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富
天等縣婦幼保健院 廣西 崇左 532800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已經(jīng)成為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能夠導致中老年男性的排尿出現(xiàn)障礙的疾病[1]。良性前列腺增生在老年男性人群當中的發(fā)病率,會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而逐漸升高,有相關領域進行的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發(fā)生率水平接近60%,而且以城鎮(zhèn)居民居多[2]。目前對于程度較輕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病變,通過藥物干預,可以達到一定的治療作用,中重度病變則會出現(xiàn)明顯的排尿功能障礙,此時通常建議實施手術治療[3]。經(jīng)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目前仍然是臨床上較為常用的一種對良性前列腺增生進行治療的手術方式,但出血量過多是其主要缺點之一,而且患者術后發(fā)生電切綜合征的可能性較大,因此,尋找一種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對良性前列腺增生病變進行進行治療,顯得尤為重要[4]。近些年,隨著激光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斷提高,在臨床上已經(jīng)逐步推廣使用[5]。本次研究鈥激光﹑銩激光﹑綠激光﹑半導體激光﹑釹激光等五個方面入手,對良性前列腺增生激光治療的研究進展情況進行綜述。
鈥激光治療技術的波長水平為2140nm,且能夠被水吸收,其脈沖時間較組織的熱傳導時間短,組織的穿透深度可能達到0.4mm以內,對周圍軟組織所產(chǎn)生的熱損傷范圍主要集中在表層組織,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前列腺周圍相關組織所造成的熱損傷程度較輕[6]。該項技術止血作用效果較為理想,在手術進行過程中,可以選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使應用更加方便,屬于目前臨床對良性前列腺增生病變進行治療過程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微創(chuàng)技術。國外使用該技術治療該疾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的90年代,從最初應用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經(jīng)尿道前列腺汽化術﹑前列腺切除術﹑前列腺剜除術等三個階段的發(fā)展過程[7]。經(jīng)尿道前列腺汽化術的治療機理是在患者發(fā)生病變的前列腺組織當中形成一個高溫環(huán)境,使組織充分汽化,凝固壞死。前列腺切除術則是首先將前列腺病變組織分切成較為細小的碎塊,通過尿道將其取出[8]。前列腺剜除術則是將發(fā)生增生病變的前列腺組織,從外科包膜當中整體剜除,以粉碎器進行充分的粉碎處理,最后將其移除,故前列腺剜除術的操作時間相對前列腺切除術較短[9]。
本世紀初第一代銩激光系統(tǒng)被研制成功,當時其最大功率水平可以達到50W,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發(fā)展,又出現(xiàn)了第二代和第三代銩激光系統(tǒng),其功率水平也呈現(xiàn)逐漸增加的發(fā)展狀態(tài)[10]。第三代銩激光系統(tǒng)與前兩代技術相比較而言,前列腺組織切除效率更加理想,手術操作時間更短,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可能性較小。目前在臨床上較為常用的銩激光器主要包括YAG激光器﹑銩-光纖激光器﹑Cyber銩激光器等三種,其波長均能夠達到2μm左右[11]。與其他激光技術相比較而言,該項技術可以以水分子充當作用介質,切割效率更高,波長與水分對激光的吸收峰較為接近,組織的穿透深度較淺,手術操作視野清晰較高。銩激光前列腺汽化術﹑銩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術﹑銩激光前列腺剜除術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常用的三種銩激光手術方式[12]。
綠激光指的是一種連續(xù)性且非接觸式的激光,其波長水平為532nm,被血紅蛋白吸收較為容易,但基本不會被水吸收,對于前列腺組織可以產(chǎn)生較為理想的汽化作用[13]。綠激光在治療過程中應用,對前列腺周圍組織所產(chǎn)生的穿透深度可以達到0.8nm左右,在組織內部能夠形成一個凝固層,厚度在1-2nm之間,從而保證將前列腺增生病變組織切除,且術后不會有明顯的水腫或壞死等并發(fā)癥出現(xiàn)[14]。
半導體激光指的是由半導體二極管發(fā)出的一種可以通過內部諧振腔產(chǎn)生的激光,其輸出范圍相對較為廣泛,可以被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療的半導體激光技術的波長水平,主要包括940nm﹑980nm和1470nm等三種[15]。雖然近年來波長為1470nm的激光氣化手術的臨床應用仍然處于一個起步性階段[16]。但已經(jīng)可以看到有關該項技術對良性前列腺增生癥進行治療的相關報道,且研究證實,波長為1470nm的激光所產(chǎn)生的汽化效果較為理想,出現(xiàn)熱損傷的程度較輕,直腸溫度可以控制在36.4℃以下,因此在治療后患者基本不會出現(xiàn)性功能障礙和尿失禁等情況[17]。而且該項激光技術,由于具有較高的吸水性和血紅蛋白吸收性,其所能夠達到的止血效果,也較綠激光技術更為理想[18]。
釹激光是臨床上第一個被用于腔內泌尿外科疾病治療的激光技術,該類激光的波長水平為1064 nm,對組織的穿透深度可以達到1cm左右,照射范圍內的腺體凝固性壞死吸收,體積可明顯減小,但激光的能量密度相對較低,在應用過程中,會對組織造成較大范圍的熱損失[19]。由于該項技術的組織消融速度相對較慢,會有延遲脫落情況發(fā)生,通常在4-8個星期之間,再次實施手術的可能性較大,在臨床上不建議用于組織學檢查,其治療效果也不如前列腺剜除術等,目前在臨床上已經(jīng)很少使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