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王琳(吉林大學)
石濤的一生經歷萬千酸甜苦辣,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積淀在他的理論與作品中,每一幅作品都飽含獨特的個性與強大的理論支撐,石濤不拘一格的繪畫理念使每幅作品富有靈魂。本文主要研究了影響石濤繪畫理論形成的因素以及“借古開今”與“搜盡奇峰打草稿”兩個具有代表性的繪畫理論。石濤雖經歷坎坷卻不堪墮落的精神值得我們后輩贊揚,獨特的思考方式與創(chuàng)作思路更加值得我們學習。
美術家的生活經歷是影響繪畫風格的主要因素之一,曾有一句經典的論述是這樣形容的:“作為觀念形態(tài)的文藝作品,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反應的產物?!边@句話既肯定了美術來源于生活經歷,又肯定了美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石濤的身世非常復雜,三歲時由于身世原因,一個小太監(jiān)帶著他離開了家鄉(xiāng),但他仍然渴望得到關注,并希望有機會施展才華得到重用,實現(xiàn)自身價值。
但三年“北游”期間,只被上層人士當成一個普普通通的畫匠,并沒有受到重用,因此石濤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因為當時社會推崇復古思想,清政府為了禁錮人們思想,維護統(tǒng)治,因循守舊,極力推崇董其昌的“南北宗論”以及“四王”的繪畫風格。當時清代的畫風較為保守,以繼承臨摹前人為主,作品千篇一律,復古成為當時的主流思想,并且影響了整個藝術界。而石濤的繪畫風格卻與“四王”的固守成規(guī)正好相反,石濤的繪畫思想注重創(chuàng)新,注重個人感受的表達,個性張揚,特點明顯,強調對山水的真實感受和對生活的體驗和創(chuàng)新。因為石濤反對當時盛行的“四王”及臨摹之風,過于大膽革新,外加皇室貴族的身份,所以受到統(tǒng)治者的排擠。但是“北游”的經歷也并非都是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也對石濤起到了積極的影響,石濤繪畫理論形成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來源于此,這段經歷使他眼界變得更加開闊,知識面更廣,也在思想上成為一個大的轉折點,打消了在皇室實現(xiàn)價值的念頭。繪畫風格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這樣的生活經歷對他的繪畫理論的產生了巨大影響。
石濤一生流離失所,曾漂泊于廣西、安徽、江蘇、浙江、河北、揚州等地,雖然生活非常貧苦,但是對書畫的熱愛卻從未減少甚至越來越濃,從未放下過手中的畫筆。踏遍大江南北結交大量文人墨客,經常在一起吟詩作畫、互相學習交流、切磋畫藝。每個地區(qū)都有每個地區(qū)獨特的風俗習慣和文化特點,到每個地方也會受到當?shù)厝宋娘L情的影響,在宣城期間,梅清對石濤的作品和藝術才華非常欣賞,并稱贊有加,兩人十分投緣,梅清對石濤的繪畫理論與思想造成很大的影響。這樣漂泊的經歷,使石濤一生搜集無數(shù)美景,廣覽奇景,漫游群山,與數(shù)多繪畫大家交流學習,積累大量豐富的繪畫素材,從而形成自己的繪畫特色與理論雛形。石濤自幼受著傳統(tǒng)文化與思想的熏陶,從思想上行為上都體現(xiàn)出異于常人的表現(xiàn),大膽地運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傳統(tǒng)文化作為基石,加入自己的理念形成獨特的藝術理論。石濤的理論不是一味地繼承,而是在繼承傳統(tǒng)的同時加以了創(chuàng)新改進,提出了對后世影響深遠的偉大理論。這種繪畫思想為后人提供了非??尚械睦碚撘罁椭笇r值,無論是從筆墨運用、技法表達,還是構圖形式等一系列問題提供了有利的價值??傊疅o論哪種理論思想的產生,都會受到文化方面因素的影響,但又并不是只會受到文化這一單方面因素的影響,同時還受到先天心理結構、氣質、生活體驗和藝術實踐的影響。
從石濤的個人創(chuàng)作來分析探究,他一直都提倡在繪畫創(chuàng)作的時候,適當?shù)膶W習和借鑒先人繪畫作品中的精華,并且在這個基礎上繼續(xù)創(chuàng)新,加入自己的想法,一反仿古之風,打造出與眾不同,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特點的繪畫創(chuàng)作。對那些思想不求變革、不加思考的人感到非常惋惜,如果后人只會追求對已有的文化理論模仿和照搬照抄,是很難有所進步和啟發(fā)的,因此,應該靈活的去學習古人,“藝術的歷史,就是不斷革新與反叛藝術自身的歷史。”雖然古人傳下來的文化和經驗值得后人學習研究,但不能盲目地全盤接受,要先仔細地分析畫中的意義。石濤的繪畫理念成為當時繪畫風格的一個重要突破,向現(xiàn)代繪畫邁向新的臺階。在歷史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他的繪畫理論一定是不可小覷的。如圖1,石濤在古人繪畫方法的基礎上獨立門戶,構圖新穎,筆墨恣肆。我們應該學習創(chuàng)新的方法,不然會在繪畫認知上產生局限性。石濤提出“借古以開今”這一重要的理論觀點,指出了當時繪畫的弊端,從而指引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方向(如圖1)。
圖1 松風澗水圖 石濤
石濤是中國繪畫史上寥若晨星的偉大人物之一。是一位具有深刻和獨創(chuàng)性思想的繪畫美學理論家,他的繪畫理論對繪畫史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尤其是他所提出的理論“搜盡奇峰打草稿”,在其作品和理論著作中體現(xiàn),影響深遠。
通過對石濤“搜盡奇峰打草稿”這幅作品和提出理論方面的學習和了解,可以看得出來他的影響力深深刻在美術史的里程碑上,石濤從來不會只拘泥于固定的法則,他的作品敢于大刀闊斧的改革創(chuàng)新。在構圖方面,他提出“搜盡奇峰打草稿”,并體現(xiàn)在他的繪畫作品中,如圖2,在構圖、用筆,意境上都展現(xiàn)出他的個性,獨具特色,通過他的作品讓我們可以更直觀地體會這一理論的登峰造極與獨特之處。石濤游覽各地,非常重視寫生,善于搜集各種寫生素材,他的山水畫構圖變幻無窮,新穎大膽,石濤的繪畫風格變化多端,筆法靈活豐富,讓人捕捉不住,耐人尋味,趣味十足。每一幅作品都獨具特色,一眼就看得出來與其他畫家的不同之處,極具個性。他的作品就像會與觀者交流說話一般,富有靈魂。有真實寫生場景的依據卻又不完全抄襲真實景色,他的每一幅畫面都是自己總結過往無數(shù)風景與感受的結晶,“搜盡奇峰打草稿”是他對前輩的學習和天地萬物的感知,在他的畫面上更是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一般情況下是與現(xiàn)實環(huán)境有密切關系的,清朝時期美術創(chuàng)作固守成規(guī),基于此環(huán)境下,敢于大膽創(chuàng)新堅持自我的石濤果斷地提出了“借古以開今”“搜盡奇峰打草稿”等重要理論觀點,這為美術創(chuàng)作指明了方向。他的繪畫受到三百余年無數(shù)畫家的崇拜。石濤是張大千非常崇奉的畫家,他曾臨摹石濤的作品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并收藏石濤巨作,如圖2《高士臨溪圖》。更有多個博物館視石濤的作品為珍寶。黃賓虹、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等大家的畫也深受石濤的感染。
圖2 搜盡奇峰打草稿 石濤
石濤所提出來的繪畫理論對中國現(xiàn)當代山水畫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和指導意義。他高度概括了繪畫實踐經驗。豐富的繪畫實踐經驗為他奠定基礎,無論是從表現(xiàn)山水的特征還是對當代繪畫藝術的追求方面,都促進了中國當代山水畫的健康發(fā)展,雖然石濤臨摹了很多大家的繪畫作品,但他并不使自己受制于筆墨技法上,而是根據所描繪的對象通過總結集合在一起,用筆靈活多變,虛實相生。在色彩運用方面則更為大膽,特別是他運用強調富有詩意的淡墨,非常的變幻無窮,表現(xiàn)力極強,他的潑墨更是酣暢淋漓,在繪畫中盡情地揮灑著自己。他的理論既深刻又有指導作用,我們應該努力在實踐中學習石濤繪畫理論。豐富我們的繪畫語言形式。石濤作為中國山水畫的時代先鋒,也成為近現(xiàn)代中國畫家們共同的學習楷模。他力圖突破傳統(tǒng)加以創(chuàng)新,形成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并且在畫壇已有一定的地位,創(chuàng)作出很多獨具風采的藝術巨作。他提出的“搜盡奇峰打草稿”“借古開今”仿佛是中國繪畫創(chuàng)作的燈塔,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搜盡奇峰打草稿”和“借古開今”都是石濤通過學習總結前輩經驗并結合自身體會和繪畫生活實踐所得出的結論,對我們現(xiàn)在的繪畫創(chuàng)作有很強的指導作用,我們要學習的不僅僅是石濤繪畫理論的運用,更要學習石濤探索問題的方法和創(chuàng)新實踐的耐心與勇氣(如圖3)。
圖3 高士臨溪圖 石濤
石濤是一位具有獨創(chuàng)性和深刻思想的美術家,在中國畫壇有一流的地位,是一位集書、畫于一身的畫家,他的繪畫理論更是對后世的影響非常大。石濤在繪畫創(chuàng)作和繪畫理論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做出的貢獻是獨一無二的,他的巨大成就鞏固了在中國美術歷史上的地位,藝術觀點和繪畫實踐理論對近現(xiàn)代中國畫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石,本文通過對石濤的研究,更加具體地了解到他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價值。他對藝術的態(tài)度和情感的傳達是值得后世探究學習的。對石濤的理論進行深刻解讀,對于一個美術工作者來說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