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麗
摘要: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名教師,既要關注學生“能否”進行學習,又要注意學生“是否喜歡”學習。但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大多是以形象、直觀的方式思考,許多抽象的知識往往會難以理解、感到枯燥,甚至會望而卻步。特別是農(nóng)村學生,他們大多生活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學習基礎差,習慣不良,自信心不足,缺少主動性,也缺少與家長的溝通。這種負面情緒伴隨著強烈的厭學情緒,會對學習產(chǎn)生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學習興趣;學習效果;農(nóng)村學生
引言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好的興趣,不但可以使人開拓視野,充實心理活動內(nèi)涵,使人精神振奮,情感豐滿,而且對于充實人的學識,發(fā)展人的智慧,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也有著重要意義。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課堂上教學效果的好壞,有賴于學生在本課教學中的投入程度,而學生參與度的多少則有賴于學生對知識點的興趣程度,因為那些高度抽象、概念化的知識點教師們講起來很乏味,學生學起來乏味。所以必須培養(yǎng)對學習的強烈興趣,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積極性。
一、學習興趣的內(nèi)涵及特征
從教育心理學的視角出發(fā),興趣是一種偏向于了解、探究掌握某些東西的心理特征,是能夠促進人類求知的某種內(nèi)心動力。當學生對課程有濃厚興趣,就會不斷地專注致志地鉆研它,進而改善教學效果。從對學生的促進程度來看,興趣也可作為學習的重要因素;而隨著學生從形成新的興趣或者提高原有的興趣出發(fā),興趣是在學習活動中逐漸形成的,才能成為學習的成果。所以,學生興趣愛好既是學習的重要因素,也是學習的主要成果。
興趣是一個無形的力量,當人們對某種事物情或某一活動感興趣時,就會非常投入,甚至印記深入。而從古至今,無數(shù)個科研人員、設計師,以及任何有成績的人,他們對自己的崗位之所有能夠不斷努力、百折不撓地加以鉆研,以至做到了入迷的地步,其共同因素,不正是他們對自己的事業(yè)所形成深厚的興趣愛好么?正是因為有了興趣愛好,才會入迷;入了迷一定會努力,會形成決心,最后做到了忘我,"天才便是濃烈的興趣愛好和頑固的入迷"。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從小愛學的興趣愛好,將使學生終生獲益無窮。
二、激發(fā)農(nóng)村小學生學習興趣對策
1.重視師生情感交流,激發(fā)興趣
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相互活動,情感之間的交流是否融洽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效果。所以,與老師之間應該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和良好的師生關系,做到尊敬和關懷學生,做到對師生平等、實事求是等等,從而加深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感,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興趣,使其"讓我學"的觀念轉(zhuǎn)換為"我要學"的觀念,從而讓更多的學生自主的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2.讓孩子在活動中快樂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在課余時間進行課外活動,能夠有助于學生增強對事物的興趣和對學習的興趣,使其變"苦學"為"樂學",進而培育學生愿學和好學的情感。通過戶外運動,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與老師的關系,也可以在游戲中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協(xié)作精神。當然,在游戲中加入一定的專業(yè)知識也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這會促進游戲與活動之間的知識傳遞,也會讓他們在游戲中獲得更多的知識,讓他們在游戲中獲得更多的知識,變得更加的放松,時間一長,他們的興趣也會被激發(fā)出來。
3.尊重個體差異,激發(fā)個體的學習興趣
個性與不均衡都是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重要特征,因此對于老師來說,要認識學生間的個人差異,必須通過對孩子自身的了解,給老師與學生更正面的評價,并以此幫助其認識自我,以便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健康幸福的發(fā)展。特別是后進生,老師們必須予以更多的關注與厚愛,實現(xiàn)變漠視為關注、變漠視為重視、變薄待為厚待的教育要求,從而讓學生在關懷在慢慢的提升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4.要幫助學生克服困難
在實際教學之中,不難看到學生們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大多數(shù)同學正面臨問題,卻不知所措,無法處理。這時學生就更加地需要教師的支持。在這時,我們就要盡早地出現(xiàn),更有效地去協(xié)助學生克服所遇到的問題,并協(xié)助學生找到在學習中所無法掌握的困難,既可以緩解和消除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所產(chǎn)生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也可以讓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并感受到克服困難的快樂,從而穩(wěn)定學習興趣。有一些同學確實可以嘗試著去解決問題,克服困難,不過由于農(nóng)村的學生起點較低,經(jīng)濟基礎也不堅實,所以他們處理的問題有時過得去,但多數(shù)時候是不對的。于是,我們就必須不折不扣地去指導學生,使他慢慢地學習解決問題、克服困難。每一次成功地克服困難就會提高學生的自信,也逐步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幫助孩子們克服困難并非一朝一日的問題,尤其是農(nóng)村小學中,它是時時刻刻都要完成的一個重要任務,它不僅僅表現(xiàn)在課內(nèi)的教學上,更表現(xiàn)在課外的指導上。只要一個農(nóng)村教師把這些實際的問題處理好了,他們的教學興趣就自然地來了。
5.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習效果
教學方式并不合理,學起來往往事倍功半,成效低,而且還經(jīng)常感受錯誤的痛苦,因此學生們自然對學習也不可能有太大的興趣。作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針對學生的學習特征,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從"能學"變?yōu)?會學"使學生明白學習的重要意義與互相聯(lián)系。同時,也要教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要想盡辦法使學生學習起來事半功倍,如魚得水般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暢游,學生也可以常常感受學習上獲得成功的喜悅,以此增強學生克服困難,并攻破學習上一個一個的壁壘。
6.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對具有形體的實物事物更加感興趣,又由于具有形體的事物形體直接生動活潑,給人的感受更加深入,所以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課程,既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便于小學生對內(nèi)容的了解和把握,從而克服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直觀性、立體感和動作感等方面的缺陷。使某些抽象、難懂的教學內(nèi)容更加便于了解與把握,能達到傳統(tǒng)教學方式無法達到的效果。
結(jié)語
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去學,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體會。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從“要我學”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獙W”和“我愛學”。
參考文獻:
[1]張在杰,王興斗.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M].濟南:濟南出版社,2003;
[2]王廣鑫.淺談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方法交流,2010,(07);
[3]崔鳳喜.淺談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能力培養(yǎng),2007,(09):55.
[4]劉樹楓.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之我見[J].中國校外教育,2010.15.
[5]姜小玲.激趣、設疑、拓展、求變——提高小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初探[J].吉林教育.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