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改香
摘? 要:在引領學生學習知識時,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要結合學生的認知需求,引入趣味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可以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自信心,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提高。情趣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興趣為切入點的教學手段,其強調通過更加活潑的方式組織課堂活動,這種教學模式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趣教學模式;應用策略
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驅動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情趣教學模式,能為學生營造更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好地投入語文課堂中,對于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資料素材巧用情趣教學模式,讓學生高質量地完成語文學習。
一、情趣教學模式的應用意義
情趣教學模式是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方法而提出的,其強調教師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趣味的情境,引領學生與教師、同學進行交流,共同學習知識。情趣教學模式的應用方式十分多樣,如游戲體驗、角色扮演、情境模擬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情趣教學模式的意義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 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教師在課堂上應用情趣教學模式,契合了學生的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能讓學生用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語文學習,有利于激發(fā)其學習熱情。
2.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應用情趣教學模式能改善課堂氛圍,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力,學生會主動探索知識,而教師也能針對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對其進行針對性地輔導、幫助,深化學生的理解。
3. 提高學生實踐水平
在情趣教學模式中,學生需要做到親身參與、體驗,對知識的理解有了實踐感悟,這樣更容易激活學生的思維。同時,學生還會在體驗中實現(xiàn)自身實踐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二、情趣教學模式的應用路徑
1. 創(chuàng)設情境
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從學生的需求入手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感受語文學習的快樂,促使學生深層次理解課文內容。另外,教師還要考慮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興趣愛好,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實現(xiàn)情趣教學。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以下統(tǒng)稱“教材”)四年級上冊《觀潮》這篇課文時,雖然配備有相應的圖片,但是學生的閱歷比較少,對于課文中描述的大潮情況沒有真實的體驗,學習效果不佳,不利于學生深層次的感受。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沿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講解,容易引起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對此,教師就可以應用情趣教學模式,依據(jù)教學內容,教師先要求學生自主閱讀課文,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問題,讀準、讀順,然后利用多媒體播放錢塘江大潮的視頻,讓學生根據(jù)視頻來對照課文內容,結合自己的視覺感觸來理解抽象的文字內容,促使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
2. 生活體驗
情趣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感、心理,讓學生從內心真正喜歡學習。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表現(xiàn)出自身的情感。因此,教師可以融入生活元素,指引學生在學習中增強生活體驗,用生活來踐行語文知識,促使學生體會語文學習的價值。教師需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學生生活經驗和教學要求等讓學生在生活體驗中感受語文學習的價值。在指引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結合生活情境開展口語訓練。例如,在教學教材三年級上冊“口語交際:身邊的‘小事”時,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發(fā)生著各種“小事”,而不同的“小事”對學生的生活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各個小組學生討論自己身邊發(fā)生的“小事”,包括不文明的行為、讓自己感動的事情等,并說出自己對這些事情的看法,實現(xiàn)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有的小組學生討論了公交車禮讓座位的行為,也有的小組討論了亂扔垃圾的行為。借助多樣化的生活案例更容易讓學生在口語訓練中有“話”可說。
3. 組織游戲
小學生對游戲有共同的喜愛心理。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應用情趣教學模式設置游戲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游戲中理解語文知識。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游戲來調節(jié)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對游戲的感覺就是“玩”,教師引導學生“玩”,更容易讓學生用輕松、愉悅的心理學習語文知識,促進了學生學習自覺性的提升。例如,在教學教材一年級下冊《小壁虎借尾巴》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能感受到小壁虎的心理,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的游戲,讓學生根據(jù)課文中提到的“小魚”“老?!薄把嘧印?,自己選擇想要扮演的小動物角色,然后在課堂上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在這樣的游戲中,學生為了演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會主動地思考、分析課文內容,同時學生也會在表演環(huán)節(jié)體會到小動物的心理,有助于學生深入把握課文內涵。
4. 課堂體驗
教師通過情趣教學模式的靈活應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高效率地自主學習知識。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應用情趣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開展課堂體驗,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例如,在教學教材五年級上冊《四季之美》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與學生進行簡單的互動,讓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一年四季中的哪個季節(jié),并與大家分享自己在這個季節(jié)中遇到的趣事。隨后,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一年四季不同的圖片和視頻,以此來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學習中。接著,教師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出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知識,指引學生對課文內容、結構及情感內涵等進行剖析,在此基礎上借助多媒體引入一些有關“四季”的趣味性故事,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四季美”,豐富學生對四季的體驗,促使學生快樂地參與語文學習活動。
5. 情感體驗
在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時,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要借助語文教學實現(xiàn)對學生的情感熏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引領學生更加快樂地學習。例如,在教學教材六年級上冊《開國大典》這篇課文時,學生在學習中是難以體會到課文中所描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開國大典上人們激動的情感的。為了引領學生更好地感受課文中所描述的百感交集的情感,教師可以先簡單地為學生講一些中國近現(xiàn)代的屈辱史,隨后利用視頻為學生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艱辛與不易,讓學生根據(jù)形象、直觀的視頻感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千千萬萬無名英雄用生命換來的。借助視頻引領學生體驗課文情感,并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
三、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情趣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將更加趣味、多元的因素引入課堂,激活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使學生能在更加歡快的氛圍中參與課堂活動,這對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十分有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充分把握情趣教學模式的內涵,并且要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巧用情趣教學模式,讓學生能高效率地習得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竹青. 情趣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0(8).
[2]潘丹. 淺談情趣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科幻畫報,2020(9).
[3]陳澤嬌. 小學語文閱讀情趣教學措施探究[J].語文課內外,2020(14).
[4]劉桂群. 淺談新課標體系下小學語文情趣課堂的創(chuàng)建[J]. 語文課內外,2019(8).
[5]譚莉. 探析情趣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智力,2020(2).
[6]陳明光,秦廬山. 探析情趣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名師在線,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