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族,王茂林,王亞玲,柴旭輝,蔡喜運
大連理工大學(xué)環(huán)境學(xué)院,工業(yè)生態(tài)與環(huán)境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遼寧 大連 116024
石油污染土壤主要由油田開采、原油泄漏等原因產(chǎn)生,其中的石油烴和多環(huán)芳烴等有機物具有“致畸、致癌、致突變”的效應(yīng),會影響周邊生物的健康[1].過硫酸鹽(PS)活化后可產(chǎn)生硫酸根自由基(SO4?-),是一種主流的有機污染土壤修復(fù)劑[2]. PS具有氧化性強、穩(wěn)定性高、pH適應(yīng)性范圍寬和自由基半衰期長等優(yōu)勢[3]. PS的活化方式簡單,可被零價鐵、熱、堿和紫外光等活化,生成具有更高反應(yīng)活性的硫酸根自由基、羥基自由基等活性物種[4].
納米零價鐵(nZVI)活化PS具有可持續(xù)產(chǎn)生Fe2+、不含破壞性陰離子、可形成Fe元素價態(tài)循環(huán)等優(yōu)勢[5],但納米鐵粒子間的強磁吸引使得nZVI易團(tuán)聚,導(dǎo)致nZVI地下遷移性差. 高活性的nZVI顆粒在有氧環(huán)境中易被氧化,導(dǎo)致nZVI在土壤環(huán)境中的穩(wěn)定性差. 上述缺點限制了nZVI在活化PS修復(fù)有機污染土壤中的應(yīng)用[6].
為了提高nZVI的活性與穩(wěn)定性,學(xué)者們制備了不同種類的改性nZVI材料. 對nZVI常見的改性方式包括構(gòu)建雙金屬系統(tǒng)、負(fù)載、硫化、表面活性劑改性等. 有研究[7-8]表明,與裸nZVI相比,S-nZVI在活化PS去除TCE、雙酚S方面表現(xiàn)出更好的性能,因為硫化后形成的硫鐵化物(FeSx)有助于Fe2+的釋放與SO4·-的生成. Han等[9]合成了硫化零價鐵,利用該材料活化過硫酸鹽降解三氯乙烯,發(fā)現(xiàn)反應(yīng)速率較nZVI提高了60倍. 因為硫化處理nZVI可改變電子轉(zhuǎn)移路徑[10],增強電子傳遞速率,保護(hù)Fe0不被氧化,同時增加其疏水性[11],使nZVI更容易與土壤中有機污染物結(jié)合,增加反應(yīng)活性. Kocur等[12]利用表面活性劑(羧甲基纖維素鈉,CMC)修飾nZVI,將材料注入實地場地中,發(fā)現(xiàn)在距進(jìn)水井1 m處觀察到CMC-nZVI的含量為進(jìn)水的71%,并在注水24 h內(nèi)保持在50%以上,其地下環(huán)境中的遷移性優(yōu)于nZVI.聚天冬氨酸(PASP)等表面活性劑可修飾nZVI的表面結(jié)構(gòu),增大nZVI粒子之間的靜電、空間和疏水排斥作用,從而增加nZVI的液相懸浮穩(wěn)定性和遷移性,還可增大nZVI的比表面積,使其更容易與有機污染物接觸[13-14]. PASP分子量(1 000~5 000)較小,易生物降解,故對環(huán)境較為友好. 此前已有研究[15]證實了PASP修飾nZVI可增加nZVI的遷移性能.
該研究制備了一種穩(wěn)定性、遷移性顯著增加的聚天冬氨酸(PASP)修飾和硫化復(fù)合改性的nZVI材料;將PASP涂覆在nZVI材料表面,然后加入Na2S2O4,在表面形成FeSx相,制備了一種PASP-S-nZVI復(fù)合材料(PASP-S-nZVI),開展了該材料的結(jié)構(gòu)表征、多孔介質(zhì)中遷移性能及其活化PS修復(fù)石油污染土壤性能研究,以期為改性nZVI材料活化PS降解土壤中的石油烴提供參考.
FeSO4·7H2O(AR)購自國藥集團(tuán)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PASP(40%水溶液)購自Macklin公司;Na2S2O4、鄰菲羅啉、乙酸、乙酸鈉、鹽酸、碘化鉀(AR)購自天津市科密歐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PS、萘(AR)購自Aladdin公司;甲醇、正己烷、二氯甲烷(HPLC)購自Merck公司;KBH4(AR)購自國藥集團(tuán);無水乙醇、NaOH(AR)購自天津市東麗區(qū)天大化學(xué)試劑廠;鹽酸羥胺(GR)購自天津市大茂化學(xué)試劑廠;石英砂(AR)購自天津市天力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 試驗用水為超純水(OKP-S020,上海淶科儀器有限公司). 石油污染土壤采自山東省某石化污染場地,土壤質(zhì)地屬于砂土,土壤pH為9.3,有機質(zhì)含量為31.86 g/kg,土壤飽和持水量為68%,土壤中石油烴含量為3 552 mg/kg,氧化劑需求量(SOD)為5 g/kg.
采用成熟的液相還原方法,合成了納米零價鐵材料(nZVI)和硫化納米零價鐵材料(S-nZVI)[16].PASP-S-nZVI材料采用類似的方法制備,具體步驟:將聚天冬氨酸水溶液加入FeSO4溶液中,倒入三口燒瓶,通入N2并以機械攪拌,進(jìn)行預(yù)混合(持續(xù)20 min);將KBH4溶液逐滴緩慢加入燒瓶中,30 min后將Na2S2O4溶液逐滴緩慢加入上述溶液中,再反應(yīng)30 min;反應(yīng)結(jié)束后進(jìn)行磁分離,并用超純水及乙醇洗滌3次;最后進(jìn)行真空冷凍干燥,即得目標(biāo)材料(PASP-S-nZVI). 其中PASP的添加質(zhì)量為合成溶液質(zhì)量的0.6%,硫鐵比(S元素與Fe元素加入的摩爾比)為0.02. 該研究將nZVI、S-nZVI作為對照材料.
對所制備的3種材料進(jìn)行SEM-EDS(ESCALAB-250Xi,英國賽默飛世爾公司)和XPS(QUANTA 450,美國FEI公司)表征. 懸浮穩(wěn)定性測試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計(U-2900,日本日立公司),于508 nm波長下[17]檢測懸浮溶液20 min內(nèi)吸光度的變化[15,18]. 材料的Zeta電位使用納米粒度及Zeta電位分析儀(ZS90,英國馬爾文公司)測量[19]. 材料粒徑及比表面積使用粒度儀(馬爾文2000,英國馬爾文公司)測量. 材料Fe元素含量采用鄰菲羅啉分光光度法測量[20]. 材料活化PS性能采用萘降解試驗測試,向10 mg/L萘的水溶液中加入100 mg/L PS及100 mg/L材料,反應(yīng)1 d后取樣0.5 mL,向其中加入0.5 mL甲醇作為自由基猝滅劑,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譜(PM1000,日本日立公司)測定萘的濃度.
采用柱試驗測試材料在多孔介質(zhì)中的遷移性能.向規(guī)格為Φ1.6 cm×30 cm的有機玻璃柱中填充不同粒徑的石英砂. 先從底端向柱中注入10個孔體積(pore volume,PV)的1 mmol/L NaHCO3的背景溶液[21],然后注入PASP-S-nZVI、S-nZVI、nZVI懸浮液(1 g/L)共計180 mL,孔隙流速為3.5 cm/min. 設(shè)置自動取樣器每180 s取樣30 s,取樣10次后(約為3.16 PV),更換進(jìn)樣為背景溶液(1 mmol/L NaHCO3). 所有樣品均采用鄰菲羅啉分光光度法測定樣品中的總鐵濃度,最后以PV為橫坐標(biāo)、以出水中的總鐵濃度與原始懸浮液中的總鐵濃度之比(C/C0)為縱坐標(biāo)繪制穿透曲線,采用T-E模型對結(jié)果進(jìn)行分析. 同時采用同樣的方法考察石英砂介質(zhì)粒徑(10~20目、20~40目、40~60目、60~80目,分別相當(dāng)于0.83~1.7 mm、0.38~0.83 mm、0.25~0.38 mm、0.18~0.25 mm的 粒 徑 范 圍)、水 體pH(5~9)對PASP-S-nZVI遷移性的影響. 同時,以K2SO4為示蹤劑,進(jìn)行其在填充粒徑為10~20目石英砂、孔隙流速為3.5 cm/min、K2SO4濃度為1 g/L條件下的柱試驗. 通過離子色譜測定SO42-濃度,得到示蹤劑穿透曲線,其最大出水濃度為97%.
T-E模型認(rèn)為納米顆粒在多孔介質(zhì)中的實際單收集器捕集率(η)是由碰撞效率(η0)和附著效率(α)共同決定的,為二者的乘積〔見式(1)〕[22]. 碰撞效率(η0)為理論計算值,被定義為與多孔介質(zhì)碰撞的顆粒數(shù)量與流向多孔介質(zhì)的顆??倲?shù)量之比.η0包括擴散機制產(chǎn)生的碰撞效率(ηD)、攔截機制產(chǎn)生的碰撞效率(ηI)、重力沉降機制產(chǎn)生的碰撞效率(ηG)三部分〔見式(2)〕. 附著效率(α)為經(jīng)驗值,被定義為由于碰撞并附著于多孔介質(zhì)表面的顆粒數(shù)量與介質(zhì)發(fā)生碰撞的顆??倲?shù)量之比,即懸浮顆粒與介質(zhì)之間導(dǎo)致附著的接觸的比例. 通常采用分析柱試驗得到的穿透曲線,得出特定條件下顆粒的附著效率(α).α值越小,表示顆粒附著在多孔介質(zhì)上的數(shù)量越少,遷移能力越強,反之亦然.
式中:θ為孔隙度;dc為多孔介質(zhì)直徑,m;L為填充柱長度,m;C為出水中總鐵濃度,mg/L;C0為進(jìn)水中總鐵濃度,mg/L. T-E模型中其他無量綱參數(shù)的定義及表達(dá)式見表1.
表1 T-E模型中無量綱參數(shù)的定義及表達(dá)式Table 1 Definitions and expression of dimensionless parameters in T-E model
為考察預(yù)混合時間(將活化材料與土壤混合一段時間后加入PS,0~8 h)、PS用量(1%~16%)、PS與材料 投 加 比例(40∶1~1∶1)和 水 土 比(0.2∶1~3∶1)對PASP-S-nZVI活化PS降解土壤中石油烴的影響,分別設(shè)置不同的試驗條件. 其中,預(yù)混合時間影響研究的試驗條件:PS用量為2%,PS與材料投加比例為5∶1,水土比為2∶1. PS與材料投加比例影響研究的試驗條件:預(yù)混合時間為2 h,PS用量為2%,水土比為2∶1. PS用量影響研究的試驗條件:預(yù)混合時間為2 h,PS與材料投加比例為5∶1,水土比為2∶1. 水土比影響研究的試驗條件:預(yù)混合時間為2 h,PS與材料投加比例為5∶1,PS用量為2%. 稱取2 g石油烴污染土壤于50 mL玻璃離心管中,加入適量超純水. 稱取適量PASP-S-nZVI材料加入土壤懸浮液中. 將樣品置于恒溫?fù)u床中進(jìn)行預(yù)混合(25 ℃,180 r/min),一段時間后再加入PS[23],在室溫下反應(yīng)3 d后取出,進(jìn)行真空冷凍干燥,用于土壤中石油烴殘留濃度的測試.
該研究開展了PASP-S-nZVI活化PS體系降解土壤中石油烴的小試試驗. 稱取300 g石油烴污染土壤于1 L塑料量杯中,稱取2.4 g PASP-S-nZVI加入量杯,加入150 mL超純水(水土比為0.5∶1,土壤含水率約為土壤飽和持水量的73.5%),機械攪拌混合2 min,2 h后再加入12 g PS(PS用量為4%,PS與材料投加比例為5∶1),再進(jìn)行機械攪拌2 min. 隨后在室溫下靜置3 d后,取樣測試土壤中石油烴殘留濃度.
將土壤置于50 mL離心管中,加入10 mL正己烷與二氯甲烷混合溶液(體積比為1∶1),混合均勻并超聲處理20 min,然后在3 000 r/min下離心5 min,收集上清液,重復(fù)2次. 向收集液中加入無水Na2SO4,去除多余的水分. 將此溶液轉(zhuǎn)移至氮吹管中,在40 ℃下氮吹濃縮至1~2 mL,再采用硅酸鎂固相萃取柱(WAT043390,美國Waters公司)進(jìn)行凈化. 萃取柱使用前依次用5 mL二氯甲烷和5 mL正己烷活化. 將全部濃縮液上樣至小柱,利用重力作用流出,然后用5 mL正己烷淋洗小柱,最后用10 mL二氯甲烷洗脫,收集洗脫液. 洗脫液于40 ℃下氮吹至1 mL以下,洗滌瓶壁上的殘余溶液2次,過0.22 μm有機濾膜后,轉(zhuǎn)移至1.5 mL棕色小瓶中. 最后用二氯甲烷定容到1 mL,保存于-20 ℃冰箱中,待測.
石油烴的濃度采用氣相色譜儀-FID(GC7900,天美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進(jìn)行檢測. 氣相色譜柱為Aglient DB-SMS UI毛細(xì)色譜柱(30 m×0.32 mm). 設(shè)定柱箱溫度為60 ℃. 進(jìn)樣口升溫程序:初始溫度60℃,保持1 min,然后以8 ℃/min的速率在32.5 min內(nèi)梯度升溫至320 ℃,保持4 min,至37.5 min時樣品完全流出. FID溫度設(shè)置為330 ℃. 載氣為N2.
土壤中石油烴的降解率的計算方法見式(6).
式中:e為石油烴降解率,%;C0為原始土壤的石油烴濃度,mg/L;C為處理后土壤樣品中的石油烴濃度,mg/L.
制備材料的SEM-EDS圖顯示,nZVI的S原子百分比從4.2%增至硫化改性后的S-nZVI的7.6%,O原子百分比從34.1%降至28.9%(見圖1). 這表明硫化改性抑制了nZVI表面的氧化,主要是因為生成的FeSx阻礙了H原子的吸附,抑制了nZVI的析氫反應(yīng)和與水的氧化反應(yīng)[11,24]. PASP-S-nZVI材料中N原子百分比為11.5%. 所有合成原料中只有PASP的單體氨基酸中含有N,表明PASP涂覆在了nZVI上.同時,PASP-S-nZVI中Fe原子百分比為25.3%,較nZVI(61.8%)下降了59%,可能是因為大量PASP的引入造成了Fe原子百分比的稀釋. PASP-S-nZVI中S原子百分比為6.2%,較nZVI(4.2%)提升了48%,表明材料中有S-nZVI. 相比之下,nZVI的表面呈光滑圓潤的形態(tài);S-nZVI材料表面出現(xiàn)片狀或?qū)訝畹腇eSx相,邊緣清晰且多突出于球體表面. PASP-S-nZVI材料表面呈現(xiàn)出粗糙多孔的形貌,可能是因為PASP涂層為多層結(jié)構(gòu)且厚度(約40 nm[25])較大,掩蓋了其下層的FeSx.
在PASP-S-nZVI材料的XPS譜圖中檢測出了N的峰(400 eV處,含量為4.9%),進(jìn)一步證實了PASP的存在. 對材料的S2p軌道分析結(jié)果顯示,S-nZVI有FeSx(162 eV處[26])與SO42-(168 eV處)存在,占比分別為71%和29%,在nZVI中未檢出明顯的含硫物種信號(見圖2). PASP-S-nZVI中FeSx和SO42-的占比分別為14%和86%. 與硫化改性材料相比,PASP-S-nZVI材料中FeSx的含量降低,可能是因為PASP涂層的厚度(約40 nm[25])大于XPS的分析深度(1~10 nm),內(nèi)層的FeSx較難被檢測到. XPS的測試深度較小,也解釋了nZVI材料表層無含硫物種信號的原因,探測深度超過1 000 nm的EDS可測出材料中含有含硫物種(見圖1). 對材料的Fe2p軌道分析結(jié)果(見圖3)顯示,3種材料均有鐵氧化物的特征峰(710.9 eV處)[27]. 其中,只有S-nZVI存在明顯的Fe0特征峰(706.8 eV處)[28],其占比為7%,表明硫化改性可抑制nZVI材料表面Fe0的氧化. 而PASP-S-nZVI材料中未檢測到Fe0特征峰,是因為其被表面PASP涂層所掩蓋.
圖1 nZVI、S-nZVI和PASP-S-nZVI的SEM-EDS圖Fig.1 SEM-EDS images of nZVI, S-nZVI and PASP-S-nZVI
圖2 不同材料的S2p元素軌道XPS譜圖Fig.2 XPS spectra of S2p of different materials
圖3 不同材料的Fe2p元素軌道XPS譜圖Fig.3 XPS spectra of Fe2p of different materials
材料的懸浮穩(wěn)定性能測試結(jié)果(見表2)顯示,PASP-S-nZVI的20 min懸浮百分比為93%,為nZVI(19%)的4.81倍、S-nZVI(44%)的2.1倍,表明PASP-S-nZVI材料的穩(wěn)定性顯著提高. PASP-S-nZVI的Zeta電位為-35 mV,S-nZVI為-18 mV,nZVI為-30 mV,也解釋了PASP-S-nZVI穩(wěn)定性增加的原因. Kocur等[12]采用羧甲基纖維素(CMC)合成了CMC-nZVI,也發(fā)現(xiàn)表面活性劑的引入提高了nZVI的Zeta電位,增加了材料的穩(wěn)定性. PASP-S-nZVI的體積平均粒徑為204 μm,顯著大于nZVI(138 μm)和S-nZVI(176 μm),但PASP-S-nZVI的比表面積為0.44 m2/g,是S-nZVI(0.09 m2/g)的4.9倍、nZVI(0.13 m2/g)的3.3倍,這與PASP-S-nZVI材料的疏松多孔結(jié)構(gòu)(見圖1)相一致.PASP-S-nZVI材料中總鐵含量顯著降低,這是因為PASP-S-nZVI中的PASP涂層和FeSx物種的生成. 3種材料活化PS降解水中萘的結(jié)果顯示,萘的去除率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平均去除率為90%±4%. 這表明,盡管PASP-S-nZVI中總鐵含量降低,但材料結(jié)構(gòu)疏松多孔且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有利于材料與污染物的接觸. 同時,PASP-S-nZVI材料中FeSx能提高電子從Fe0核心到溶液中的轉(zhuǎn)移速率[29],使得材料具有良好的活化PS性能.
表2 不同nZVI材料的主要結(jié)構(gòu)與特性Table 2 Mai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nZVI materials
不同nZVI材料的穿透曲線如圖4所示.PASP-S-nZVI在停止進(jìn)料前,其在石英砂柱穿透曲線中的最大出水濃度為19.6%,且可穿透石英砂柱. S-nZVI和nZVI在石英砂柱穿透曲線的最大出水濃度分別為1.3%和0.2%,試驗過程顯示二者僅擴散至石英砂柱1/3處〔見圖4(a)〕,表明二者的遷移性能較差. T-E模型計算結(jié)果顯示,3種材料的碰撞效率(η0)依次降低,表現(xiàn)為PASP-S-nZVI(0.149 3)>S-nZVI(0.118 3)>nZVI(0.079 9). PASP-S-nZVI材料的η0值較nZVI增加了87%,較S-nZVI增加了26%. 主要是因為PASPS-nZVI的體積平均粒徑較nZVI和S-nZVI增加了49%以上,使攔截作用產(chǎn)生的碰撞效率(ηI)增大,η0值隨之增大. 然而,3種材料附著效率(α)的順序與η0值的順序相反. PASP-S-nZVI材料的α值為S-nZVI的30%、nZVI的14%,表明PASP-S-nZVI材料顆粒附著在填充介質(zhì)表面的概率降低. 這主要是因為PASP涂層會緩慢解吸,解吸下來的PASP分子會減少其與介質(zhì)之間的吸附作用[30]. Gong等[31]合成的CMC-S-nZVI,α值為0.017,而CMC-nZVI的α值為0.055,表明硫化改性也可減小表面活性劑改性nZVI的α值.PASP-S-nZVI的實際碰撞效率η值(0.008 8)為S-nZVI(0.023 2)的38.0%、nZVI(0.033 2)的26.5%,表明復(fù)合改性使得nZVI的遷移性顯著增加,且介質(zhì)對材料附著效率的降低是η值降低的主要因素.
圖4 不同材料在石英砂填充柱中的遷移性能Fig.4 Migration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materials in quartz sand columns
石英砂的粒徑為10~60目時,PASP-S-nZVI在填充柱穿透曲線中的最大出水濃度為21%,而粒徑為60~80目時最大出水濃度為0.3%,PASP-S-nZVI的遷移性顯著降低(見圖5). T-E模型計算結(jié)果顯示,當(dāng)填充介質(zhì)的粒徑減小時,PASP-S-nZVI的η0值增加(從10~20目的0.149 3依次增至20~40目的0.404 0、40~60目的1.130 3和60~80目的2.113 4),不利于材料的遷移. 這是因為填充介質(zhì)之間的孔隙減小,PASP-S-nZVI顆粒易被攔截機制過濾. 隨填充介質(zhì)粒徑逐漸減小,PASP-S-nZVI材料的α值隨之減小(從10~20目的0.059 0依次降至20~40目的0.009 8、40~60目的0.002 4和60~80目的0.002 5),有利于材料的遷移. 這主要是因為PASP-S-nZVI材料遷移的孔道變窄,表面提供的可附著位點減少,PASP-S-nZVI材料的附著性能隨之降低. 在不同粒徑的填充介質(zhì)中,PASP-S-nZVI材料的η值分別為0.008 8(10~20目)、0.004 0(20~40目)、0.004 7(40~60目)、0.005 2(60~80目). PASP-S-nZVI材料η0值和α值的變化趨勢相反,很好地解釋了PASP-S-nZVI材料的η值先降低后增加的原因,二者對η值的具體影響與填充介質(zhì)的粒徑相關(guān). 相比之下,PASP-S-nZVI材料的η值在介質(zhì)粒徑為20~40目時最小,遷移性較好.
圖5 不同介質(zhì)粒徑對PASP-S-nZVI在石英砂填充柱中的遷移性能的影響Fig.5 Migration performance of PASP-S-nZVI in quartz sand column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Saha等[16]考察了填充介質(zhì)粒徑對聚丙烯酸或吐溫-20改性nZVI遷移性的影響,發(fā)現(xiàn)填充介質(zhì)粒徑減小時,η0值增大. 這與筆者所得結(jié)果相似,主要是因為重力沉積作用(ηG)和截留作用(ηI)的增強. 殷其亮等[32]通過柱試驗考察了CMC-nZVI的遷移性受介質(zhì)粒徑的影響,發(fā)現(xiàn)材料的遷移能力隨填充介質(zhì)粒徑的減小而變差. 可能是因為隨著粒徑的減小,顆粒比表面積增大,介質(zhì)對顆粒的吸附容量增加,導(dǎo)致改性和未改性nZVI粒子在多孔介質(zhì)表面大量沉積. 這也解釋了該研究中在填充介質(zhì)粒徑為60~80目條件下PASP-S-nZVI難以遷移的現(xiàn)象.
結(jié)果表明,水體pH影響了PASP-S-nZVI在石英砂柱中的遷移性能(見圖6). 在水體pH為6.0~9.0時,PASP-S-nZVI在石英砂柱穿透曲線中的最大出水濃度為24%,顯著高于水體pH=5.0時的最大出水濃度(8%). T-E模型計算結(jié)果顯示,PASP-S-nZVI材料的η0值在不同水體pH時均為0.404 0. 這主要是因為計算η0時所用的參數(shù)值(平均收集器直徑、孔隙速度、孔隙度、流體黏度和溫度)在不同水體pH下的變化較小[33]. PASP-S-nZVI材料的α值在水體pH=5.0時為0.015 8,相比pH為6.0~9.0時(α為0.008 8~0.009 8)增加了70%以上. PASP-S-nZVI材料的η值在水體pH=5.0時為0.006 4,相比在水體pH為6.0~9.0時提高了約70%. 這表明PASP-S-nZVI在中性和弱堿性范圍內(nèi)(pH為6.0~9.0)的遷移性良好,在弱酸性(pH=5.0)時遷移性降低. Kim等[15]通過柱試驗分別考察了水體pH(6.0~8.0)對PASP-S-nZVI在石英砂、沙子和黏土中遷移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水體pH越低,其遷移性越差. 這主要是因為較低的pH造成PASP-S-nZVI材料表面涂覆的PASP結(jié)構(gòu)發(fā)生變化,以及鐵鈍化層的部分消失,使得材料像普通nZVI一樣,傾向于聚集沉降.
圖6 不同水體pH對PASP-S-nZVI在石英砂填充柱中遷移性能的影響Fig.6 Effects of water pH on migration performance of PASP-S-nZVI in quartz sand columns
不同因素對PASP-S-nZVI活化PS體系降解土壤中石油烴的影響如圖7所示. 在預(yù)混合時間的影響試驗中發(fā)現(xiàn),PASP-S-nZVI和PS同時加入土壤懸浮液中,對土壤中石油烴的3 d降解率為31%±3%,與單一PS處理結(jié)果(35%±4%)無差異. 提前0.5~4.0 h將PASP-S-nZVI加入土壤中,再加入PS,發(fā)現(xiàn)活化氧化體系對石油烴的3 d降解率提高到39%~61%,明顯高于未活化PS處理. 特別是,提前2 h加入活化材料的活化氧化體系對石油烴的3 d降解率為61%±12%,較未活化PS處理提高了75%. 提前8 h將PASP-SnZVI加入土壤中,活化氧化體系對石油烴的3 d降解率反而降至20%±9%,是未活化PS處理的57%. 這主要是因為活化過硫酸鹽體系反應(yīng)活性高,能與土壤中有機質(zhì)、礦物等還原性組分反應(yīng)而被消耗[34-35]. 同時,石油烴等疏水性污染物通常被強烈吸附于土壤有機質(zhì)中而其有效性顯著降低,導(dǎo)致其與氧化劑及反應(yīng)活性物種的接觸性能差,不易發(fā)生氧化反應(yīng)[35-36].PASP-S-nZVI材料加入土壤后,若混合時間短,材料未與土壤混合均勻,則不能擴散到土壤中石油烴區(qū)域,降解效果差;但預(yù)混合時間過長,PASP-S-nZVI可能會與土壤中有機質(zhì)、礦物或氧氣發(fā)生作用,消耗材料中的活性零價鐵組分,也會降低其活化氧化性能.
圖7 不同因素對PASP-S-nZVI活化PS體系降解土壤中石油烴的影響Fig.7 Effects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degrada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 in soils by PASP-S-nZVI/PS
通過考察PS與PASP-S-nZVI的質(zhì)量比對活化氧化體系降解土壤中石油烴的影響發(fā)現(xiàn),在PS與材料投加比例為40∶1~1∶1時,土壤中石油烴的3 d降解率為41%~61%,其中PS與材料投加比例為5∶1時,石油烴的3 d降解率達(dá)到最大值(61%±12%). 在PS與材料投加比例為1:1時,材料用量較多,然而污染物的降解效果(41%±4%)卻較差,相比于PS與材料投加比例為5∶1時降低了32%. 這可能是因為活化材料用量過多,其放出的Fe2+也隨之增多,易發(fā)生硫酸根自由基的競爭反應(yīng),從而影響了PS的活化效果.
通過考察PS用量對活化氧化體系降解土壤中石油烴的影響發(fā)現(xiàn),隨著PS用量的增加,土壤中石油烴的3 d降解率先增加再降低. 其中,PS用量為4%和8%時,石油烴的3 d降解率(60%±10%)均最大,高于PS其他用量時的降解率. 在PS用量較低時,產(chǎn)生的SO4?-等活性物質(zhì)的數(shù)量較少,被土壤本身的SOD消耗后,已無法降解更多的石油烴;若PS用量過大,則會使PS與Fe2+反應(yīng)放出的SO4?-過多,發(fā)生自由基間的淬滅反應(yīng),導(dǎo)致污染物降解的效果變差[37].Gao等[29]使用生物炭改性的S-nZVI活化PS降解水相中的環(huán)丙沙星,結(jié)果顯示,PS用量增加后,環(huán)丙沙星的降解率也表現(xiàn)為先升高再下降. 這可能是因為高濃度的與反應(yīng)生成和減少了的量,浪費了大量的PS.
通過考察水土比對活化氧化體系降解土壤中石油烴的影響發(fā)現(xiàn),當(dāng)水土比為1∶5時,活化氧化體系對石油烴的3 d降解率為66%±11%. 此時土壤含水率為土壤飽和持水量的29%,處于干土狀態(tài),混合不均勻,相對誤差也較大. 當(dāng)水土比為1∶2時,土壤中石油烴的3 d降解率為77%±2%,此條件下,土壤含水率接近土壤的飽和持水量(68%),呈現(xiàn)為泥漿狀態(tài),沒有明顯的泥水分層界面,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相對來說,活化材料與土壤混合效果較好. PASP-S-nZVI中的聚天冬氨酸涂層改變了零價鐵的表面結(jié)構(gòu),使其可以遷移至土壤深處與石油烴接觸. 硫化后PASP-SnZVI材料表面形成的FeSx相構(gòu)建了新的電子傳遞通道,降低了電阻,抑制了表面H原子的吸附,使Fe0中的電子更易于轉(zhuǎn)移到材料表面,生成Fe2+再與過硫酸鹽反應(yīng)產(chǎn)生當(dāng)水土比分別增至1∶1和2∶1時,石油烴的3 d降解率分別為66%±0.1%和49%±2%,均有所下降. 這可能是因為土壤得不到有效稀釋,土壤中的有機污染物也不能進(jìn)入液相中進(jìn)行有效氧化降解[38]. 然而,當(dāng)水土比為3:1時,石油烴的3 d降解率為75%±5%. 這可能是因為此條件下土壤與溶液混合均勻,土壤顆粒吸附的污染物更易解吸,污染物與氧化劑接觸面積更大[39],增加了活化氧化體系對土壤中石油烴的降解性能.
PASP-S-nZVI活化PS體系和未活化PS體系降解土壤中石油烴的小試試驗結(jié)果如圖8所示. 未活化PS體系對土壤中石油烴的3 d降解率為37%±6%.加入PASP-S-nZVI和PS的體系(圖8中PS+材料組)對石油烴的3 d降解率為53%±2%,較未活化PS處理提高了43%,證實了PASP-S-nZVI在土壤中具有活化PS的性能. 在300 g土壤小試試驗中,未活化PS處理對土壤中石油烴的3 d降解率(37%±6%)比2 g土壤實驗室研究結(jié)果(45%±2%)降低了18%. 相比之下,擴大試驗規(guī)模后,活化氧化體系對土壤中石油烴的3 d降解率從77%±2%降至53%±2%,降低了31%. 這表明擴大土壤處理規(guī)模對PASP-S-nZVI活化PS體系的修復(fù)效果影響較大. 通過對活化材料的加入方式、混合時長和土壤含水率等技術(shù)參數(shù)的優(yōu)化,有望進(jìn)一步提高PASP-S-nZVI活化PS體系的修復(fù)效果.
圖8 PASP-S-nZVI活化PS體系在小試試驗中降解土壤中石油烴的效果Fig.8 Pilot-scale degrada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in soils by PASP-S-nZVI/PS
a) 制備了表面含有PASP涂層和FeSx物種的復(fù)合改性的nZVI材料(PASP-S-nZVI),該材料表面粗糙多孔,有良好的液相懸浮穩(wěn)定性、Zeta電位值、比表面積以及活化過硫酸鹽性能.
b) PASP-S-nZVI材料的遷移性顯著高于nZVI和S-nZVI,在石英砂柱中實際碰撞效率是nZVI的26.5%、S-nZVI的38.0%,其在多孔介質(zhì)中遷移性能與填充介質(zhì)的粒徑尺寸以及水體pH有關(guān).
c) PASP-S-nZVI可高效活化PS降解土壤中石油烴,實驗室石油烴的3 d降解率為77%±2%,土壤修復(fù)小試試驗中石油烴的3 d降解率達(dá)到53%±2%,證實PASP-S-nZVI材料在土壤污染修復(fù)中具有潛在的應(yīng)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