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一
我國教育現(xiàn)代化頂層設計和行動方案——《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2035》提出:更加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大力發(fā)展素質教育,促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的有機融合,明確提出五育融合的教育發(fā)展目標(柳陽 2022)。五育融合是對五育并舉的深化和推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要真正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本質,教育工作者必須在教育改革過程中探索適合的教育途徑,以德育人、以智啟慧、以體健美、以美潤心、以勞樹德,建構思維課堂、生活課堂,促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落地(李政濤、文娟 2020)。五育是一個各要素彼此獨立、相互融合的復雜系統(tǒng),只有各育各司其職、協(xié)同共進共生,才能真正實現(xiàn)“1+1 大于2”的融合效應(寧本濤 2020)。實踐是教育的真正語言,五育融合是一項擇宜的實踐藝術。在這樣的教育大背景下,教師要思考采用什么樣的方式以真正達成育人目標。
五育融合的教學效果不是顯性的,它需要較長的時間并融入英語學科教學的日常,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生成。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為了促進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地,教師要以英語學習活動觀為抓手,即在主題引領下,引導學生通過參與一系列有層次的活動,實現(xiàn)由低階學習向高階學習的轉化。作為教學活動設計者的教師,首先要將五育視為一體,在設計教學活動時結合教學內容,分析和設計五育要素,通過課堂指導,讓學生參與多維度的活動,并在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綜合能力,從而實現(xiàn)五育融合的教育。
五育融合的學習應以學習共同體為中心,它不能只依靠教師的教,讓學生被動地學,而是強調他們的主體地位,讓其在對學習內容、學習時空和學習程度的超越中實現(xiàn)從成績到成人的轉變。英語是一門具有工具屬性的學科,學生要學會用英語做事,就意味著他們不能僅僅學習知識,還要通過學習提升自我認識、必備技能、生活態(tài)度和人生價值觀等。學習目標必須為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有所提升而設定,不再是單純?yōu)榱顺煽兊奶岣摺?/p>
項目式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簡稱PBL)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學習,是他們?yōu)榱私鉀Q真實問題而持續(xù)地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生活中小的驅動性問題開始,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建構,積極思考,解決真實問題。它體現(xiàn)出的學習觀和方法論有助于五育融合,促進育人方式的轉型。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綜合性學習方式,能實現(xiàn)五育之間的整體性,促進五育之間的融通。項目是基于特定問題的比較復雜的學習任務,需要學生開展若干活動,如設計方案、重組信息、選擇解決方案等,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多個學科的知識解決問題?!盎陧椖康膶W習是一種綜合性的學習方法,它使學生以一種有組織、合作的方式調查和解決某些問題?!保ㄏ难┟?2019)傳統(tǒng)的分科學習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跨學科學習已成為新的教育取向。如何進行跨學科學習?關鍵是打破“從學科知識點入手”的學習方式和習慣,改為基于大單元的“從問題入手”或“從主題入手”進行學習。由于強調綜合性,項目式學習很容易達到跨學科的學習目的,促進知識的深度融合。同時,一個復雜項目的完成對學生提出多方面的要求,從動手到動腦,從知識到能力,從理解到創(chuàng)新,都有可能涉及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就在實踐中滲透。
項目式學習是以真實情境為核心的問題解決過程,也是一種具有實踐性的學習方式。五育融合是一種育人實踐,致力于在貫通融合中實現(xiàn)五育并舉(李松林 2021),兩者有相似的實施路徑。實踐參與是五育融合教學的根本途徑,只有借助實踐,才能既將學科的多種育人價值自然地融合,又讓學生展開德、智、體、美、勞多個方面的學習,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多個方面的整體發(fā)展。
五育融合指傳統(tǒng)德、智、體、美、勞各自開展的狀態(tài)轉向相互滲透的融通狀態(tài)。它的邏輯原點在于“以整體的教育培養(yǎng)整體的人”。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開展整體教育實踐,通過多維度的活動的有機融合產生整體效應,促進學生多方面高質量發(fā)展,從而使其獲得能廣泛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強大力量。英語項目式學習的本質是做事,強調做中學,兩者結合,在做事過程中培養(yǎng)整體的人,達成學科育人目標。教師要積極探索五育融合課堂教學模式,以項目式學習活動為載體,探究實施策略,促進兩者的深度融合,達成學科育人目標。
教師要帶著五育融合的眼光解讀課標,研究教材和學情,選擇教學方法,設計與學科特點相符的項目式學習活動。教師要挖掘教學內容中的五育元素,看看它們具體如何體現(xiàn)。零散的知識不利于遷移創(chuàng)新,教師在教學中能否幫助學生建立知識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形成結構化知識,直接影響其項目式學習的質量。因此,在實施學科項目式學習時,教師要善于從結構化的角度審視知識,而不能讓它們處于零散的狀態(tài)。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2 Travel Around 為例,本單元圍繞“旅行”主題展開,內容涉及計劃制訂、行前準備、景點介紹、旅游文明行為及旅游業(yè)發(fā)展利弊的討論等。旅行不僅是觀光,還可以讓人開闊視野,陶冶情操,鍛煉身體,磨煉意志等,是人生歷練和學習的一部分,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基于這樣的主題,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牢牢抓住有效的融合點,在學生活動中滲透五育(見表1)。
表1:五育融合理念下的教學設計思路
(續(xù)表)
項目式學習可以設計為一系列情境性的實踐活動。這就意味著要從一個真實的問題開始學習。實踐活動之間是相互關聯(lián)的,并能形成一個具有一定邏輯關系的鏈條,促成學生最后能解決一個真實的比較復雜的問題,促進其全面發(fā)展。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是項目化學習問題的主要來源,教師可以綜合學生的問題,理清內在的邏輯關系,充分挖掘其所蘊含的育人功能,并加以整合和提煉,使其成為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富有教育意義的項目活動。
(2)鉆井液性能的數(shù)字化。對每一個井段,鉆井液的密度、黏度、失水等性能都可以用數(shù)字表示出來,一旦不符合要求,立即進行調整。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2 Travel Around 為例,本單元的主題是“旅行”,結合學生的問題,項目式學習可以圍繞設計旅游路線,撰寫旅游攻略,設計小組的海報,爭創(chuàng)十佳旅游路線等一系列具有真實情境的學習活動展開。
教師設計的五育內容不是簡單地告知學生,而是在適當?shù)那榫持凶屍渫ㄟ^參與活動獲得一定的發(fā)展。本質上就是鼓勵學生對知識各個方面的意義進行自主建構,是潛移默化的融合過程。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將五育內容以默會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當涉及五育內容時,不是單純地為學生講解五育知識,而是營造相應的情境引導他們親身體驗。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2 Travel Around 為例,在學習本單元后,學生可以開展以下項目式學習:
項目內容:國慶假期,學校將要接待3 名來自友好學校美國加州某學校的學生,為他們準備為期5 天的中國文化之旅,請指導他們做好旅行前的計劃和準備并設計合適的旅行路線,讓其愉快地體會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1.項目準備階段,以情育德,德育為先
所在學校和美國加州某學校友好互助,開展過不少共建活動,學生通過以往的視頻資料了解這個學校和學生的一些特點,從情感上建立聯(lián)系。同時,這是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良好時機,能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其堅定文化自信。
2.項目實施階段,以勞促智,以智育德
學生的項目式學習從各種各樣的活動開始(陸康其、楊玲 2021)。首先,他們要合理分組,組建自己的項目小團隊。為了更好地開展溝通和協(xié)助,每個小組選派3 名學生角色扮演友好學校的學生。角色換位,給他們提供更大的挑戰(zhàn)。其次,他們通過“頭腦風暴”確定本組的文化主題,根據(jù)選題尋找適合的旅游景點,挖掘適合介紹的文化內涵,做好資料儲備。最后,他們進行項目產品的設計和制作。比如,參考課堂學習的目標語言和思維導圖(見下圖) 制訂行前計劃。
行前計劃的思維導圖
又如,在介紹旅游景點時,可以根據(jù)旅游手冊的結構和語言特點,結合收集的資料制作旅游小冊子。這些活動要求學生不僅全身心投入,動手動腦,還要不斷運用英語語言知識整合和建構其他學科的知識,實現(xiàn)跨學科知識融合。同時,借助思維導圖等工具實現(xiàn)思維可視化,提升思維向高階發(fā)展。
運用目標語言“What are you doing for the coming holiday? So how do you plan to travel around? What do you need to prepare? What do you expect to experience?”結合生活真實情境解決問題。
3.項目總結階段,以智育美,美美與共
學生在項目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不斷產出項目小作品,如旅游小冊子等。海報是學生項目化學習成果的呈現(xiàn)形式之一,也是他們將問題的解決過程及方法進行整體呈現(xiàn)的智育過程。最后,每個小組以海報的形式進行整體呈現(xiàn),內容包括行前計劃的思維導圖、景點介紹的旅游攻略和日程安排的圖表等。精心設計的海報以求取得最美的視覺效果和宣傳效果,美育的價值在成果的呈現(xiàn)方式中得到體現(xiàn)。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建立過程性評價,對小組分工、開展項目活動的過程、學生作品的展示和學生作品進行批判性評價(見表2),同時指導學生從自身角度對項目式學習進行反思和總結。
表2
項目式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關聯(lián)已有知識,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信息加工,重新建構,選擇最合適的方法,最終圓滿解決問題。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帶著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使命感,用英語做事,不斷提高語言水平,也發(fā)展了思維品質,在比較復雜的任務中發(fā)展了高階思維,實現(xiàn)了以整體的教育培養(yǎng)整體的人的五育融合目標。
五育融合的課堂不一定要追求面面俱到,但無論怎么融合,都不能少了德育?!耙缘聨保瑢崿F(xiàn)五育并舉融合育人,這是五育融合追求的魂魄。育人的目標是使學生做人(德育)、學會求知(智育)、學會生活(勞動教育)、學會健體(體育)、學會審美(美育)。五育在英語教學中是相互交叉的,也是互相融合的。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這不僅是社會的需要,還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