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偉
(山西天地王坡煤業(yè)有限公司,山西 澤州 048021)
山西天地王坡煤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王坡煤礦”)位于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下村鎮(zhèn),主采3號煤層,平均煤層厚度5.5 m.王坡煤礦目前正在回采三采區(qū)3314工作面,該工作面為半孤島工作面,西側為3316工作面采空區(qū),東側為規(guī)劃的3312 工作面,北部為3條集中大巷,3312運輸巷和3314回風巷位于3314工作面同側,巷間煤柱為40 m(中-中)。對于多巷布置的工作面,3312運輸巷需要經受3314工作面采動影響后留巷為3312工作面回采服務。結合以往的工程經驗及現場勘查,經受強烈動壓影響的3312運輸巷煤層巷道容易出現兩幫強烈擠壓、頂板破碎和底鼓的全斷面變形,留巷巷道頂板下沉嚴重,兩幫移近及底鼓現象明顯、錨桿錨索經常發(fā)生破斷等情況。為避免3312運輸巷出現過度的變形破壞,開展深孔預裂爆破主動卸壓技術研究。
對于王坡煤礦3312運輸巷復用巷道問題,分析巷道變形破壞的主要原因為:①開采煤層埋深較大,地應力高,煤層強度低;②3314工作面回采時動壓大,回采后的側向支撐壓力使巷道圍巖產生破碎且處于流變狀態(tài)下,持續(xù)不斷發(fā)生變形及破壞。根據以上分析,擬對動壓巷道3314回風巷采用切頂卸壓技術-深孔預裂爆破方案。
鉆孔傾角α是指沿巷道斷面方向鉆孔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傾角β是指鉆孔與巷道軸線水平方向的夾角。爆破鉆孔傾角α要考慮爆破后,預裂線上方基本頂懸露長度等影響因素,理論上傾角α略偏向采空區(qū)效果最佳,不僅能夠最大程度地縮短煤柱上方頂板懸臂梁長度,而且能夠減少對煤柱上方頂板完整性的破壞,傾角α一般取值 10~30°,本次傾角α設計為 15°.傾角β過小需要增加爆破孔深度及炸藥量,過大則給快速裝藥操作造成很大的困難。綜合以上情況及以往施工經驗,設計β=75°.現場鉆機施工時,鉆機人員操作臺靠近巷幫一側,禁止靠近膠帶側,考慮到施工安全和鉆機結構限制,鉆孔傾角β朝向工作面方向。鉆孔位置S指鉆孔開孔處與巷道煤柱側巷幫的距離。理論上鉆孔位置S越小越好[1],但由于頂板鉆機需要作業(yè)空間和方便頂板鉆機施工等客觀因素,鉆孔位置通常需要取一定數值。因考慮到鉆孔打設要向工作面方向偏斜 15°,為避免鉆孔施工期間受錨桿、錨索以及3314回風巷端頭打設木垛影響,確定爆破鉆孔與煤柱幫距離1.5 m.綜上所述,確定3314回風巷頂板爆破鉆孔布置情況如圖1所示。
圖1 爆破鉆孔布置示意
端頭頂板懸頂主要是巷道上方頂板殘留邊界,而巷道頂板殘留邊界主要位于煤層上方基本頂范圍內,因此解決端頭懸頂問題,只需解決直接頂和基本頂垮落問題。切頂過程中,為能使頂板順利跨落,切縫需要穿過直接頂和基本頂的較完整巖層,預裂切縫的高度H0直接影響到切頂效果和頂板的回轉跨落。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為了保證頂板垮落的矸石能夠充分填滿采空區(qū),爆破切頂高度H0可根據公式(1)計算[2]。
(1)
式中:M為煤層厚度,取5.5 m;Kp為頂板巖石碎脹系數,通常取1.25~1.35.
計算得到H0=15.7~22 m.結合頂板巖性、頂板窺視結果和巖體的強度測試分析,確定爆破切頂高度H0需要覆蓋到3314工作面上方20.3 m 的第4層泥質粉砂巖巖層(自下而上分別為:2.96 m的泥巖,5.79 m的細砂巖,5.21 m的粉砂巖和6.43 m的泥質粉砂巖)。因此,爆破切頂高度H0確定為20.39 m.鉆孔深度可根據切頂高度和鉆孔的方位角進行計算??咨頛=H0/(cosα·sinβ)=20.39/(cos15°·sin75°)=21.9 m.考慮深孔爆破對頂板錨索支護的影響,根據施工工程經驗,留出安全間隙,建議孔深L取值 22 m.爆破鉆孔布置層位如圖2所示。
圖2 爆破鉆孔層位示意
本次方案所選炸藥直徑35 mm,聚能管最寬處42 mm,結合工作面頂板巖性、不耦合系數以及以往頂板深孔爆破預裂經驗以及施工進度等要求,設計鉆孔D=58 mm.考慮到現場采用聚能管輔助裝藥,單根聚能管1.5 m(含0.1 m為擴孔段,管接頭),為便于施工操作,設計裝藥長度12 m(8根聚能管)??紤]到單卷炸藥0.2 kg,設計單孔裝藥量8.4 kg,共計42卷(裝藥段總長11.8 m,采用正向連續(xù)裝藥的方式,炸藥尾端0.2 m用于連接雷管炮線等空間,尾端1.0 m為水泡泥緩沖區(qū))。裝藥時將導爆索插入孔底炸藥中,并用膠帶纏繞固定,如圖3所示。將炸藥放入聚能管內,導爆索另一端與雷管相連,雷管和導爆索用絕緣膠帶纏在一起。導爆索選用煤礦許用導爆索,規(guī)格為5.2~5.5 mm.隔離段采用1 m黃土泡泥,封孔長度1 m.封孔剩余段9 m的鉆孔采用黃土炮泥+AET-F 水泥注漿組合封孔。
圖3 裝藥結構示意
由于3314回風巷側有部分頂板懸空,懸空區(qū)巖體給3312運輸巷過高的壓力,3312運輸巷變形破壞風險加大。采用爆破方法在3314回風巷一側的頂板預先產生松動面,改善放頂效果,釋放部分加在3312運輸巷的壓力。采用有限元計算方法[3-4],在確定了采區(qū)懸空步距和3314回風巷側頂板懸空寬度的基礎上,對比預裂頂板前后垂直應力指標,借以估計預裂爆破放頂的有效性。把直接頂以上的三層巖層作為老頂。懸空區(qū)正上方的老頂有破損區(qū)貫通時,認為老頂垮落,根據工作面老頂來壓情況,確定20 m為臨界懸空步距。結合3314工作面采掘條件,建立圖4所示的模擬分析模型。
圖4 數值模擬模型及方案示意
預裂前分析,指在沒有進行預裂爆破的情況下,在臨界步距的懸空狀態(tài)下,各截面及方向上垂直應力的分布規(guī)律分析。用以與有預裂爆破情況的對比。預裂前懸空寬度取20 m;預裂鉆孔中心距巷道右側壁1.5 m,預裂面與豎直面夾角取 15°,老頂全部貫穿。預裂前后3314工作面后方10 m處煤柱內垂直應力變化規(guī)律如圖5所示,可以看出,預裂面形成后,煤柱所在側的壓力減小,因此,預裂后整個煤柱的垂直應力都減小,煤柱內最小壓力從16.63 MPa減小到15.46 MPa,減小了1.17 MPa,減幅為7.0%;同理觀測3312運輸巷煤柱側幫部垂直應力表明,3312運輸巷側幫最大壓應力從24.2 MPa減小到23.2 MPa,減小1.0 MPa,減幅約4.1%,預裂處理后側幫垂直壓力減小。預裂面的作用:預裂面切斷了兩側老頂的力的聯系,破壞了回風巷側形成懸空的條件,使3314工作面承擔更多的上覆壓力,減小了3312運輸巷的壓力。
圖5 預裂前后煤柱內垂直應力分布規(guī)律
為準確掌握預裂爆破切頂后對3312運輸巷礦壓顯現的影響,在3312運輸巷布置測站監(jiān)測巷道頂板及兩幫的變形,測站間距25 m,位置詳情如圖6(a)所示,以1號測站為例,得到巷道頂底板、兩幫相對移近量變化規(guī)律如圖6(b)所示。
圖6 測站詳情及監(jiān)測結果
超前鄰近工作面約60 m時,巷道表面變形量開始逐漸增大,說明巷道受到鄰近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影響明顯,滯后鄰近工作面0~40 m期間,巷道表面變形量增速漸緩,滯后鄰近工作面距離大于40 m后,巷道表面變形量基本不再增大,1號測站處頂底板相對移近量最大值為154 mm,兩幫相對移近量最大值為248 mm,巷道表面變形量在允許范圍內,表明實施預裂爆破切頂技術后,3312運輸巷受鄰近工作面采動影響程度減弱,卸壓及留巷效果良好。
以王坡煤礦3314工作面為例,展開深孔預裂爆破主動卸壓技術研究,得出以下結論及建議:
1) 根據3314工作面采掘地質條件,設計3314回風巷頂板預裂爆破方案,確定爆破鉆孔傾角α=15°、β=75°,爆破切頂高度H0=20.39 m.
2) 采用FLAC3D數值模擬研究分析表明,預裂后煤柱內最小壓力減小了1.17 MPa,3312運輸巷側幫最大壓應力減小1 MPa,預裂面切斷了兩側老頂的力的聯系,破壞了回風巷側形成懸空的條件,使3314工作面及采空區(qū)承擔更多的上覆壓力,減小了3312運輸巷圍巖的壓力。
3) 切頂卸壓預裂爆破技術在3314工作面實踐應用期間,預裂后,巷道表面變形量在允許范圍內,受到鄰近工作面采動影響程度減弱,卸壓及留巷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