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澄 袁寅瑕 王曉麗
針對防水透濕性能的測試,我國近年來也發(fā)布了很多功能性的標準,但還是存在一些功能性產品如何考核的空白。這類測試的方法標準一般用于規(guī)定此類檢測項目的檢測方法,有些功能性方法標準直接在方法標準中規(guī)定了如何去評價測試樣品是否具有該功能性,有些功能性標準卻未提供評價標準,考核產品功能性時沒有判定依據,需要在一些涉及功能性測試的常用的紡織服裝產品標準中規(guī)定考核依據。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tǒng)紡織品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紡織品的時尚性、舒適性等特點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高質量生活的追求。越來越多的功能性紡織品頗受消費者的青睞,也成為很多商家的賣點。
針對防水透濕性能的測試,我國近年來也發(fā)布了很多功能性的標準,但還是存在一些功能性產品如何考核的空白。這類測試的方法標準一般用于規(guī)定此類檢測項目的檢測方法,有些功能性方法標準直接在方法標準中規(guī)定了如何去評價測試樣品是否具有該功能性,有些功能性標準卻未提供評價標準,考核產品功能性時沒有判定依據,需要在一些涉及功能性測試的常用的紡織服裝產品標準中規(guī)定考核依據。于2022年5月1日起實施的標準GB/T 40910—2021《紡織品 防水透濕性能的評定》能統(tǒng)一解決各類織物及其制品防水透濕性能的評價。但目前相關產品標準中涉及的防水透濕性能的評價指標不同,給生產企業(yè)造成了困擾,也干擾了檢測機構的選擇。
本文主要對不同標準中涉及的防水透濕性能的3個指標即靜水壓、沾水等級、透濕率分別進行匯總分析,方便使用者正確選擇最合適的標準進行測試和評價。
靜水壓作為防水性能的表征指標之一,是以織物承受的靜水壓來表示水透過織物所遇到的阻力。在標準大氣條件下,試樣的一面承受持續(xù)上升的水壓,直到另一面出現3處滲水點為止,記錄第三處滲水點出現時的壓力值,并以此評價試樣的防水性能。方法標準GB/T 4744—2013適用于各類織物(包括復合織物)及其制品,標準中規(guī)定了抗靜水壓等級有0~5個等級,分別來評價防水性能,詳見表1。涉及靜水壓指標評價的其他標準見表2。
表1 抗靜水壓等級和防水性能評價
表2 涉及靜水壓(kPa)指標評價的其他標準
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已有靜水壓評價標準涉及針織/機織專業(yè)運動服、風衣、部分雨衣面料、涂層服裝、機織防護用品、沖鋒衣等產品,可以根據不同產品選擇最合適的標準進行考核和生產把控。對比表1和表2的評價,產品標準中對靜水壓值(kPa)的評價,并沒有增加此指標的等級描述,故客戶若需要知道抗靜水壓等級則要結合測試的靜水壓值與GB/T 4744—2013去對應得出。GB/T 40910—2021標準適用于各類織物及其制品,對于客戶不知道使用哪個標準最合適時可以推薦該標準。但要注意的是GB/T 40910—2021中的Ⅲ級要求最高、Ⅰ級要求最低,和GB/T 32614—2016中的Ⅰ級要求最高、Ⅱ級要求最低是完全相反的描述,一定不能混淆并能正確來定等。功能性產品一般是同時考核洗前和洗后,一般洗后比洗前低1級。對于洗滌要求,一般要求是GB/T 8629—2017中的采用A型洗衣機、4N程序(對應GB/T 8629—2001中的5A程序)、連續(xù)洗滌3次、干燥程序采用A(懸掛晾干),這也是在功能性洗滌上的洗滌要求總趨勢。但需要注意有的標準中的規(guī)定是有所偏離的,例如GB/T 32614—2016中的要求是每次洗滌后懸掛晾干;GB/T 29869—2013中要求的是連續(xù)洗滌10次后取出;FZ/T 81023—2019中要求的是干燥程序采用F(翻轉干燥)等。
沾水法作為防水性能的表征指標之一,是以織物表面抵抗被水潤濕的程度確定沾水等級。將試樣安裝在環(huán)形夾持器上,保持夾持器與水平成45°,試樣中心位置距噴嘴下方一定的距離,用一定量的蒸餾水或去離子水噴淋試樣。噴淋后通過試樣外觀與沾水現象描述及圖片的比較,確定織物的沾水等級,并以此評價織物的防水性能。方法標準GB/T 4745—2012適用于經過或未經過防水整理的織物,不適用于測定織物的滲水性,不適用于預測織物的防雨滲透性能,標準中規(guī)定了沾水等級從0~5級并用來評價防水性能,詳見表3。涉及沾水指標評價的其他標準見表4。
表3 沾水等級和防水性能評價
表4 涉及沾水等級(級)指標評價的其他標準
從表4中,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已有沾水等級指標評價標準涉及機織專業(yè)運動服、風衣、部分雨衣面料、部分防水印染布、涂層服裝、機織防護用品、沖鋒衣等產品,可以根據不同產品選擇最合適的標準進行考核和生產把控。GB/T 40910—2021標準適用于各類織物及其制品,若不知道使用哪個標準最合適時可以推薦使用該標準。尤其注意的是,若是沖鋒衣產品用不同標準產品等級描述是不一樣的:GB/T 40910—2021中的Ⅲ級要求最高、Ⅰ級要求最低,GB/T 32614—2016中的Ⅰ級要求最高、Ⅱ級要求最低,一定不能混淆并能正確描述產品的等級。
方法標準GB/T 4745—2012中對于≥3級評價是具有抗沾濕性能,和其他考核標準中的規(guī)定差異不大,但產品標準一般是同時考核洗前和洗后,而且一般洗后比洗前要求低。沾水是我們通常說的防潑水,防潑水處理主要是減少面料對水的吸附,使水能夠在面料表面被“撥開”。洗滌后沾水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了產品品質,所以洗滌后的考核顯得尤為重要。對于洗滌要求,一般要求是GB/T 8629—2017中的采用A型洗衣機、4N程序(對應GB/T 8629—2001中的5A程序)、連續(xù)洗滌3次、干燥程序采用A(懸掛晾干),這也是在功能性洗滌上的洗滌要求總趨勢。但需要注意有的需要根據產品情況會有不同的規(guī)定,例如GB/T 32614—2016中的要求是每次洗滌后懸掛晾干; FZ/T 81023—2019中要求的是干燥程序采用F(翻轉干燥);報批稿FZ/T 14023—2021中增加了洗后沾水測試前用(80±3)℃烘燥1h等。
目前使用的紡織品透濕性能的試驗方法主要是吸濕法(標準GB/T 12704.1—2009)和蒸發(fā)法(標準GB/T 12704.2—2009),兩個方法標準的主要區(qū)別見表5。涉及透濕性能指標的其他標準見表6。
表5 透濕性能[透濕率g/(m2·24h)]測試的方法標準
表6 涉及透濕性能[透濕率g/(m2·24h)]測試的其他標準
images/BZ_90_236_357_2242_841.png
從表5可以看出,透濕性的方法標準是沒有評價要求的,兩個方法標準從適用范圍、試驗條件、測試原理上都有不同,而且測試原理及試驗條件的不同使得用兩種方法測試同一塊面料的數據是沒有可比性的,所以選對方法很重要。
從表6中,可以看出目前已有透濕性指標評價的標準涉及針織/機織專業(yè)運動服、風衣、部分雨衣面料、機織防護用品、沖鋒衣、針織/機織戶外防曬皮膚衣、針織兒童服裝、保暖襪等產品,大家可以根據不同產品選擇最合適的標準進行考核和生產把控。
在表6中所列出的透濕性標準的評價要求在2000g/(m·24h)~8000g/(m·24h)范圍內。在此,尤其注意若是沖鋒衣產品用不同標準產品等級描述是不一樣的:GB/T 40910—2021中的Ⅲ級要求最高、Ⅰ級要求最低,和GB/T 32614—2016中的Ⅰ級要求最高、Ⅱ級要求最低,一定不能混淆并能正確描述產品的等級。從表6中我們可以看出,若是一種織物選擇不同標準,那所使用的透濕性能的方法標準也會不同,我們在說一種織物的透濕量是多大時要注明是基于哪個測試方法和哪種參數才有可對比性。
在標準中對于透濕量的洗滌要求也不統(tǒng)一,有部分要求和防水的洗滌要求是一致的,例如:GB/T 8629—2017中的采用A型洗衣機、4N程序(對應GB/T 8629—2001中的5A程序)、連續(xù)洗滌3次、干燥程序采用A(懸掛晾干),這也是在功能性洗滌上的常用洗滌參數。但需要注意有的根據產品情況會有不同的規(guī)定,例如GB/T 32614—2016中的要求是每次洗滌后懸掛晾干; FZ/T 81023—2019中要求的是干燥程序采用F(翻轉干燥);FZ/T 74007—2019中增加了洗滌中要“添加1次洗滌劑”等。
本文分別總結了靜水壓、沾水、透濕率標準的現狀并進行了分析,以上總結可以看出防水透濕性能的標準仍有漏洞,需要進一步完善。
(1)相關標準中的等級規(guī)定上不統(tǒng)一,給大家造成用等級描述產品好壞的混淆。例如:GB/T 40910—2021中的Ⅲ級要求最高、Ⅰ級要求最低,和GB/T 32614—2016中的Ⅰ級要求最高、Ⅱ級要求最低。建議判定標準中若有等級規(guī)定盡量規(guī)范統(tǒng)一。
(2)標準中的技術要求根據產品的不同對指標的要求跨度比較大,建議盡量分類統(tǒng)一。
(3)若是一種織物選用不同標準在防水透濕性能指標上的測試方法會有所不同,造成選擇障礙。建議盡量從通用性角度去考慮整合標準。
(4)這類功能性的保障建議一定要有洗后指標的考核,防止洗后此功能性的消失。對在防水透濕性能中提到了洗滌要求,一般標準對洗滌要求的洗衣機類型、洗滌程序及次數、干燥程序作出規(guī)定求,但是對于使用洗滌劑的類型都沒有詳細提到。結合以上總結,在FZ/T 74007—2019標準中的透濕性能洗滌中有“添加1次洗滌劑”的要求,但是沒有說明是哪種洗滌劑。標準GB/T 8629—2017中適合洗衣機類型A型的洗滌劑有:標準洗滌劑2、標準洗滌劑3、標準洗滌劑6。為此,建議今后在標準的制修訂過程中增加對洗滌劑的明示。
很多功能性紡織品產品標準都是推薦標準,企業(yè)和檢測機構在選用的時候就可以有選擇性地挑選。不管是生產企業(yè)、消費者還是檢測機構,在接觸到此類產品時一定要清楚產品是具有防水性能、透濕性能還是防水透濕性能,對應性能進行標準的選用。建議檢測機構在給生產企業(yè)做好質量預檢的時候根據積累的經驗盡量按照對應的功能性紡織品標準建議企業(yè)測試,在模棱兩可的時候建議企業(yè)按照要求高的標準測試,為生產企業(yè)質量把關做好有力的技術支撐;而企業(yè)作為質控依據,首先應該選擇更高的功能性測試要求更好地把控產品質量,實在無法滿足時可以適當更換產品執(zhí)行標準才能達到產品符合明示產品執(zhí)行標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