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發(fā)展校園足球,場地建設是基礎。重慶市南岸區(qū)珊瑚魯能小學校(以下簡稱珊瑚魯能小學校)在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八大體系建設行動計劃》過程中,整體構建校園足球體系,把建造適合學生發(fā)展的足球場域作為重要抓手。
一、積極統(tǒng)籌,打造“足球主題公園”
(一)理念引領,設計校園足球文化長廊
珊瑚魯能小學?;凇坝H歷教育”的辦學理念,以“動起來”的課程理念作為主題建設了“足球主題公園”。并將“公園+運動”理念融入校園足球體系建設,努力讓學生“動起來”、讓校園“活起來”。學校在足球文化場域建設中,大力營造濃厚的足球文化氛圍,在球場周邊設計了長約20m的校園足球文化墻,通過可見的視域窗口,讓學生更了解中國足球和學校的足球活動。足球文化墻設置了“足球故事”“足球校歌”“球星介紹”“校園賽事”“一周小明星”“榮譽殿堂”等欄目,使學生在參觀了解的過程中,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足球運動中。同時,各班教室精心設計“班級足球文化墻”,由學生自己設計足球隊名、隊徽、隊歌等,讓學生在參與中增強集體榮譽感,弘揚足球精神,打造精神堡壘,激勵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精彩。
(二)因地制宜,打造足球教室群
珊瑚魯能小學校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將操場與周邊草坡進行綜合改造升級,將操場邊的空地、灘涂地等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設計。在場域改造過程中,弱化成人足球的競技性、對抗性,基于全員參與的足球活動課程需要,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形成了集趣味性、體驗性于一體的立體足球訓練場域,并以“足球公園”命名,形成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學習需求的足球教室群。
1.中心足球場
學校的中心足球場是標準足球場,采用德國進口環(huán)保草絲和沖沙膠粒,環(huán)保且運動性能達標,天然材料散熱快、彈力好,能有效地保護學生的身體健康,減少運動性損傷,保證了校園足球比賽的順利開展。
2.小足球場
標準化足球場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面積較大,在便利性和靈活性上存在不適應。因此,學校開發(fā)了小足球場。小足球場環(huán)抱在中心足球場周圍,包括 12個1VS1迷你小球足球場、4個1VS1籠式小足球場、頭球區(qū)域、射門墻、足球斜坡、足球孔組合、足球投籃器、吊球練習器等,以此增加了“足球主題公園”的趣味性,滿足學生自主訓練的個性化需求,讓學生在足球運動中享受樂趣和快樂。
3.智慧風雨足球教室
在操場最外延,學校融合信息技術打造了4間智慧風雨足球教室,并配備“智慧球門”(Smart Goals),通過每個感應球門LED燈隨機亮起,引導學生以跑動、射門、帶球、傳球等方式穿越亮燈球門開展訓練任務。足球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水平設置相應的模式和規(guī)則,通過調(diào)節(jié)時間、射門數(shù)量或規(guī)定時間內(nèi)踢入的足球總數(shù),提升運動指導的智能性,同時使學生在富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中綜合提升肺活量、判斷力和反應能力。且半封閉式足球教室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下雨天難以開展足球課的問題,其搭建靈活,可進行拆分以滿足不同需求。在教學過程中,場地小、人數(shù)多,拼搶激烈、攻防轉換快,學生之間借助擋板進行傳接配合,運動中的對抗性也增多,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足球比賽的趣味性。
4.沙灘、水上足球場
學校不斷挖掘校園空地的價值,并基于學生喜愛戶外玩沙、玩水的特點,從操場向校園其他場域延伸,利用學??盏亟ǔ闪松碁┳闱驁龊退献闱驁龉?個特色足球場。學生在松軟、平整的沙地中練習,對騰空落地具有較大的緩沖作用,能較好地保護學生的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同時減少運動性損傷和創(chuàng)傷。足球在松軟的沙地上運行,速度相對緩慢,阻力變大,學生跑動更為吃力,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力量和有氧耐力的發(fā)展。水上足球場為長方形結構,底部鋪設 15cm細沙、水面1cm,可降低地面對身體關節(jié)的沖擊力,還可減少夏季足球運動易發(fā)生的脫水、中暑等意外情況。該場地水沙混合、黏性加大,因而足球阻力加大、控球難度提升,能更有效消耗熱量,改善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身體機能,提高學生的肌肉力量和肌體柔韌性。
5.樓頂足球教室
學校將足球場地向空中延伸,利用教學樓頂樓,建成了2個非標準的樓頂足球教室。該教室四周進行了圍擋設計,在保障安全的同時,拓展了足球運動的空間,較好地解決了學生多、場地少的現(xiàn)實情況。
二、借助優(yōu)勢,發(fā)揮“足球主題公園”價值
(一)合理安排,將場地用“活”
基于學校學生人數(shù)近4000人的現(xiàn)實情況,珊瑚魯能小學校體育學科組多次教研,在場地安排、使用時間上進行智慧碰撞,提出可行性方案,讓全校學生每天都能輪流在各種場地參與足球活動。學校將課間時間劃分成了3個15min的小課間和1個40min的大課間,3個小課間組織“足球比賽天天見”活動,由各班分成3個小組,分別在不同時段輪流比賽,小組積分計入班級總分,各年級班級冠軍于第二周校園集體照會中進行頒獎,以此提升學生參與足球活動的積極性與集體榮譽感。大課間時,由全校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參與不同項目的足球活動,每周更換1次活動項目,讓學生保持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大小課間交錯進行,既保證了全體學生每天均能輪流到場地進行足球運動,同時充分發(fā)揮了足球主題公園中場地器材的作用。
(二)部門配合,將場地用“好”
珊瑚魯能小學校體育中心與德育中心攜手,將足球課程與德育課程融合,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技能和運動習慣,充分發(fā)揮校園足球的育人作用。在開展足球活動前,德育中心對學生進行足球禮儀培訓,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如,“足球場地保護行動”“足球禮儀系列學習”“足球小裁判訓練營”“足球的家”等,通過系統(tǒng)的教育,讓每一名學生在進行足球練習后主動將足球放入球車,擺放到指定位置,以此養(yǎng)成良好的訓練習慣。同時,在小裁判員的帶領下,逐漸養(yǎng)成自我管理、自我練習的意識。
三、合理使用,推動校園足球特色課程建設
(一)保障足球教學場地需求
珊瑚魯能小學校通過精心規(guī)劃、系統(tǒng)建設足球主題公園,較好地改善了原有學校足球場地不足、質量差、不適合學生的困境。通過合理規(guī)劃足球場地大小、合理利用學校的閑置空間,解決了學校足球場地不足的問題,為學校開展校園足球教學、訓練和競賽提供了基礎保障。
(二)厚植校園足球文化土壤
珊瑚魯能小學校通過物化的設施建設與精神文化氛圍營造,讓學校足球文化氛圍從硬件、軟件上都得到了一定提升,在校園中形成了濃厚的校園足球文化氛圍,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形成了校園足球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
(三)提供足球教學基礎保障
珊瑚魯能小學校在建設好足球場地后,每個班級普及足球課程,通過設計“校長挑戰(zhàn)杯”“班級足球聯(lián)賽”“學生跳一跳”等競賽活動,確保人人會足球。如今,豐富的足球場地為多元的校園足球課程實施提供了場地基礎保障,讓足球活動變得更有趣、更有挑戰(zhàn)性,激發(fā)了學生的足球興趣和動力。
四、下一階段工作計劃
(一)增加足球文化符號元素
下一階段,珊瑚魯能小學校將把足球元素與足球故事貫穿整個“足球主題公園”中,融合學校足球主題藝術小品及VI導視等,增加休閑互動硬件,彰顯足球文化符號。在到處洋溢的足球元素中,讓“足球主題公園”充滿感染力,讓足球文化逐步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二)助推足球活動的品牌化發(fā)展
在“足球比賽天天見”“班級足球聯(lián)賽”等競賽活動的基礎上,珊瑚魯能小學校將繼續(xù)深耕挖掘,形成具有學校傳統(tǒng)特色的校園賽事活動品牌,彰顯校園足球活力。
今后,珊瑚魯能小學校將繼續(xù)依托“足球主題公園”,探索全員參與的足球文化課程和活動,持續(xù)推動學校的校園足球工作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