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某位博主拍攝自己爺爺奶奶的日常。奶奶的嘴巴像蜜一樣甜,“他爺爺,你看你這菜洗得多鮮整;你看這丸子炸得多香多好吃!”爺爺臉上也樂開了花。想想這兩人就這么一個在不??滟?,一個在不停干活的互動中過了一輩子,他們笑起來的皺紋里都盛滿幸福。
但看看自己的婚姻,我不免失望。兩個人從結(jié)合到漸行漸遠(yuǎn),這個過程里,沒有贊賞,沒有肯定,反而是沒完沒了的互相指責(zé)。在“差評”的婚姻里,沒有誰會快樂。
我和楓的結(jié)合是略顯倉促的,經(jīng)人介紹,半年后就結(jié)婚了,算“閃婚”。結(jié)婚前還沒來得及暴露的問題,在婚后的過日子當(dāng)中很快地原形畢露。我在心里嘀咕:他太急性子了吧,好沒耐心。
楓也很快地開始了他的“反饋”。晚上下班后回到家,“你看看客廳里亂的,怎么也不收拾下?”“哪個男人像我這樣回到家連口飯都沒得吃?”我那時上班較遠(yuǎn),下班到家略遲。
偶爾跟他外出聚餐,席間本來談話挺愉快的,他會突然說一句,“你看看某某,你怎么不像人家的性格那么活潑!”我臉上頓時幾條黑線,僵在那里,一時語塞。
每逢遇到這樣的情況,我的不舒服感就很明顯。原本以為,兩個人結(jié)婚后會很開心吧,下班了互相分享生活,坐在一起聊聊天,把壓力釋放。而對方指責(zé)貶低的話語,讓我的心一片灰暗。
我真的那么糟糕嗎?怎么到了對方眼里,竟一身的毛???對方是不是壓根不喜歡我,那為何選擇跟我結(jié)婚?本來就敏感的我在一次次自我懷疑中,變得沮喪憤怒、焦慮不安。
因為對方時不時冒出的“差評”,我變得敏感,很多事開始回避溝通?!澳憷瞎竽凶又髁x思想重,他覺得他是你老公,就可以這樣對你?!遍|蜜解讀,“他這是一種凌駕于他人之上的心態(tài)?!?/p>
我變得患得患失,在楓面前,總有點小心翼翼。因為那些指責(zé)批評的話,有時就像針刺一樣,雖沒有身體的痛,卻讓人的心情瞬間跌到谷底。
在婚姻里,我不快樂。我曾經(jīng)把苦惱講給母親聽,“你呀,就是‘戲’不住男人!跟你一起長大的鄰居家的小俐,她老公脾氣暴得很,結(jié)了婚之后呢,男人被她調(diào)教得好好的,什么都聽她的。”母親把這件事歸因到我身上。
在很多人看來,女人只要有手腕,什么樣的男人“治”不了?憤怒的我采用了一個直接的方法,不是“戲”,而是據(jù)理力爭。我給楓寫過言辭懇切的信,“跟你結(jié)婚前,也沒對你提什么要求。但是請你對我的其他方面降低要求。每個人都有缺點,誰也不是完美的?!?/p>
“哎,我這樣提還不是為了你好,是為了讓你多做改進??!”
“你用那樣的語氣挑人毛病,是為了我好?還是為了故意氣我?”“你讓我改進,憑什么呢?你有什么資格?”
“有啥資格,因為我是你老公!”
溝通變成了互相咆哮,完全行不通。
我又采取了另外一個策略,那就是“以牙還牙”。楓如果否定我一句,我一定挑出他的一個毛病當(dāng)作反擊。知道楓脾氣不好,我不會當(dāng)面反擊,而是在微信上回復(fù),言辭激烈,對他的觀點予以頑強的反駁。我經(jīng)常編發(fā)十幾條信息,狂轟亂炸,而原因可能就是他前一天碎碎念我哪里做得不好?!叭绻憧刂撇缓米约旱钠?,就多讀幾本書,你書讀得太少!”“你有啥好牛的,你看看身邊朋友,哪個人不比你混得好?”“別總對我指指點點,嚴(yán)于律己寬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這種“硬剛”的舉動中,我似乎變得強大了。楓好像收斂了點,不再毫無忌憚地對我指指點點。
但這樣的“對抗”,誰是贏家?
突然有一天,看著鏡中日漸憔悴、劍拔弩張的自己,我失望極了:難道婚姻就是如此,讓我們變成了最討厭的樣子?為了保護自己,我學(xué)會了吵架,去刺痛別人。
兩個人從結(jié)合到怨懟,感覺婚姻里缺少了豐沛的愛,而兩個人,都對愛有著匱乏感。
“我剛生他的時候,一點奶水都沒有,餓了就喂他點糖水。后來又把他放到他奶奶那里照顧……”婆婆在聊家常中提過。而公公對兒子非常嚴(yán)厲且讓人難以親近。公婆年輕時感情不太好,經(jīng)常爭吵。“小時候經(jīng)常聽到父親數(shù)落母親,那時的我非常惱怒,不明白父親為何那樣?!睏髟f起他的童年記憶。
“所以你現(xiàn)在活成了你父親的樣子,你對我也是這樣,經(jīng)常嘮叨我的不是。這一點讓我非常難受!”我平和地說道。
不愿沉浸在婚姻煩惱中的我,去求助心理師。心理師明確地說,喜歡貶低、發(fā)脾氣的男人往往在社會上不如意,他心里缺乏對女人的尊重,以言語發(fā)泄、發(fā)脾氣的方式來威懾對方以保持強勢的地位。男人從小所受的家庭教育是有欠缺的,等他長大以后,一旦遇到不順心就會用同樣的方法解決問題。這樣的男人沒有安全感,通過攻擊他人的方式,消解自己被拋棄、被忽視的恐懼。
看似強勢的人,他的背后也許是脆弱而無能的自我。在這個層面上,我對楓的行為表示了一定的理解。既然改變不了別人,那就改變自己吧。
首先,跳出來看待這個問題,堅定地告訴自己,對方對我的指責(zé)抱怨并非因為我不夠好,而是對方的指責(zé)型人格在作怪,那是對方的心理固有模式,我不去認(rèn)同。不再那么玻璃心,不再那么容易“一觸即發(fā)”,保持情緒穩(wěn)定的內(nèi)核。
其次,意識到自信心不強大,我開始知行合一,多做提升自己能量的事。比如每周兩次的跑步鍛煉或爬山,釋放負(fù)能量。提高自己的精氣神,白天好好工作,到家后多做事。有事需要溝通,我就用簡潔的語氣溝通,不再執(zhí)著于講大道理。
再次,改變溝通模式,不隨他人的情緒起舞。又是一個周末,當(dāng)楓又在碎碎念“你呀,說你懶還不認(rèn),那么晚起真少見!”正在陽臺讀書的我,看著他平靜地說:“今天是難得的周末啊!我有自己的放松方式。”
最后,認(rèn)識到對方內(nèi)在的弱,也在生活中給予對方適當(dāng)?shù)目隙??!澳氵@件事辦得真叫厲害!”“你對工作真的很有責(zé)任心喔!”
婚姻不是彼此拿著量尺過日子,動不動給對方“差評”。做一個對自己和伴侶經(jīng)常正反饋的人吧,那會讓我們相信自己的吸引力和價值感,從而對自己的魅力產(chǎn)生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