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珣
笛卡兒作為法國理性主義的先驅,他的哲學思想在世界哲學歷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十七世紀歐洲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政治制度的進步,為新思想和新方法的誕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時代背景,也推動了笛卡兒哲學思想的出現(xiàn)。笛卡兒的哲學思想中,普遍懷疑是一種方法論原則,懷疑是認識過程中的一個否定性環(huán)節(jié)。笛卡兒將懷疑作為手段而尋找到確定性的知識,他的懷疑方法具有反封建、反神學的社會意義。但笛卡兒懷疑論辨別真假的標準,即“心里的清楚明白”具有主觀主義的性質,不完全正確。認識把握笛卡兒懷疑精神的內(nèi)涵邏輯與實踐意蘊,以培育積極懷疑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明晰近代理性主義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路。
1 笛卡兒“懷疑方法”的三個階段
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構成了17世紀的時代精神。近代知識論也是從懷疑開始的,在這一點上唯理論與經(jīng)驗論并沒有什么區(qū)別——經(jīng)驗論的創(chuàng)始人培根是從對“四假象”的懷疑開始的,作為唯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笛卡兒也是從對一切陳舊知識的普遍懷疑開始的。在《沉思集》中,笛卡兒的“懷疑方法”由三個階段組成,認為懷疑不僅在邏輯上是可能的,懷疑還是有根據(jù)的。“凡是我早先信以為真的見解,沒有一個是我現(xiàn)在不能懷疑的,這絕不是由于考慮不周或輕率的緣故,而是由于強有力的、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理由?!?/p>
第一階段中笛卡兒首先提到,他的許多信念來自知覺,由于感性知覺過去欺騙過他,特別是對于微小的以及遠距離的客體。笛卡兒認為,已經(jīng)知道某種東西欺騙了我們,可我們?nèi)匀幌嘈潘@是一種愚昧無知的表現(xiàn)。由此他得出結論,我們不應該相信那些建立在感覺基礎上的信念?!爸钡浆F(xiàn)在,凡是我當作最真實、最可靠而接受過來的東西,我都是從感官或通過感官得來的。不過,我有時覺得這些感官是騙人的。為了小心慎重起見,對于一經(jīng)騙過我們的東西就絕不加以完全地相信?!睂Ω杏X經(jīng)驗的可靠性、確定性提出質疑,笛卡兒由此創(chuàng)立了天賦觀念的學說。他認為,與生倶來的清楚明白的觀念,包括幾何學的公理、邏輯學的基本規(guī)則以及關于上帝的觀念等,是思維進行演繹推理的原則和前提,人類正是以這些天賦觀念作為出發(fā)點和基本規(guī)范,通過邏輯推理不斷地獲得更多清楚明白的觀念,最終構建起整個知識論的理論大廈。
第二階段里笛卡兒問道:“我怎樣確定自己并不是在做夢?”在清醒時所有的感覺和思想可以同時發(fā)生在夢中,我們都認為睡夢中的思想和感覺是不可靠的,若清醒時進入我們意識的感覺和思想,恰好也是在夢中進入我們意識中的感覺和思想,那么它們的存在就是不可靠的。他分別對客觀世界的真實性和對自己的身體,對邏輯學、數(shù)學等公理或定理進行了懷疑。首先,他表示這個客觀世界完全可能是虛假的。他說:“此時我明明感覺自己坐在壁爐邊,但是猛然一醒,才發(fā)現(xiàn)自己是在做夢?!彼貞涍^去曾經(jīng)做過的清晰的夢,“有多少次我夜里夢見我在這個地方,穿著衣服,在爐火旁,雖然我是一絲不掛地躺在我的被窩里!仔細想想,我就想起來我時常在睡夢中受到過這樣的一些假象的欺騙。想到這里,我就明顯地看到?jīng)]有什么確定不移的標記,也沒有什么相當可靠的跡象使人能夠從這上面清清楚楚地分辨出清醒和睡夢來。這樣一來,我無法根據(jù)感覺經(jīng)驗來斷定我是真的坐在壁爐邊,還是夢見自己坐在壁爐邊?!钡芽▋旱倪@個思想類似于中國的“不知莊周夢蝴蝶,還是蝴蝶夢莊周”。其次,他舉例說道,有人在戰(zhàn)爭中失去了一條腿,但是到了天陰寒冷的時候,他還是可以感覺到腿疼,這不就證明了身體可能也是虛幻的嗎?最后,像邏輯學、數(shù)學這一類的東西,比如“一加一等于二”等公理或定理,也同樣可能是假的。因此,笛卡兒將普遍懷疑當作了自己哲學的出發(fā)點。
經(jīng)過第一和第二階段,笛卡兒運用普遍懷疑方法懷疑了感覺帶給人的以及睡夢中人得到的認識的正確性。在第三階段,笛卡兒引出了對外部客體的普遍懷疑。笛卡兒假定,可能存在著一個惡魔,他的存在使人在思考自身感覺經(jīng)驗與外部客體的聯(lián)系時產(chǎn)生出誤解,從而使我們懷疑物質客體是否存在。“為了使我的判斷今后不至于為壞習慣所左右,不至于舍棄可以導向認識真理的正路反而誤入歧途,因此我要假定有一個妖怪,這個妖怪的狡詐和欺騙手段不亞于他本領的強大,他用盡他的機智來騙我。我要認為天、空氣、地、顏色、形狀、聲音以及一切外界事物不過是他用來欺騙我輕信的一些假象和騙局。”
2 笛卡兒“我思故我在”哲學命題的內(nèi)涵實質
在進行了普遍懷疑之后,到達懷疑的第三階段,笛卡兒表示,當我們對所有的事物都進行了懷疑之后,卻發(fā)現(xiàn)有一個東西是不能懷疑的,那就是懷疑本身,也就是說,“我正在進行懷疑”這個事實本身是不能懷疑的,即“唯一不能懷疑的東西就是懷疑本身”。而懷疑是一種思想活動,這種思想活動必定要有一個承擔者,也就是一個進行著懷疑或思想活動的東西,這個東西就是“我”,于是,笛卡兒就得出了他的哲學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由此,笛卡兒引出了導致頭腦產(chǎn)生錯誤的惡魔的存在?!凹偃缯娴拇嬖谝粋€惡魔,他使我相信了那些他制造的騙局中的事物都是存在的,那么惡魔對我的欺騙能使我懷疑自己的存在嗎?”笛卡兒認為不能。因為假定一個惡魔正試圖欺騙“我”,即使如此,“我”仍然不能懷疑“我”的存在,因為“我”的存在是惡魔得以成功欺騙“我”的前提。
2.1 命題內(nèi)涵
笛卡兒說,思想可以懷疑外在的對象,也可以懷疑思想之內(nèi)的對象,但卻不能懷疑自身?!拔摇笨梢詰岩蛇@、懷疑那,但“我”不能懷疑“我”在懷疑,因為只要“我”一懷疑“我”在懷疑,就恰好證明了“我”在懷疑?!拔曳浅G宄匾姷?,必須存在才能思想,于是我就斷定:凡是我們十分明白、十分清楚地設想到的東西,都是真的?!?/p>
“我思故我在”意即人的本質或本性就是人的頭腦中先天地存在著的某些思維規(guī)定性。“我存在著先天的認識形式,才決定了我的本質存在。”通過這一命題的提出,笛卡兒把哲學研究的中心成功轉向了人自身的理性之中,他將思維規(guī)定性視為人之為人的根據(jù),將“我思”確定為人的本質,使哲學研究從本體論階段轉向了認識論階段。從這種意義上說,笛卡兒的懷疑與古代懷疑論者的懷疑是不一樣的——對于古代懷疑論者來說,懷疑本身就是目的;而笛卡兒的懷疑只是一種手段,其目的是為了找出那個不可懷疑的東西。笛卡兒“之所以要進行懷疑,就是要把那些浮塵去掉,從而找出堅實的磐石”,而他從狹隘的“我”走向廣闊的世界,從普遍懷疑走向心物二元論。
笛卡兒第一原理建立在一種因果假定之上:凡思想必有一個思想者,因此從作為結果的“思”就推出了作為原因的“我”。這種推論后來遭到了休謨和康德,再往后是胡塞爾、薩特等人的批判。他們都指出,懷疑活動是一種內(nèi)心的反省,屬于內(nèi)在經(jīng)驗,這個內(nèi)在的經(jīng)驗事實是不可懷疑的,但是問題在于這個“我”從哪里來。在休謨看來,所謂的“我”或精神實體,是一系列心理活動的集合,并不存在一個實體性的“我”;康德指出“笛卡兒的‘我充其量只是一個邏輯的主體,但是笛卡兒卻把這個邏輯主體偷換成了一個實在的主體”。薩特認為“笛卡兒的這個命題應該更加精確地表述為‘思故(思)在,而不應該表述為‘我思故我在,因為這個‘我是非法的,缺乏根據(jù)的”。但是對于笛卡兒來說,思與“我”是沒有區(qū)別的,它們就是一回事。他明確地表示,“我”就是思想,思想一停止,“我”也就不存在了。
2.2 命題意義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兒哲學的第一原理。笛卡兒曾經(jīng)說過第一原理的特點:第一,這些原理是很明白的;第二,我們可以由它推演出別的一些真理來。笛卡兒哲學就建立在他的第一原理基礎之上。笛卡兒哲學的第一原理強調(diào)了人的地位和價值,把人的理性能力抬高到真理本源的位置。對理性的強調(diào)和重視將笛卡兒哲學與傳統(tǒng)哲學區(qū)別開來,讓哲學有了新的出發(fā)點。
(1)西方哲學研究旨趣的嬗變
自古希臘古羅馬哲學始,哲學家對世界本源問題始終保有虔誠的熱情,直到中世紀宗教哲學的出現(xiàn),宇宙起源問題一直是哲學研究的中心?!拔夷苷J識什么”是哲學思想產(chǎn)生的起點,哲學圍繞著這一中心發(fā)展。在西方近代哲學產(chǎn)生之前,由于時代不同,人類認識水平不同,出現(xiàn)眾多對世界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經(jīng)歷了自然本體、本質本體和神本體三個階段。
縱觀西方哲學,自古代哲學至近代哲學,橫跨古希臘至黑格爾時期。此間的哲學家始終相信事物背后有一個獨立的、永恒存在的本質、本體,因此被稱為本質主義哲學(實體論)。我們通常理解的唯物和唯心主義都是本質主義,而從20世紀開始,現(xiàn)代西方哲學家則認為所謂本質是人主觀虛構的結果,公然主張人類沒有必要追問本質,只需關注現(xiàn)象就夠了,因此將本質拋棄,認為復雜的現(xiàn)象才是世界的本質,轉而走向了存在主義(現(xiàn)象學)階段。哲學必須要關注事物的本質而不能僅僅拘泥于現(xiàn)象,這是哲學的氣質所在。因此也有學者認為,20世紀以來是哲學的低谷、哲學的沒落。所以,我們通常意義上的西方哲學史,只講到19世紀結束,不涉及20世紀的現(xiàn)代哲學。另一方面,本體論上現(xiàn)象與本質的對立導致認識論上真理和意見的對立,關于現(xiàn)象的知識被看作是膚淺的意見,而關于本質的知識才是真理。
(2)理性主義的價值探尋
自笛卡兒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題以來,西方哲學研究的視野由“我能夠認識什么”擴大到“我為什么能夠認識”。笛卡兒認為,只有從清楚明白的公理出發(fā),通過推理才能達到真理性知識。因此,笛卡兒在西方近代哲學史上第一個建立了完整的理性主義哲學體系。正確理解“我思故我在”命題的含義,對我們掌握笛卡兒式的懷疑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有清楚明白地知道“我是誰”“我應該做什么”之后,我們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自《指導心智的原則》《方法談》和《第一哲學沉思集》等著作出版后,笛卡兒的哲學思想受到同時代人的熱烈追捧。笛卡兒哲學的第一原理強調(diào)了人的地位和價值,把人的理性能力抬高到真理本源的位置。對理性的強調(diào)和重視使得笛卡兒哲學與傳統(tǒng)哲學區(qū)別開來,也使西方哲學的研究旨趣發(fā)生了改變。然而,笛卡兒的哲學思想也受到了同時代人的批判,原因在于其中包含著的循環(huán)推理,后來的哲學家指出了他體系中的許多缺陷。但是一個哲學家的重要性,并不完全取決于他的體系的正確性,更重要的在于我們從哲學家的著作中吸取到的思想精華是否具有廣泛的影響?;谶@一點,笛卡兒的確是一位不同凡響的天才人物。在學習、了解了笛卡兒哲學思想和懷疑精神之后,我們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永遠不可失去好奇心,而是應當靜下心來,執(zhí)著地去發(fā)現(xiàn)和尋找。
(3)哲學稟賦的時代回應
“哲學”(φιλοσοφ?α)一詞源于古希臘,作為一個復合詞,philos(φ?λο?)是“愛”,sophy(σοφ?α)就是“智慧”,philosophy即對智慧的熱愛,明確了哲學是追求智慧的學問。19世紀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過“密涅瓦的貓頭鷹只有在黃昏時候才起飛”,即智慧往往是在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以及一個個人的黃昏時候才會高高地翱翔起來。對智慧的追求是一種更高的精神境界。因此,哲學就是熱愛智慧,它不是執(zhí)迷于常識,沉溺于技能,而是一種更高的眼界和見識。
作為對智慧的熱愛,“自由”是哲學產(chǎn)生的必要條件。作為人類追尋的最高的價值,學習和研究哲學意味著自由地思考。面對復雜的世界,面對復雜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追問,體現(xiàn)為思想的解放。黑格爾“思想的自由是哲學和哲學史起始的條件”。作為當時希臘的民主制發(fā)祥地,古希臘城邦雅典自由、民主、開放的社會氛圍,讓愛智者們自由表達思想,古希臘哲學的繁榮最終也是在雅典實現(xiàn)。笛卡兒懷疑精神是對哲學“自由”稟賦的時代回應,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哲學是唯一的一門自由的學問”。跨越18個世紀的兩位哲學大家,分別闡述了不同歷史時期哲學家們對于哲學與自由問題的關涉及探討。
3 笛卡兒懷疑精神的價值彰顯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意為“玄”是天地萬物的一般規(guī)律,與“道”相同,它是生成宇宙和萬物的本體,體現(xiàn)了萬物無窮奧妙的變化作用。從懷疑方法的角度去理解,這句話可理解為“疑之又疑,眾妙之門”。懷疑包括積極的懷疑和消極的懷疑兩個內(nèi)容,積極的懷疑即科學的懷疑方法,消極的懷疑即不可知論。只有通過積極的懷疑去尋找到無可懷疑的東西,才能為人們的信念和信仰尋找、建立和提供理性的支撐。分析笛卡兒哲學活動的特點、時代背景,以及笛卡兒的著作可以看出,懷疑的精神始終是他哲學思考的出發(fā)點和指明燈,笛卡兒曾說過:“懷疑是將心靈從感覺的影響下解放出來的策略和工具。”那什么才是笛卡兒的懷疑精神呢?
其一,“敢為天下先”的懷疑和批判精神。笛卡兒的懷疑精神就是一種不迷信于書本和權威,不受傳統(tǒng)觀念束縛,也不人云亦云,而是敢于推翻舊的理論和傳統(tǒng),做出新發(fā)明的精神。笛卡兒的懷疑精神不同于懷疑派,他不是單純地為了否定而懷疑,而是為了確信究竟什么是“我”清楚明白可以把握的真理而懷疑。笛卡兒哲學被人稱贊,正是因為他的懷疑不僅具有破壞性更具有建設性,他明確地建立了人的主體地位,使人不再是被動的自然的接受物。“如果我想要在科學上建立起某種堅定可靠、經(jīng)久不變的東西的話,我就非要在我有生之年認真地把我歷來信以為真的一切見解統(tǒng)統(tǒng)清除出去,再從根本上重新開始?!边@就是笛卡兒式懷疑方法的本質,懷疑的目的在于找到無可懷疑之事物。
其二,獲得真理性知識的方法論原則。笛卡兒將普遍懷疑作為一種方法論原則,他的懷疑是認識過程中的一個否定性環(huán)節(jié),是一種方法上的懷疑。笛卡兒試圖通過懷疑找出確實可靠的東西,將懷疑作為手段而尋找到確定性的知識,“我并不是模仿那些為懷疑而懷疑并且裝作永遠猶豫不決的懷疑派,因為正好相反,我的整個計劃只是要為自己尋求確信的理由,把浮土和沙子排除,以便找出巖石和泥土來”。正是在懷疑精神的指引下,笛卡兒由對一般觀念的否定出發(fā),懷疑一切,包括懷疑老師教授的知識,自身的所有最崇高的信仰,所有的常識觀念,甚至外部世界的存在,連同笛卡兒自己的存在……最終笛卡兒從懷疑走向確定,得出“我思故我在”命題,找到了認識的真理性標準——心靈的清楚明白,由此開啟了歐洲哲學理性主義的新時代。
4 笛卡兒懷疑精神的實踐意蘊
在了解了笛卡兒懷疑思想的實質后,最重要的問題就轉變成為如何理解懷疑精神在當今生活中的意義,以及怎樣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運用笛卡兒的懷疑精神。本文接下來將通過對人的三種存在狀態(tài)的分析,從中總結出懷疑精神在人類社會中的重要意義。
人存在的狀態(tài)分為三種,即心靈清楚明白的狀態(tài)、昏昏噩噩的狀態(tài)和心靈不清不楚的狀態(tài)。心靈的清楚明白,就是認真地想、想得對;昏昏噩噩的狀態(tài)即根本不去想也不去思考;心靈不清不楚的狀態(tài)則是想得錯。一個人只有在心靈清楚明白的狀態(tài)下,發(fā)揮理性的自覺性,才能形成確定無誤的判斷,從一個迷惑的人發(fā)展成一個極清楚、極明白的人。
盡管笛卡兒哲學隨著時代的步伐逐漸遠去,但是他的懷疑精神卻沒有過時,在今天我們更加需要這樣的精神。我們生活的時代使得我們對自己的懷疑越來越少,而對于科學的懷疑權利已經(jīng)被物質的愉悅所剝奪。我們比笛卡兒那個時代失去的更多,因為我們所得到的享受顯而易見比他們多得多,因此我們需要付出比笛卡兒他們更多的懷疑。問題是我們需要怎樣的懷疑精神?胡適先生曾說過:“有幾分證據(jù)說幾分話,有七分證據(jù)不能說八分話?!薄皯岩伞斌w現(xiàn)著一種責任,它要求我們在提出任何懷疑時都應當有根據(jù)、有分析。古人曾說過:“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惫湃松星胰绱耍覀兏鼞斕岢环N科學的懷疑精神。
當今中國正處于科技、文化迅猛發(fā)展的時期,社會事業(yè)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耀眼的成就背后卻也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現(xiàn)象背后所暗藏著的真相,需要我們運用懷疑的精神去質疑、去假設、去發(fā)問、去評價,這時保有一顆清楚明白的心靈就是再重要不過的。面對多變的時代背景,需要我們對一切事物的現(xiàn)象和本質加以判斷和求證,成為一個自覺的、明白的人。當我們在面對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情之時,持有一份積極的懷疑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陶行知曾經(jīng)說過:“發(fā)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睆倪@句話里我們能夠看出,一切物質和精神的創(chuàng)造都源于疑問,一個自覺自為的人應當培養(yǎng)一種問問題的習慣。生活和學習的過程是主動的,只有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人才能成為自己的主人。人活著會被越來越多的迷茫和夢所困擾,我們只有在自我存在的漆黑中堅持懷疑的精神,才能在黑暗中無所畏懼。
(作者單位:麗江師范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