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良
摘要:新課程改革倡導“以人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促進學生主體的個性化發(fā)展。中職教育階段是學生育技能、揚個性、長身體的關鍵時期,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以個性化教學挖掘學生的特長與潛能,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技能、綜合素養(yǎng)。在中職美術課堂,教師要積極營造反映學生個性化需求的教學氛圍,充分挖掘學生潛在的特長與優(yōu)勢,實施探究性的分層教學、個性化的考核評價,讓個性化教學落到實處,真正發(fā)揮作用。
關鍵詞:中職學校;美術教學;個性化教學;必要性;可行性;氛圍;優(yōu)勢;分層;考核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26-0081-04
美術是一門集傳承與創(chuàng)新、個性與共性、實踐與探索于一體的學科,在中職美術課堂上,部分教師習慣以統(tǒng)一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與藝術設計,這樣的教學方式難以激活學生的思維,難以挖掘學生的特長與潛能。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關注學生的興趣發(fā)展與個性發(fā)展已經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中職學生的美術基礎千差萬別,學習興趣、學習動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各不相同,如果“用一個模子塑人才”,難以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而在中職美術課堂實施個性化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以此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個性化教學是一種新型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是指從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潛質、性格特征等方面出發(fā),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其改變了機械化、刻板化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開展教學,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在教學目標上,個性化教學強調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調動與發(fā)揮學生個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在教學實踐中,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充分挖掘學生的長處和優(yōu)勢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教學方法上,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因勢利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美術課程是中職學校幼教、設計、藝術等專業(yè)必修的基礎課程。在中職美術課堂實施個性化教學,具有必要性與可行性。
1.必要性
(1)有利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在中職學校,美術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美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提高審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yǎng)適應相關專業(yè)、職業(yè)所需,具備較強美術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中職學生的美術基礎差異較大,個性化教學可避免學優(yōu)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等情況,有效落實教學目標。
(2)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教育的任務在于挖掘學生的特長,并引導學生發(fā)展自己的特長,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學生的基本情況千差萬別,如果不能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而采取統(tǒng)一的模式、方法,不利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個性化教學,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興趣為基礎,在教學過程中兼顧全體學生,引導學生挖掘自己的潛能,發(fā)展自己的優(yōu)勢、特長,使學生真正做到個性化學習、個性化發(fā)展。
(3)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是教育主管部門與學校的要求,也是教師個人成長與成功的追求?,F(xiàn)代教育提出向科研要質量,就是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努力提升教學能力與專業(yè)素養(yǎng)。個性化教學實踐是一種全方位的教學探究,能夠體現(xiàn)教師駕馭課堂、靈活教學、科學施教的綜合能力。通過個性化教學及反思,教師可不斷更新知識體系,優(yōu)化知識結構,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及教學能力[1]??梢姡_展個性化教學探索,是教師實現(xiàn)專業(yè)化成長的重要途徑。
2.可行性
(1)有豐富的教育理論依據。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的本質是一種“自由自覺的活動”,即“改造對象世界”的物質生產勞動是一種有意識的活動,人作為改造對象世界的實踐活動的能動主體,不是被動的、消極的、接受性的、塑造性的存在,而是一種精神性的、自由性的、能動性的、創(chuàng)造性的存在[2]。因此,如果完全按照一成不變的規(guī)范與標準試圖把受教育者訓練或加工成所謂的“標準件”,有悖于人的根本性的存在方式與邏輯。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依據不同對象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認為,人有言語———語言智力、邏輯—數(shù)理智力、視覺———空間智力、音樂———節(jié)奏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以及人際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觀察智力等9種基本智力,這9種智力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進行組合運作[3]。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而個體智能結構則是全面性和獨特性的有機結合。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特長等具體情況而提出不同要求,實施不同教育,使學生得到個性化發(fā)展。
在我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學生個體的情況千差萬別,教師要憑借教學經驗及智慧,靈活設計教學方法,如通過觀察等方法,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風格,并引導學生把學習風格轉化為學習策略;對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差異較大的學生,要具體分析、區(qū)別對待。著名教育家呂型偉教授積累七十多年的教學實踐提出“人人有才,人無全才,鼓勵冒尖,允許落后”的人才觀[4],認為教育要揚長避短,促使學生各展其才。
(2)風起云涌的新課改觸動。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其目的在于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新一輪課程改革由此展開。新課程改革的三大基本理念是關注學生發(fā)展、強調教師成長、重視以學定教。新課改下的學生觀認為,學生是具有獨特內在價值的個體存在與具有復雜社會關系的集體存在的組合體。新課改下的發(fā)展觀要求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即全體學生全面和諧、終身持續(xù)、個性特長、活潑主動地發(fā)展。2022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深化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讓不同稟賦和需要的學生能夠多次選擇、多樣化成才”[5]的職業(yè)教學改革方向。對此,中職美術教學要根據時代發(fā)展需求與職業(yè)崗位要求,培養(yǎng)與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美術思維能力及藝術鑒賞能力,形成適合中職學生未來發(fā)展的個性化教學模式,促進中職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全面發(fā)展。
(3)學生美術基礎千差萬別。中職學校的準入門檻不高,導致生源的知識基礎千差萬別。有的學生經過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美術基礎。有的學生因為缺乏興趣,美術基礎幾乎為零,到中職學校后,認識到美術學習對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才轉變學習態(tài)度,產生努力學習美術技能的意愿與動力。對美術基礎存在較大差異的學生,教師如果采取大一統(tǒng)、程式化教學方式,勢必難以滿足不同學習群體的學習需求,只有實施個性化、分層次的教學策略,才能最大限度滿足最廣大學生群體的學習需求。
個性化教學能夠更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發(fā)揮學生的特長與潛能,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在中職美術教學中,教師要結合中職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實施個性化教學,積極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1.營造個性化的教學氛圍
教學氛圍包括教室的自然環(huán)境、衛(wèi)生狀況等客觀環(huán)境,也包括教學過程中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等主觀環(huán)境,其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實施個性化教學,要營造具有個性化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學習意愿。例如,教師可帶領學生將美術專用教室(美術實訓室)布置成小型美術博物館或展覽館,在墻面懸掛一些繪畫、工藝、雕塑作品或學生創(chuàng)作的美術作品。在布置美術教室藝術坊區(qū)角時,可讓學生自行設計與制作“瑞獸”“面具”“圖騰印象”等主題作品,這既可讓教室充滿創(chuàng)意與活力,又可為學生提供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在教室走廊,可張貼“學一技之長,創(chuàng)一番偉業(yè)”“描繪未來,藝展所長”“發(fā)現(xiàn)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等激勵學生學好美術、成長成才的藝術字;設計美術展板,展覽學生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美術作品,營造濃厚的藝術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部分學生美術基礎薄弱,缺乏美術學習興趣,教師可結合專業(yè)特點,展示對應職業(yè)崗位需要的美術素養(yǎng),讓學生認識到美術學習的重要性。例如,展示幼兒園美術作品,讓幼教專業(yè)學生了解幼兒園美術教師需具備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展示一些產品的商標,激發(fā)廣告設計專業(yè)學生設計、創(chuàng)作富有創(chuàng)意商標的熱情;展示富有特色的網店廣告,讓電子商務專業(yè)學生產生學習廣告美術設計的動力……將歷屆學生參加各級美術技能競賽的獲獎作品編輯成冊,供學生觀賞,以激發(fā)學生比學趕超、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積極性。而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及美術基礎,借助多媒體設備營造多樣化的教學情境,可讓全體學生得到熏陶與感染。例如,在教學“繪畫的表現(xiàn)形式”時,教師既可展示風格迥異的動物畫,也可展示色彩明快的人物畫或工筆精細、色彩有別的國畫,讓學生自主選擇,進行模仿創(chuàng)作。兼顧全體學生的教學情境,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體現(xiàn)美術教學的個性化特點,更能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作興趣。
2.挖掘學生個體潛在的優(yōu)勢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認為,教育活動關注的是人的潛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并加以實現(xiàn),以及人的內部靈性與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6]。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興趣、特長,發(fā)現(xiàn)自身優(yōu)勢、潛能,從而明確努力的方向,是教師應具備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采取觀察分析、問卷調查、直接訪談等途徑,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在美術方面的特長與潛質,找到自身的優(yōu)勢,并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從學生的興趣處加強培養(yǎng),從學生的薄弱處加強訓練,以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積累,提升學生的美術技能。例如,有的學生對素描感興趣,教師可引導其從大小、比例、空間、虛實、透視、結構、明暗、對比等基礎學起,引導其觀看石膏幾何體素描、靜物素描、石膏像素描、人物素描、風景素描、結構素描、速寫等作品。有的學生有手工特長,教師可組織其觀看各種手工繪本畫冊,讓他們從絢麗多姿的色彩搭配、不拘一格的形狀組合、憨態(tài)可掬的卡通形象中,獲得強烈的視覺刺激,感知色彩,積累手工創(chuàng)作經驗。有的學生對油畫感興趣,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經典油畫名作,引導學生從畫面構成、顏色運用、線條起伏的分析中汲取靈感,并進行提煉和轉化,形成自己的構思和創(chuàng)意。
學生的學習基礎、審美水平、創(chuàng)作閱歷有限,其可通過學習、借鑒乃至直接模仿優(yōu)秀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風格與手法,積累美術學習經驗,但如果長期如此,將難以形成個性化的創(chuàng)作風格,還會限制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立足自身實際,在創(chuàng)作中融入自身的藝術感受,勇于推陳出新,創(chuàng)作出獨具個人特色的藝術作品。這是個性化教學的目標,也是學生走向成功的標志。例如,在教學“油畫”時,教師可通過課件播放意大利畫家達·芬奇的油畫作品《蒙娜麗莎》,展示經數(shù)碼技術處理后的第三層畫,讓學生在對比中感受原作品的獨特魅力,并將這種感受轉化為經驗進行積累。隨著學習的深入,創(chuàng)作實踐的增多,學生就會形成個性化的創(chuàng)作風格。
3.進行探究性的分層教學
分層或分組教學,就是在分析、研究學生的學習基礎、興趣及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等基礎之上,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與接受能力,將其分成若干層次,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這是個性化教學的一種實施途徑,可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升。例如,在教學“構圖———變化與統(tǒng)一”時,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對靜物配置原則以及構圖法則的掌握情況,然后以此為基礎將學生科學分層,展開分層教學。有的學生的美術作品存在物體位置不恰當?shù)那闆r,教師可通過電子白板繪畫工具介紹常見的構圖形式,展現(xiàn)三角形、四邊形、圓形、“S”形等各種構圖。有的學生的美術作品存在物體層次不清晰的情況,教師可指導學生注意物體擺放的層次分明、疏密有間、光線變化有度。有的學生的美術作品沒有重心,教師可引導學生認識到“凡畫皆有重心,且重心要穩(wěn)定,量感要均衡”。教師通過了解、分析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可達到查缺補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中職美術教學中分層教學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整體能力,其前提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層次劃分。例如,在教學“色彩的構成”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美術基礎,實施分層教學與作業(yè)設計。對基礎水平較高的一組,可強化色彩的對比與調和教學,并布置相應的作業(yè);對美術基礎較弱的學生,可從色彩的形成、分類、要素及帶給人的心理與情感感應等基礎知識出發(fā),提供比較簡單的要素,讓學生說出應該用暖色調還是冷色調。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建立各個小組之間的定期交流機制,讓先進帶動后進,達到全體學生共同進步、共同發(fā)展的目的。
4.采取個性化的考核方法
目前,教學評價在內容上存在重視考試分數(shù),忽視學生個性發(fā)展與綜合素質的情況,在方式上存在重視最終結果,忽視學生學習過程的情況。這制約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形成,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個性化成長[7]。因此,推進教學評價改革,推行個性化的學業(yè)綜合考核方式非常有必要。個性化教學是“揚長”的教育,尊重學生的個性,基于個性化教學的中職美術教學評價也要從標準、內容、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與實踐。在課程考核方面,可設計多個可選的問題與內容,如素描、手工、卡通、水彩等,允許學生自主選擇,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這種考核方式既能夠最大程度反映學生的審美和創(chuàng)造能力,又能夠充分體現(xiàn)考核的公平性。對作品的評價,可摒棄傳統(tǒng)的百分制或等級制,實施個性化作品評價。教師可從觀賞者而不是審判者的角度,與學生進行探討,以鼓勵性的評價為主,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審美表現(xiàn),以此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8]。個性化的評價方法,是個性化教學的延伸,也是提升個性化教學實效的重要補充。
總而言之,推行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是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中職美術課堂應用個性化教學方式,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等具有促進作用。這就要求教師掌握學生的差異情況,營造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的教學氛圍;借助學情分析,充分挖掘學生潛在的特長與優(yōu)勢;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探究性的分層教學,促進全體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在評價上,基于多元評價觀,實施個性化的考核評價方式。這樣,就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發(fā)展需求。
參考文獻:
[1]董娟.中職美術教學對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9(15):208-209.
[2]李文斌.人的本質是自由自覺活動[J].婁底師專學報,1987(01): 1-4.
[3]霍華德·加德納.智能的結構[M].沈致隆,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66.
[4]呂型偉.呂型偉從教七十年散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43.
[5]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深化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EB/OL].(2022-12-21)[2023-2-15]https:// www.gov.cn/zhengce/2022-12/21/content_5732986.htm.
[6]卡爾·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M].鄒進,譯.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1:9.
[7]李杰,邢世凱.終身教育視域下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理念與優(yōu)化策略[J].中國成人教育,2022(01):46-51.
[8]王建華.美育視角下高職美術教學的實踐研究———以《中國畫基礎》為例[J].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0,18(01):56-62.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Personalized Teaching in Vocational Art Classroom
Chen Chuanliang
(Fujian Anxi Chen Li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nxi 362403, China)
Abstrac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dvocates "people-oriented", which is to take studen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promote the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The educational stag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s a critical period for learning reproductive skills, promoting personality and growing body. Teachers should base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ap their strengths and potential with personalized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 vocational art classrooms,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create a teaching atmosphere that reflects students personalized needs, fully tap into students potential strengths and advantages, implement exploratory hierarchical teaching, personalized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and make personalized teaching practical and truly effective.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rt teaching; personalized teaching; necessity; feasibility; atmosphere; advantages; stratification;ch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