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梅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提出,高中英語教學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從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育部 2020),這對教師在師德修養(yǎng)、課程理念、教學實施、育人能力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課程標準》的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應具備與時代相應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標準及指導(英語)》指出:英語教師應具備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主要有專業(yè)基礎知識、專業(yè)實踐能力、思維素養(yǎng)和專業(yè)信念(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標準及指導課題組 2020)。其中,測試評價與命題能力是教師專業(yè)實踐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命制試題是高中英語教師的必修課;試題的質量能直接反映教師的知識儲備和專業(yè)素養(yǎng)。高考試題權威、品質高、影響力大,歷來受到高中教師的高度重視。讀懂并認真分析和研究高考英語真題,充分發(fā)揮高考英語真題的正面反撥作用,不僅是高中英語教師的必修課,而且是提升他們命題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陳皓曦 2019)。下面以2021—2023年新高考英語全國Ⅰ卷語法填空題為例,探討如何通過深入分析試題結構、命題特點、解讀考點要求等,積極探索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命題能力的提升路徑。
2014年,語法填空題首次在高考英語全國卷中出現,其考查形式為:在一篇200詞左右的短文中留10處空白,學生需要在空白處填入適當的單詞或括號內所給提示詞的正確形式。語法填空題的設空方式與完形填空題類似,即在一篇完整的短文里,通過間隔一定詞數進行刪詞處理來實現考點的設置,重點考查學生根據語法知識、語篇理解還原短文,進行邏輯思考和語言應用的能力。
通過分析近三年的新高考英語全國Ⅰ卷語法填空題可知,該題型主要考查學生在語篇理解的基礎上對語法和語用知識的掌握情況,重在考查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題型難度基本保持穩(wěn)定,個別題目難度系數有所變化。下頁表1、表2結合《課程標準》和《202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英語考試大綱》,利用Microsoft Office Word計算并分析了文章長度和設空間距。
表1:2021—2023年新高考英語全國Ⅰ卷語法填空題語篇情況一覽表
從表2可知,近三年的考點分布比較均勻,變化不大。有提示詞一般考查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代詞等,主要考查學生的詞形變換能力;無提示詞一般考查介詞、冠詞、連詞等,主要考查學生的語境分析能力。有提示詞與無提示詞的比重一般為7∶3或6∶4。語法填空題以考查關鍵能力為重點,突出必備知識的基礎作用;無偏題、怪題和難題,引導教學重視教材,夯實基礎,給學生提供深度學習與思考的空間。各考點的考查涉及對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思辨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關鍵能力進行綜合性考查。
表2:2021—2023年新高考英語全國Ⅰ卷語法填空題考點內容統計
從下頁表1可知,語法填空題的語篇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主題,體裁多為說明文和記敘文,文本長度保持在200詞左右。語篇的主題廣泛、時代性強,所倡導的核心價值內涵有助于發(fā)揮學科育人功能,并凸顯了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材、引導教學”的功能定位。
通過深入研究和把握高考英語試題語法填空題型的命題特點與考點分布,分析每一小題考查的目標及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有利于更細致地了解命題者的思路及考查重點能力的程度與方式;對提升教師命題能力也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陳皓曦 2019)。教師命題時可參考和借鑒高考真題的命題方式、考點分布等,并在規(guī)范命題的基礎上,不斷優(yōu)化和改進,充分發(fā)揮不同語篇特點和內涵價值,引導學生靈活掌握語法知識。
根據高中英語學業(yè)水平考試和英語學科高考在考試目的、內容和難度等方面的要求,高考真題往往會對素材進行適當的裁剪和整合,語法填空題也不例外。語法填空題的命制方式與完形填空題類似,即在一篇完整的短文中,通過間隔一定詞數進行刪詞處理設置考點。以2023年新高考英語全國Ⅰ卷的語法填空題為例,真題素材來自一個專注美食愛好者的網站Serious Eats,標題為What to Eat in China:A Traveler’s Guide。真題語篇截取自其中一段關于“南翔小籠包”的敘述,共333詞,刪減后為203詞;改編后的文本體裁是記敘文,更確切地說是一篇精美的關于小吃的散文。
從以上改編文本可知,命題人對原文進行了較多刪減,但并不影響主題的表達,反而更為簡潔,也沒有進行增加詞段的處理或大段改寫;命題人還根據《課程標準》詞匯要求進行替換改寫,更換了超綱詞匯,并整合了語段,增加了使文章連貫、順暢的關鍵詞匯。通過將真題與素材逐句逐段對比,禁不住贊嘆高考命題人的巧妙與嚴謹。語篇基本保持了作者風趣幽默的語言風格,原汁原味地呈現了“體驗—探究—發(fā)現—留戀”的描述順序,讓讀者可以跟隨作者一起體驗小籠包那深入人心的味道,感嘆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
認真研究真題素材的改編過程是學習命題技術的過程。教師除了做題、悟題外,還有必要追根溯源,在溯源式的追尋中提升與高考命題專家對話的效度,解讀素材改編目的,認真比對和學習題源與真題的異同,不斷提升自身的命題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和備考復習的效率,切實打通“教—學—考”之間的脈絡,讓高考與教學相得益彰。
近年來,高考英語試題的語篇傾向直接取材英語本土的主流報刊和書籍等,選材更加注重語言的真實性、時代性、地道性和廣泛性,語法填空題也不例外。例如:2023年新高考英語全國Ⅰ卷的語法填空題語篇選自美食網站文章What to Eat in China:A Traveler’s Guide,其作者菲奧娜·賴麗(Fiona Reilly)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和攝影師,對中國的美食和旅行充滿熱情。她在原文介紹了在中國旅行中遇到的15種最令人難忘的食物,語法填空題是節(jié)選其中的小籠包。2022年新高考英語全國Ⅰ卷語法填空題語篇選自學術期刊文章,標題為Giant Panda National Park,a step towards streamlining protected areas and cohesive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in China,介紹了中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成就,即建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的計劃。2022年新高考英語全國Ⅰ卷語法填空題語篇改編自《中國日報》(China Daily)網站上“安徽旅游”中的一篇文章,標題為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文章贊美了黃山的美麗景色,并特別介紹了作者認為值得去的兩個景點。
高質量的選材是命制優(yōu)質試題的前提條件。為此,教師平時不能放松英語專業(yè)學習,要廣泛閱讀,堅持閱讀,搜集原汁原味的外刊雜志、原文書籍等,做好命題素材的積累;堅持優(yōu)質語篇的輸入和深度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和命題能力。
2023年6月高考一結束,很多考生認為新高考英語全國Ⅰ卷的語法填空題難出了新高度。通過訪談部分考生和一線教師,結合自身做題體驗,發(fā)現考生普遍感覺語法填空題難的原因有三:一是考點分布打破了規(guī)律,2023年新高考英語全國Ⅰ卷考查了4個非謂語動詞(包括兩個動詞不定式),首次沒有考查謂語動詞;二是雖然話題熟悉,但是切入口小,涉及較多專業(yè)表達,生詞和派生詞明顯增多,需要強化語境運用和語篇分析能力,從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三是文本的地道性增強,最后一段though、yet、so、always等小詞的表意功能突出表現作者的心情及對小籠包的喜愛。這些加大了句子分析和語義理解的難度。鑒于以上原因,再加上面對考點違反常規(guī)的不確定感和焦慮感,考生很容易認為今年的題目特別難。但仔細解讀不難發(fā)現,題目的設置并不太難,命題技術和2022年一樣,沒有明顯地提高難度;設題明顯指向《課程標準》要求的??键c,題目的整體難度在可控范圍內。
為進一步優(yōu)化高考英語語法填空的命題質量,有效促進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期為高考英語試題命制和高中英語教學提供參考。
核心詞匯的內涵與外延的考查,以及詞匯能力遷移的考查將是今后語法填空題的重點和難點;動詞謂語和非謂語的考查依然會是重點。教師只有在平時帶著學生做好語言基礎知識的積累和語法基本功的訓練,把基礎打牢,他們走進考場才能做到淡定從容。
近年來,語法填空題的命制越來越充分地體現了《課程標準》的英語教學語法觀,即語法參與傳遞語篇的基本意義,語法形式的選擇取決于具體語境中所表達的語用意義,有效的語言使用還涉及說話人的意圖、情感態(tài)度及其對具體語境下參與人角色和身份的理解。因此,教師須在具體的語境中系統地講授語法知識,讓學生通過理解與運用,有效實現語法知識形式、意義和用法的統一。
高考英語試題在語法知識的考查上逐漸打破了傳統單句考查、單項選擇等形式,注重將語法知識點和具體的語境相結合,并更加側重考查學生在語篇中對語言知識點的掌握和應用。因此,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廣泛閱讀,不斷提高其篇章理解能力。另外,學生如果平時能有意識地了解一些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在理解文章的結構和主旨大意時便能更順暢。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盡可能多地輸入原汁原味的英語素材,不斷積累文化背景知識(劉超 2020)。
高考試題是高質量的語言素材,對教學發(fā)揮積極的導向作用。教師要切實提升自身的測評素養(yǎng),在讀懂高考試題的基礎上,合理、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試題,充分發(fā)揮其診斷性功能等。高中英語教師命題能力的提升是一項綜合且漫長的過程,教師除了要認真研究和解讀高考真題,學習和歸納高考基本命題規(guī)律外,還要在平時多學習命題的理論基礎,研讀命題文獻,探究命題背后的理論支持、命題立意和技術講究等?!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苯處熎綍r還須積極參與各級命題實踐工作,在實踐中不斷檢驗和提升自身的試題命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