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莎
校運動會即將到來。在所有項目中,最緊張刺激的項目非4×100接力賽莫屬了。為了取得好成績,我組織班上的同學賽前訓練,重點練習交接棒的技巧。但是訓練時,不少學生吊兒郎當,他們練習了幾次都沒掉棒,便覺得交接棒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過我并沒有當場批評他們,而是在一旁悄悄把他們訓練時的模樣拍了下來。
正式比賽時,意料之中,我們班輸了。聽到槍響的瞬間,第一棒的小華反應慢了一點,起跑就落后了,中間兩棒的同學奮力追趕也沒能縮小距離,到了最后的沖刺階段,我最擔心的事情發(fā)生了:最后一棒的小明不小心掉棒了,小明在慌亂之中趕緊撿起接力棒沖刺。同學們的情緒在小明最后一個到達終點時開始崩潰,他們紛紛責怪小明。小明低著頭,滿臉通紅,眼含淚水,一言不發(fā)地接受同學們的指責。而我,趁他們不注意先回教室了。
當同學們抹著眼淚、垂頭喪氣地回到教室時,不知哪個同學大喊一聲:“看黑板!是‘福爾摩斯’!”
同學們隨即看向黑板,黑板上寫著一句話:同學們,別難受,別埋怨,下次打個翻身仗!——福爾摩斯。
這句話成功轉(zhuǎn)移了同學們的注意力,他們紛紛猜測“福爾摩斯”是誰。當他們把懷疑的目光聚焦到我身上時,我趕緊撇清。其實,為避免同學們認出我的字,我故意把粉筆字寫得歪歪扭扭,還偷偷擦掉了手指上殘留的粉筆灰。同學們猜了一圈,毫無所獲,但賽場失利的沮喪在不知不覺間煙消云散了。
等同學們調(diào)整好情緒,我順勢播放了之前拍攝的賽前訓練視頻,說:“咱們一起來當一回‘福爾摩斯’,尋找比賽失利的真正原因吧!”看著視頻里散漫、打鬧的自己,不少同學低下了頭。這時,我走到小明身邊,摸摸他的頭,安慰他,他的淚水瞬間涌出。我想此時,比起單純的說教,復盤和共情更能起到教育效果。
一學期后,又一次4×100接力賽如期而至。同學們吸取了前一次比賽的教訓,賽前團結(jié)協(xié)作、刻苦訓練,比賽時全力以赴,終于贏得了勝利。
當我和同學們拿著獎狀歡呼雀躍地回到教室時,又看到黑板上寫著一句話:恭喜大家齊心協(xié)力取得勝利,千萬別驕傲哦!——福爾摩斯。
這次的署名還是“福爾摩斯”,我有些驚訝,因為這次的“福爾摩斯”真的不是我??粗诎迳夏侵赡鄣淖舟E,我心里涌起了一種奇妙的感受:那是滿足,那是幸福!
從那以后,神秘的“福爾摩斯”繼續(xù)陪伴在我們左右:當孩子們遭遇困難畏懼不前時,他會鼓勵大家卸下包袱,迎難而上;當孩子們經(jīng)過努力取得佳績時,他會第一時間送上真誠的祝福;當孩子們面對失敗喪失信心時,他會送來貼心的安慰。
孩子們還在繼續(xù)尋找“福爾摩斯”,可“福爾摩斯”似乎越來越多,一個、兩個、三個……他到底是誰?他們到底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們能從“福爾摩斯”的鼓勵、祝福和安慰中獲得成長。
(作者單位: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第八小學)
責任編輯? 魏?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