰式餐廳人氣最高的一道菜。入菜的芒果一般選用六七成熟的,這樣切出來的菱形丁才配得上牛肉丁。將切好的牛肉丁拌上黑胡椒粉、生抽、料酒、魚露和紅薯淀粉腌制二十分鐘,放到油鍋里反復(fù)煎炸,直到每一塊牛肉丁都掛上好看的焦糖色,立馬下芒果、青紅甜椒一同翻炒兩分鐘就可以起鍋了。
往往菜還在送餐車上,饕客們已經(jīng)翹首以待。一碟色澤艷麗的菜品好像把繚繞的香氣染成了彩絲帶,不斷地撩撥著食客蠢蠢欲動的心。如此絕色,食客拿起筷子竟遲疑了。嘗一口,牛肉外焦里嫩,芒果酸酸甜甜,黑胡椒的辛辣和彩椒的脆甜賦予了多重滋味,真是不要太美味。
芒果咖喱炒飯是我和好友小麥的最愛。相對菠蘿咖喱炒飯獨特的造型,芒果咖喱炒飯顯得低調(diào)很多。有時候芒果丁就隱藏在粒粒分明的黃色飯粒下面,每吃一口飯,就像在“尋寶”,而一旦咬到芒果和蝦仁,我們都會開心地相互報告一聲:“我吃到芒果和蝦仁啦!”
小麥是本地人,家里前前后后的空地和農(nóng)田都種著芒果。以前的品種口感不好,一個一斤重的芒果還不如一只雞蛋值錢。有一回,小麥嚷著要吃她最愛的雞蛋炒飯,可是媽媽已經(jīng)把所有的雞蛋拿到集市上賣了給她們幾個兄妹攢學費了。奶奶看了看放雞蛋的空箱子,輕嘆了一口氣,瞅了瞅院子里成熟的芒果,思忖了片刻,摘了一個下來,拿勺子刮出芒果泥,架起柴火,用豬油給瘦弱的小麥做了一碗芒果炒飯。如若不是親眼所見,小麥差點以為這就是雞蛋炒飯。
芒果樹下的小飯桌已經(jīng)擺好,每一粒大米外都包裹著幸福的芒果肉。小麥迫不及待,連扒了幾口燙著舌頭也停不下來,嘴角掛起了油汪汪的滿足。奶奶一邊輕搖著蒲扇,一邊笑著叫她“慢點兒”。
第一次吃到芒果咖喱炒飯,我還在詫異芒果可以炒飯的時候,小麥就一臉深情地跟我講起奶奶的芒果炒飯有雞蛋的味道。她不解的是,家里從沒有做過這種炒飯,奶奶怎么會有這樣的“創(chuàng)意”呢?我告訴她,1990年,我的外婆曾經(jīng)用三個蘿卜做了一頓“蘿卜宴”來“招待”我。勤勞能干的中國婦女最擅長就地取材,化普通為神奇。當然,在一個孩子心里,曾經(jīng)給予她呵護和關(guān)懷的人都是無所不能的。這份童年獨有的愛會滋養(yǎng)出一個容易感受幸福、創(chuàng)造幸福的孩子。樂觀、開朗的小麥正是如此。
后來,小麥所在的鄉(xiāng)鎮(zhèn)引進了雞蛋芒并開始大規(guī)模地種植,創(chuàng)立了一個暢銷國內(nèi)外的芒果品牌——覃斗芒果。雞蛋芒的形狀和大小跟雞蛋差不多,即使成熟了果皮還是青綠色。它果肉細膩,纖維極少,香味濃郁,是芒果中的“香奈兒”。
小麥家富裕起來了,住上了大洋房,奶奶卻看不到了。每到芒果收獲的季節(jié),小麥都會摘一些雞蛋芒洗干凈放到奶奶的遺像前。她覺得,奶奶一直都在這個家里,從未離開過。
天氣漸熱,今年的雞蛋芒陸續(xù)上市了。滿世界都是香,都是甜。小麥邀請我去她的老家吃雞蛋芒,我答應(yīng)了。因為,吃芒果真的可以讓人幸福!
(作者單位:廣東湛江市教師發(fā)展中心)
責任編輯 成 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