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林萬慶(通信作者),陳朝元,陳靜,陳瑛玲,吳期濃,林宇琛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 (福建福州 350004)
超聲胃鏡是一種將內鏡與超聲技術相結合的消化道檢查技術,是指通過內鏡下實時超聲掃描,獲得消化道層次結構的組織學特征及鄰近器官的超聲圖像,并提供內鏡下與超聲影像的對照圖像。隨著內鏡超聲彈性成像、內鏡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術等技術的發(fā)展,超聲胃鏡在黏膜下病變、肝膽胰疾病、消化道腫瘤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臨床診斷與鑒別診斷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1]。但超聲胃鏡屬于侵入性檢查方式,與普通胃鏡相比,具有檢查時間長、操作復雜的特點,檢查過程中患者易出現疼痛、惡心、嗆咳等不適,難以維持良好的檢查體位,甚至不得不中斷檢查,從而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及后續(xù)的診療[2]。針刺麻醉是我國所特有的麻醉技術,作為中西醫(yī)結合的典范,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認可[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針刺麻醉在超聲胃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2年1—6月在我院消化科門診及住院部行超聲胃鏡檢查的7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36例。試驗組男18例,女18例;年齡28~67歲,平均(50.03±11.33)歲。對照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25~70歲,平均(51.08±11.7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咧獣员狙芯磕康?,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批號SQ2021-030-01)。
納入標準:具備超聲胃鏡檢查適應證:懷疑有食管、胃黏膜、十二指腸等上消化道黏膜下腫物,且自愿接受超聲胃鏡檢查;年齡18~80歲。排除標準: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有精神疾?。淮嬖谄渌绊懻J知功能與溝通能力的疾?。换加袊乐匦哪X血管、肺部疾??;患有急性重癥咽喉部疾??;腐蝕性食管損傷,且處于急性期;檢查前曾使用過干擾嘔吐反應的藥物或鎮(zhèn)靜、止痛類藥物;需進行麻醉內鏡檢查;臨床資料不全。
由同1名醫(yī)師使用型號相同的胃鏡對兩組進行超聲胃鏡檢查。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超聲胃鏡檢查:檢查前10 min,口服10 ml鹽酸達克羅寧膠漿(達己蘇,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523,規(guī)格10 ml︰0.1 g);指導患者取左側臥、屈膝體位,常規(guī)進鏡后,在病灶周邊注入0.9%氯化鈉注射液作為介質,待介質充足后,使用微型高頻超聲探頭在病灶周邊進行實時掃描;待病灶超聲圖像清晰后,拍攝圖像,完成檢查,退鏡;由專人記錄患者檢查前后血壓情況,觀察其有無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fā)生;術后半小時,對患者進行回訪。
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針刺麻醉進行檢查:檢查前20 min開始實施針刺麻醉;向患者說明相關注意事項及作用,取得患者配合;指導患者取坐位,用聚維酮碘常規(guī)消毒后,用中國無錫佳健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佳健牌(0.30 mm×25 mm、0.30 mm×40 mm)毫針進行針刺;參照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腧穴名稱與定位》[4]針刺耳穴神門,淺刺1 mm后用膠帶固定,再針刺雙側合谷穴、內關穴,深度為5~10 mm,待患者有酸、麻、脹感后,用醫(yī)用膠貼固定好毫針,留針20 min再進行檢查;檢查過程中,將雙側合谷穴、內關穴毫針接電針儀(中國無錫佳健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參數為疏密波1 Hz,刺激強度(恒流輸出)為患者能接受,且不引起痛苦的最大強度,一般為10~20 mA,持續(xù)至檢查結束;其余操作同對照組。
(1)疼痛程度:分別于兩組檢查過程中、檢查結束后15 min,采用主訴疼痛分級法(verbal rating scale,VRS)評估兩組疼痛程度;取1條10 cm的長直線作為標尺,左端標記為0,代表無疼痛不適,右端標記為10,代表無法耐受的疼痛與不適;指導患者依據自身感受選擇分值;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不適程度越高。(2)平均動脈壓:分別于兩組檢查前及檢查結束時,記錄其血壓波動情況,計算平均動脈壓及平均動脈壓差;平均動脈壓=(收縮壓+2×舒張壓)/3。(3)惡心嘔吐程度[5]:記錄兩組檢查過程中惡心嘔吐次數,并對嚴重程度進行分級;Ⅰ級為≤1次;Ⅱ級為2~3次;Ⅲ級為4~5次;Ⅳ級為≥6次。(4)患者配合程度:采取醫(yī)師自評的方式統(tǒng)計兩組檢查配合程度;優(yōu)秀,指患者無不適感,配合度高;良好,指患者稍有不適,但可忍受,配合度較高;一般,指患者疼痛不適,但尚可忍受,需語言安撫方可配合;較差,患者有劇烈不適感,難以忍受,無法配合檢查。(5)安全性:檢查過程中觀察患者有無出現暈針、滯針、斷針、藥物過敏等不良反應。
試驗組檢查過程中及檢查結束后15 min的VR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兩組檢查前后VRS評分比較[分,M(Q1,Q3)]
兩組術中惡心、嘔吐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中惡心嘔吐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試驗組檢查過程中配合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4。
表4 兩組醫(yī)師自評患者配合情況比較(例)
試驗組平均動脈壓波動幅度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5。
表5 兩組血壓波動情況比較
檢查過程中,兩組均未出現不良反應或暈針、滯針、斷針等不良事件。
胃鏡檢查作為一項侵入性檢查,在患者處于清醒狀態(tài)時對其咽喉部的刺激性較強,加之胃受到外物刺激、注入氣體產生痙攣等因素的影響,患者多出現較強的不適感,易發(fā)生疼痛不適、惡心、嗆咳等反應,難以維持檢查體位,可影響內鏡觀察及拍攝圖像的質量,并可使患者產生恐懼、緊張、不安等負性心理,難以配合檢查,甚至拒絕再次檢查。與普通胃鏡相比,超聲胃鏡具有檢查時間長、操作復雜等特點,檢查過程中患者更易出現上述不適感,故需提高患者舒適度及配合度。
目前,無痛內鏡技術在臨床得到大力發(fā)展,其具有患者痛苦少、圖像穩(wěn)定、清晰等優(yōu)點,是內鏡診療的發(fā)展方向,但無痛內鏡仍可引起呼吸抑制、呼吸暫停、恢復延遲、復蘇后藥物副作用等不良反應,尤其是老年患者[6-7];加之無痛內鏡檢查費用高、術中監(jiān)護要求較高、檢查后觀察時間長、臨床禁忌證較多、患者接受度低等,限制了其臨床應用[8]。此外,由于超聲胃鏡檢查中需注入大量脫氣水,可增加麻醉風險,提高誤吸可能性,故目前超聲胃鏡的無痛化運用率遠低于無痛胃腸鏡[2],臨床應用存在局限性。
針刺麻醉技術是基于針刺治療各種疾病引起的疼痛以及傳統(tǒng)針灸學經驗的基礎上,將針刺療法與外科手術相結合的一種特色麻醉方法。除了具有鎮(zhèn)痛、鎮(zhèn)靜的作用外,針刺在治療惡心嘔吐、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方面的應用也較為廣泛,且在治療麻醉手術后惡心嘔吐的效果也得到多項研究證實。有文獻證實[9],針刺不僅能減少胃鏡檢查導致的惡心、嘔吐、疼痛等不良反應,還能改善患者緊張焦慮的狀態(tài),降低5-羥色胺的血液濃度,且能緩解因異物反應導致的胃部痙攣,從而降低表面麻醉藥物的使用劑量?,F代醫(yī)學研究認為,針刺能促進腦內嗎啡樣物質的釋放,產生中樞麻醉作用,并能抑制外周炎癥致痛因子分泌,發(fā)揮消炎鎮(zhèn)痛的作用,進而降低外周乃至中樞感覺神經的興奮性[10]。平紹生等[11]的研究發(fā)現,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針刺鎮(zhèn)痛可達到藥物鎮(zhèn)痛的效果,并具有較高的安全性。陳敏捷[12]、徐張迎等[13]的研究發(fā)現,針刺麻醉可有效減少胃鏡檢查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減輕疼痛感。劉怡[14]、陳志勤[15]研究發(fā)現針刺麻醉在結腸鏡檢查中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效果和安全性。鄭興云等[16]的研究發(fā)現,針刺治療可縮短檢查操作時間,減輕腸鏡檢查后患者的腹部脹痛癥狀。劉楊和熊利澤[17]總結了近年來針刺麻醉的相關報告,證實針刺麻醉在圍手術期具有獨特的應用優(yōu)勢。有文獻證實,術中應用針刺麻醉能穩(wěn)定患者的平均動脈壓[18]。
中醫(yī)學認為“惡心”“嘔吐”的發(fā)病機理為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故應以和胃降逆為治療原則。超聲胃鏡檢查過程中,外物侵入及大量注氣注水可破壞機體的穩(wěn)定,加之受檢者情緒緊張、中焦氣機阻滯、運行不暢,故易出現諸多不適。針刺是一種基于中醫(yī)理論體系整體觀與辨證論治原則的外治法,可通過經絡聯絡內外、溝通上下,使臟腑氣機趨向正常,氣血運行通暢?!鹅`樞·刺節(jié)真邪》曰:“用針之類,在于調氣”,即用適宜的毫針刺激機體,可通過調節(jié)經氣,激發(fā)正氣,使機體產生興奮或抑制的雙向效用,在不同水平上同時對多個器官功能產生影響,并綜合調節(jié)全身各系統(tǒng)的功能,提高自我調節(jié)功能,從而使機體的生理狀態(tài)趨于正常。
有文獻[19]記錄,在甲狀腺手術中應用針刺麻醉鎮(zhèn)痛,一般選擇雙側合谷和內關穴。江明等[20]的研究發(fā)現,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應用針刺輔助麻醉進行鎮(zhèn)痛時,選擇合谷、內關,足三里等穴位可有效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減少麻醉藥用量,減輕患者術后不良反應。在進行超聲胃鏡檢查時,由于患者多會出現疼痛、惡心、嗆咳、緊張不安等不適,故以循經選穴為理論指導,選擇合谷穴、內關穴作為主要穴位,耳穴神門作為次要穴位。合谷穴出自《靈樞·本輸》,別名虎口,屬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中點處,可鎮(zhèn)靜止痛、通經活絡。合谷,合,匯也、聚也,為大腸經氣血會聚于此之意。內關穴出自《靈樞·經脈》,屬手厥陰心包經之絡穴,位于前臂掌側,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可寧心安神、理氣止痛。內關又屬陰維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镀娼洶嗣}考》曰:“陰維脈上胸膈,挾咽”,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寬胸和胃的作用,能調整三焦,平衡胃腸功能,治療惡心嘔吐、胃痛?!堆浛佳ň帯分^:內關主“翻胃膈氣,中滿痞脹,脾胃不和”。合谷為手陽明大腸經穴,具有利咽喉、鎮(zhèn)痛、和胃通腸之功能,二者合用,可達到鎮(zhèn)靜、鎮(zhèn)痛、寬胸止嘔的目的;耳穴神門位于三角窩處,在耳廓左右腳分岔處稍上邊,主治失眠、多夢。有文獻證實,針刺神門具有鎮(zhèn)痛、麻醉的效應[21],同時可鎮(zhèn)靜、安神,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22]。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檢查過程中及檢查結束后15 min的VR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組術中惡心、嘔吐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檢查過程中配合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試驗組平均動脈壓波動幅度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綜上所述,針刺麻醉在超聲胃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良好、安全性較高,可有效緩解患者疼痛不適感,減輕應激反應,提高其檢查配合度,穩(wěn)定平均動脈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