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軍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最大弊端,就是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課堂互動交流少,教學氛圍不佳,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新課改背景下,互動式教學得到了充分的關注,通過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作為初中地理教師應該重點對這一教學方法進行探索研究,在互動中促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情感,促進活躍高效地理課堂的構(gòu)建。
互動式教學在課堂中的應用,重點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分享,關鍵是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互動方式組織教學活動,使得課堂教學不再枯燥乏味,在互動當中提高課堂效率。為了激起學生求知欲和探索欲,初中地理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導學的形式實現(xiàn)課堂互動,在精心設置并提出問題之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解決,這樣就在師生課堂互動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1]。例如,在講解有關“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地理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提出問題:“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具有什么樣的地理位置?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哪些有利因素?”學生通過思考回答問題,就能深刻掌握相關知識。
初中地理教師在對互動式教學進行應用的過程中,除了進行理論知識講解之外,還可以在實踐層面進行設計,可以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與學生互動,促使學生真正參與到對地理知識的探究當中,手腦并用,主動獲取知識,這樣的互動式教學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學生對相關內(nèi)容也會產(chǎn)生深刻學習印象。例如,對于“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guī)律”這個重要地理知識點的教學,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地球儀和模擬太陽等道具進行動手操作,演示地球公轉(zhuǎn)運動,并且提醒學生注意觀察現(xiàn)象。
小組合作是一種重要的互動式教學方式,教師需要對全體學生進行科學分組,之后提出相關的合作學習任務,學生們在小組中進行互動討論,分工協(xié)作,在活躍自由的課堂氛圍下,最終通過共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從地理角度思考,樓蘭古城衰落和消失的原因?!睂W生可以明確分工,分別從地形、氣候等方面考慮,最終在互動中闡述各自看法,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總之,初中地理教師要立足教學實情,運用適合的互動式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增強課堂互動交流,這樣才能確保最終的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鄧官林.淺議互動導學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0(03):57-58.
(作者單位:利川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