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瓊 姜敏
作為班級工作的組織者、領導者,班主任在工作中絕不能簡單粗暴、漫不經(jīng)心。筆者認為,小學低年級班主任要想讓班級管理快步走上正軌,班級事務井井有條,可以從培養(yǎng)學生的秩序意識著手。
有序組織隊列活動
對小學班主任來說,維持學生隊列整齊是一門學問,尤其是面對初入學的一年級小朋友,他們排隊的時候不是你推我,我推你,就是自說自話,常常亂成一鍋粥。如何讓學生做到站隊快、靜、齊呢?
1. 行動中培養(yǎng)習慣
①大課間臨近時,放學站隊前,老師要親臨現(xiàn)場,引導學生保持安靜,認真聽指令。
②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依次進出教室,如從第一列第一人開始,后門出、前門入。多訓練幾次,讓孩子們熟悉流程。
③安排好學生站位,不給他們制造混亂的機會,避免在教室門口發(fā)生擁擠。
2. 樹立規(guī)矩意識
①利用兒歌讓學生牢記“好隊伍”的標準——快、靜、齊,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
海容娃,排隊走;你在前來我在后。
對整齊,聽口令;不說話,不回頭。
保持距離不亂走,老師夸我真優(yōu)秀。
②借助名人遵守規(guī)則的故事樹立學生的規(guī)矩意識,如《列寧理發(fā)》《周恩來借書》《毛主席看望病人》等故事。
③聯(lián)系實際制訂排隊公約。學生結合本班實際情況交流:做操、排隊存在什么問題?可能會造成什么后果?以后應該怎么做?討論后擬訂班級公約,開展小組競賽活動,落實公約。
3. 進行量化評比
班級設置紀律觀察員,細化評分規(guī)則,實行一日一小結,一周一匯總,一月一獎勵,有措施、有落實。長此以往,學生遵規(guī)守紀的行為習慣漸漸養(yǎng)成,班級也將變得井然有序。
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
調(diào)查顯示,小學生課堂上往往難以約束自己,小動作很多。小學入學階段好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訓練對孩子影響深遠,能讓孩子受益終身。
1. 基礎訓練
班主任利用晨讀、午誦、班會,對本班學生進行基礎規(guī)范訓練,要求學生:①頭正、身直、足安;②聽講時雙手置于桌面上,回答問題時抬起右手即可;③桌面上僅放必備物品,比如語文課拿出一本書、一支鉛筆,其他物品一律不放在桌面上,否則文具有可能會成為玩具;④上課前,進行收心訓練,以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
2. 能力訓練
能力訓練包含聽、說訓練,注意力集中訓練。①引導學生換位思考,使其明白,耐心傾聽同學發(fā)言不僅有利于學習,同時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現(xiàn),做到他人講話時不插話。在一次語文課堂上,一名學生總是插話,屢禁不止。這時,老師靈機一動,請一名平時愛插話的小朋友起立發(fā)言,其他小朋友仍然自說自話,絲毫不顧及這名同學的感受。發(fā)言完畢,老師先讓同學們安靜下來,接著問這名發(fā)言的同學感覺怎么樣。這名同學很委屈地說:“老師,我覺得大家不尊重我,我很傷心。”這樣操作了幾回,孩子們推己及人,插話現(xiàn)象有了很大的改善。②學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有經(jīng)驗的教師可以通過他們聽講時的表情、眼神判斷。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促使學生養(yǎng)成集中注意力的習慣。比如,語文課堂上的識字教學,讓學生重復新學的詞語;班會課上,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請識字多的同學上臺講解,其他小朋友評析;閱讀課上,交流閱讀感悟等??偠灾M量給學生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師需傾注心血,反復強化,學生才能養(yǎng)成好習慣,班級管理才能更輕松。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陽市海容小學)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