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鍵
不知你是否發(fā)現,當你沉醉于埋頭玩錢、四處尋幣的時候,錢幣圈正在悄然發(fā)生著一系列變化。
比如交易日趨規(guī)范化。前段時間,筆者在某電商平臺上發(fā)布了幾枚大咸豐,沒過多久就有買家前來詢問并進行了小額還價,初步達成成交意向后,對方提出“入個盒吧”。由此可見,隨著評級公司和各種相關技術手段的日臻完善,新的觀念已被大多數人所接受,那些仿品、贗品、臆造品、殘次品、修補品、加工品等,很難再像以前一樣蒙混過關了,而這也是錢幣圈正在向良性化、秩序化、規(guī)范化發(fā)展的一種跡象。
再者,經營方式也迎來了升級。以前的錢幣交易大多是面對面進行,之后延伸到店鋪銷售。而今進入互聯(lián)網時代,大家開始在線上交易,網拍、直播、短視頻等逐漸成為主要的方式和渠道。這在一方面對實體店產生了巨大沖擊,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新的交易手段和宣傳模式。
盡管如今大多錢幣有評級公司、盒子幣和各種相關技術的保證,但如何辨別錢幣的真假一直是困擾錢幣圈的難題。尤其是伴隨科技的不斷進步,除了傳統(tǒng)的翻鑄法、改刻法、拼接法、粘合法等作偽方法外,各類高科技造假手段也層出不窮,因而打假防偽這條路仍然任重道遠。不過相信隨著行業(yè)風氣的轉變、鑒定技術手段的日臻完善和泉友自身眼力水平的提升,有希望將這些風險降到最低。
不僅如此,在當下的錢幣交流中,網絡的快速普及使得價格更趨透明化,以前那種依靠不同地域之間的信息差來盈利的方法已經成為了不可能,想要“撿漏”更是難上加難。而且無論是藏家市場還是消費市場,對于錢幣的價值評判標準也正逐漸改變。于是,一些昔日的名珍錢幣慢慢地不如以往那般“搶手”,而五帝錢、康熙羅漢、大觀折十、大咸豐、袁大頭、北洋銀元等普品熱門錢幣的價格則接連走高,還有些錢幣“硬貨”名譽品的價格更是迎來高速飛升。與此同時,現今的錢幣市場也出現了日益明顯的兩極分化現象——許多工薪階層的泉友無法承受心儀錢幣名譽品的價格,但是也不愿入手普通的錢幣品種,它們的價格長時間沒有明顯變化,有的甚至貶值縮水。
除此之外,錢幣收藏的群體也在產生變化。從前,錢幣收藏只是眾多文玩收藏中一個相對小眾的門類,藏家大部分是退休人士、工薪小玩家和業(yè)余藏家,但隨著近幾年錢幣收藏事業(yè)的迅猛發(fā)展,許多行外資本陸續(xù)投入到錢幣圈,不少企業(yè)家、金融家等知名人士也慢慢加入。逐漸地,他們中的有些人成為錢幣收藏行業(yè)的引導者,使得錢幣收藏品價值迅猛攀升,也導致一些小玩家陸續(xù)退出圈子,可謂喜憂參半。
以上種種跡象表明,錢幣收藏很可能已經步入“后收藏時代”。這一概念并非筆者首先提出,而是隨著錢幣收藏與經營不斷向著多元化、多樣化、資本化、技術化、復雜化方向發(fā)展,逐漸在藏友圈中形成的一種說法。
“后收藏時代”的來臨也暴露出不少現象。一方面,對錢幣收藏品投資的需求不斷增大,錢幣“出圈”、升值勢頭強勁,這對于不少泉商與泉友來說或許是個好時機。但是另一方面,有些錢幣藏品已經從價格層面成為泉商大咖、明星、土豪們的玩物,這就使得小玩家的境遇日趨艱難。對此,許多泉友擔心和焦慮:有朝一日,玩錢幣會不會淪為有錢人的游戲?
那么,對于這樣令人沉醉又浮躁不安的錢幣“后收藏時代”,廣大泉友們準備好了嗎?
筆者認為,在迷茫和擔憂之外,關鍵是要維持一個好的心態(tài)。其實,相較于藏品的多寡、高低、貴賤,更重要的是能夠體會收藏的精神世界。泉友們在努力提升自己眼力與各方面認知水平的同時,要注重將其由外轉化至內,由藏品轉化為格局與境界,這樣才能逐漸領悟泉德與泉學的真義。(注:本文作者筆名十泉十美,著有《那些年,那些錢——探索錢幣收藏與經營的成功之路》一書,2021年經浙江省省委宣傳部推薦,入選“浙版好書榜”。)
近幾年,隨著錢幣收藏與經營事業(yè)的迅猛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入圈”錢幣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