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瑋
古時人們對身高的世俗偏見,絲毫不加遮掩。
18世紀(jì),普魯士的腓特烈一世,有個挺詭異的愛好:組建巨人擲彈兵團(tuán)。他專門收羅高個子來組成這個兵團(tuán)。
后來他神經(jīng)了,開始派人在全歐洲各地收羅巨人,以及高個子女人,好生出高個子來完善巨人擲彈兵團(tuán)。按富勒先生在《西洋世界軍事史》的說法,當(dāng)時連意大利鄉(xiāng)村馬戲團(tuán)的人,都把自己表演用的巨人,用鐵鏈拴住,以免被哪個普魯士探子抓走……
古時人們對身高的世俗偏見,絲毫不加遮掩。中國神話有土行孫,歐洲傳說有矮人,都很擅長在地下活動。
而矮個子配高美人,則是這種偏見的延伸,很容易就被塑造成“矮個子配不上高美人”。武大郎與潘金蓮遭遇了什么,我們都熟悉了。
《亂世佳人》里,斯佳麗的父親杰拉德是個矮個子,媽媽愛倫是個高挑美人。愛倫因為心愛的人離鄉(xiāng)而死,于是決定嫁給杰拉德,性子倨傲的杰拉德大感意外,一生中第一次覺得自己配不上——是的,矮個子就這么可憐。
哪怕到了現(xiàn)代,保持傳統(tǒng)想法的人,依然不少。馮驥才先生有個小說,《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那里頭,鄰居是可以公開嘲笑矮丈夫與高妻子的。比如,老爺子可以把桌上的細(xì)長空酒瓶和矮墩墩的豬肉罐頭擺在一起,說:“就是樓下那高女人和她的短爺兒們!”高妻子也會被質(zhì)問:“你是不是圖這家伙有錢,才嫁給他的?沒錢,誰要這么個矮子!”這點偏見,千年不變。
偏現(xiàn)代一點的作品,能夠為小個子張目。比如《權(quán)力的游戲》中小惡魔提利昂,幾乎是全書最聰明的人,也是主角之一。雖然他也說過那句哀婉的臺詞:對他父親而言,侏儒也就是個私生子。
有趣的倒是身高在政治上的運用。古埃及貴族穿高跟鞋,平民多赤腳。埃及壁畫更有個出名的不寫實定律:凡是法老,個個身材魁偉;凡是平民奴隸,個個微渺小巧。古希臘戲劇里,主角也要穿木質(zhì)高跟鞋,以便與配角區(qū)分開來:“我高一頭呢!”
趙武靈王當(dāng)年化裝成使臣去看秦昭王,昭王是從趙武靈王的身高,判斷出他不是人臣的——身高,甚至跟職位掛鉤呢。
16世紀(jì),高跟鞋在法國流行,男人穿10厘米左右高跟鞋相當(dāng)常見,比如路易十四就熱衷此道:沒法子,他只有156厘米嘛。
所以政治人物的身高很是要緊,關(guān)系到男子氣概呢。政客都想法子拍點自己高大偉岸的照片,以顯得卓爾不群;如果沒辦法,就盡量拍點鐵漢酷照,秀秀肌肉吧?!洞螵毑谜摺防?,卓別林扮的希特勒,還要和墨索里尼斗座位高低呢,這可不單是斗氣,真是能在氣勢上勝一籌。
說到這里,斗座位高低,中國也是有的。
隋朝有個叫何稠的能人,認(rèn)為君臣在車?yán)镆黄饠D著不好,于是改造了車:侍臣在車上站著,另外搞一個所謂“須彌平坐”,讓天“獨居其上”,就是位置墊高一點,顯得天子威風(fēng)凜凜。這種小小的巧思,得到了隋煬帝大大的贊許:畢竟,隋煬帝這種愛出風(fēng)頭好大喜功的人,最喜歡這種表面氣派可以高人一等的設(shè)計啦!
摘編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