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美
摘 要: 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途徑,而課外閱讀作為拓展小學生視野、增長小學生見識的一個重要方式。通過家校積極合作,能夠非常有效地保證教學效果,實現(xiàn)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當前需要按照家校合作展開教學活動的特點,制定出有效開展家校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發(fā)揮出家長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以此通過營造出更加適合的閱讀環(huán)境,提供對應的閱讀機會,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閱讀中,實現(xiàn)全面、健康的成長。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低年級;家校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8918(2022)04-0025-04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課程標準中對語文教學提出的全新要求,通過有效地開展閱讀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而家長作為學生成長的重要引導者,如果能夠與教師積極合作,為學生日常的學習活動提供支持,則能夠保證閱讀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為了能夠發(fā)揮出家校合作的積極作用,需要分析如何開展高效的家校閱讀教學活動。確保教師能夠充分利用好家校合作,建立起與家長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更好地提升閱讀興趣和閱讀量,為獲得更好的閱讀教學效果提供支持。
一、 合理制定計劃,有序進行閱讀
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想要真正保證家長參與進來,并且發(fā)揮出家長的積極作用,就需要制定出合理的計劃,為家長提供能夠參與的空間和機會,進而確保能夠獲得更好的家校閱讀教學效果。首先,教師需要按照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實際情況,以周、月為單位制定對應的閱讀計劃,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將部分家長能夠落實的工作分擔給家長,使其能夠從頭開始參與閱讀教學中。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檢查閱讀計劃的完成情況,對于未按時完成的計劃,要及時了解原因,并給出切實的建議。教師需要和家長說明閱讀計劃的重要性,引導家長重視閱讀計劃。其次,教師在制定家校閱讀教學計劃時,也需要為家長布置一些任務,引導家長先對需要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預習”,家長的“預習”更多的是對文本內(nèi)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教師可以直接以內(nèi)部講義的形式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一個完整的解析,要求家長依照解析去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閱讀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獲得信息的能力。解析的目的在于確保家長能夠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可以準確說出相關(guān)知識,發(fā)揮出自身的榜樣作用,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閱讀學習中,并且獲得預期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大禹治水》時,為了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開展課后練習,可以設(shè)計以下的閱讀計劃:教師先布置本次閱讀教學的課后學習任務:大禹治水是我國史前文化中的經(jīng)典故事之一,史前文化雖然時間比較久遠,但是也產(chǎn)生了非常多的故事。大家課下通過各種方式,在家長的幫助下,查找相關(guān)的小故事,并且在下次上課時與其他同學分享。任務布置完成后,學生會主動地與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如某學生通過家長的幫助,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查找到有一本《史前小故事》有電子版本,挑選了其中一個故事打印出來,并且準備與其他同學分享;也有同學在家長的帶領(lǐng)下到圖書館查找相關(guān)書籍,并且將自己想要與同學分享的小故事抄寫下來。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保證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更好地開展閱讀活動,開闊視野,獲取更多的知識,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課下學習積極性,這對于保證閱讀教學效果、質(zhì)量,都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二、 準確選擇主題,提供參與機會
閱讀主題對于家長能否參與學生的閱讀學習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合理的主題能夠使學生更加依賴家長,為家長提供更廣泛的參與空間,進而開展高效的家校閱讀教學。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關(guān)注主題選擇的合理性,對于部分家長能夠參與的閱讀主題,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家長參與,為有效落實家校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首先,在制定家校閱讀教學主題的過程中,需要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結(jié)合家長在整個家校閱讀教學中的地位,對學生以及家長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在家長的幫助下,通過網(wǎng)絡查詢其他書籍、閱讀其他書籍等方式,按照主題內(nèi)容展開積極的討論和研究。讓學生和家長通過一起探究閱讀的內(nèi)容,對不同文章主旨的對比,思考文章所表達出來的核心思想。家長可以通過事先和教師的溝通,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指導學生如何提升自身的總結(jié)歸納水平。同時,家長也可以將自身的總結(jié)和學生分享,讓學生自己對比兩者的內(nèi)涵、措辭和語序。這一過程中家長將自身的學習經(jīng)驗進行了傳承,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內(nèi)容,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還可以確保家長真正參與其中。其次,在制定閱讀主題時,教師還需要注意對主題的精心設(shè)計,引導學生和家長針對主題展開討論的同時,將整個閱讀的計劃、實施的內(nèi)容、最終的體會等記錄下來,加深學生的印象,保證家校閱讀教學的實際效果。例如,在學習到寓言故事時,如《亡羊補牢》《揠苗助長》《小馬過河》等,這些故事一般都包含一些比較深刻的人生道理,對于學生的成長非常有利。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在學習教材知識的同時,開展以“我是寓言故事解說家”的主題閱讀活動,并且安排本次學習的任務:以寓言小故事為主題,先將自己想要表達的寓言小故事用自己的話分享給其他同學,并且講解一個自己經(jīng)歷過的事情,說出寓言故事中蘊含道理對于生活能夠起到的實際作用。針對小學生來說,這個主題想要通過自主學習完成有一定的困難,這時教師就可以在與家長進行溝通的班級群中,將本次主題學習任務傳遞給家長,使家長能夠在需要的時候適當幫助學生。這樣不僅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引導家長積極地參與學生學習中,通過與學生積極地展開討論和研究,完成本次主題學習活動。
三、 落實課前引導,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低年級學生由于自身年齡的特點,在想象力方面相對比較豐富,好奇心也比較強,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對于一些色彩比較明艷或者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jié)會更加感興趣,也樂于參與閱讀學習中。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為了確保獲得最佳的家校閱讀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注重開展對應的課前引導工作,通過具備一定吸引力的內(nèi)容吸引學生興趣,使其在家長的正確幫助和引導下,積極地參與學習中。首先,教師需要重視課前備課活動,通過對備課中接觸到的各種教材和參考資料,先與家長進行溝通,利用相關(guān)的交流工具,按照課文內(nèi)容為家長提出一些課外閱讀內(nèi)容上的建議,為后續(xù)家校閱讀教學獲得預期的效果提供一定支持。在課外內(nèi)容的選擇上,要從多個角度去選擇和課文內(nèi)容相近的讀物。要從正、反、側(cè)三個方面去著手。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對課文內(nèi)容有一個全方位的理解。當然,由于學生的年齡限制,這里的理解要注重其廣泛性,并不要求其對課外閱讀的內(nèi)容有一個深層次的解讀,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在實際的溝通中,需要注重家長的反饋,傾聽家長對于教師提出閱讀內(nèi)容選擇的質(zhì)疑,并且回復家長遇到的各種問題。要從內(nèi)容、閱讀方法、寫作手法、篇幅和課本的內(nèi)在邏輯等方面對質(zhì)疑進行全方位的解釋。解釋的目的并不僅僅是回答家長的疑問,更重要的是讓家長體會課外閱讀的解析過程應該從哪些角度開展。要讓家長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結(jié)合課外閱讀的學習目的、閱讀內(nèi)容的邏輯關(guān)系出發(fā),明確如何在課外輔助學生學習,如何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在這個基礎(chǔ)上落實課前預習工作,確保家長能夠達到教學的目標,為學生更好地參與閱讀中提供一定支持。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文章之前,為了確保家校閱讀教學活動能夠有序開展,教師可以通過備課,提前將與歷險類文章推送給家長,如《洋蔥頭歷險記》《舒克和貝塔歷險記》等,引導家長在學習之前與學生共同展開閱讀活動。通過閱讀有趣、生動的故事,能夠使學生在故事中感受奇妙的旅程,進而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為獲得更好的家校閱讀教學效果提供一定支持。
四、 創(chuàng)設(shè)適合情境,豐富學生經(jīng)驗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積極地落實家校合作,能夠為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提供有力支持,是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的一個重要教學手段。近年來,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開始出現(xiàn)在課堂中,為教師帶來了全新的思路,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就是其中非常有用并且有效的一種方式。因此,在實際的家校閱讀教學中,教師也可以積極地融入創(chuàng)設(shè)情境教學法,通過良好的情境設(shè)置,使學生能夠在與家長的互動中,對閱讀內(nèi)容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對閱讀內(nèi)容中人物描述等全面認知。首先,教師需要先準確了解情境創(chuàng)建的基本條件,并且結(jié)合教學條件,合理地采用問題情境法、角色表演法等開展教學活動。通過選擇與學生實際學習要求相符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減少對閱讀活動的抵觸心理,為獲得更好的語文閱讀教學成果提供支持。教師應該總結(jié)不同課文所采取的不同方法所取得的不同效果。針對不同的效果進行一個比對分析。教師應該形成一個自我總結(jié),力求準確地將學生的整體偏好、課文的闡述、方法的具體措施進行一個詳細的分類。明確不同的課文面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所應該采取的教學活動。其次,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管是教師或家長,都需要將學生作為根本開展積極的溝通和互動,使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氛圍中參與閱讀學習,這也是確保家校閱讀教學效果的根本。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xiàn)在要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對文本有一個深入的了解。采取的方式可能是多樣的,并不拘泥于閱讀相關(guān)書籍和寫作。依照實際情況,可以采取話劇等形式,對文本進行一個簡單的復刻。這一過程可以讓學生在沒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的情況下對一些較為陌生的事物有一個較為深刻的了解。例如,在學習與動物相關(guān)的文章后,如《動物王國開大會》時,教師可以先與家長溝通,確定本次學習的內(nèi)容,并且引導家長帶領(lǐng)學生展開課下閱讀,并且通過模擬動物叫聲、動作的方式,使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動物相關(guān)知識。以此保證學生能夠在閱讀活動中,通過模擬、角色扮演的形式,學會辨別不同的動物,進而實現(xiàn)對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有效豐富,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 落實多彩活動,夯實教學成果
在家校閱讀中,如果僅僅讓家長和學生默默地進行閱讀,而不為其提供展示閱讀成果的空間,則會造成家長與學生無法提起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進而造成閱讀教學的實際效果受到影響。因此,為了確保家校閱讀活動能夠更好地落實在實際中,需要從實踐活動入手,通過活動引導家長參與學生的閱讀學習中,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參與學習積極性。首先,教師在開展實踐活動之前,需要與家長進行及時的交流和溝通,在充分了解學生近期實際學習情況的基礎(chǔ)上,合理地選擇活動內(nèi)容,并且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動手能力等,對活動的完成情況進行預判。以此保證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活動中,獲得更好的閱讀教學效果??梢栽陂喿x前就告訴學生活動的主旨,讓學生帶著思考去閱讀。這種思考其實是探究文章脈絡的過程,讓學生主動學習概括文章結(jié)構(gòu)框架的方法。其次,在積極開展活動的過程中,需要確定好家長能否參與,盡量保證家長能夠全程參與活動中,避免出現(xiàn)舍本逐末的情況,為家校閱讀更加有效的落實在實際中提供支持。例如,教師在期末階段開始設(shè)計“期末故事會”的活動,按照本學期學習的內(nèi)容,引導家長做好準備,認真選擇需要與學生一起講解的小故事,并且可以指導家長按照不同學生的特長、興趣愛好等,將手勢、舞蹈、歌曲等融入故事中,將故事變得更加生動。學生表演的過程,實際上是對閱讀的文本內(nèi)容的一個生動的再現(xiàn)。通過這種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閱讀的文本主旨和中心思想。而由于文本并沒有在細節(jié)上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描寫,這一部分的空白需要學生自己去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其實是對文本內(nèi)容在不改變主旨意思情況下的一個續(xù)寫或改寫。這一過程實際上是將閱讀和寫作兩種能力進行了完美的結(jié)合。這樣不僅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還可以發(fā)揮出家長在學生學習中起到的實際作用,有效夯實家校閱讀教學效果。
六、 注重成果評價,及時反饋成效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般是按照學生的成績對學生閱讀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對于學生在教學中是否獲得了寶貴體驗、互動能力是否實現(xiàn)了提升等不夠重視,對于實現(xiàn)高效的閱讀教學非常不利。而家長作為學生教育活動重要參與者,教師還需要將其融入教學評價中,通過家長的積極參與,保證評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確保后續(xù)家校閱讀更加有序地開展。首先,教師需要在與其他教師充分研究的基礎(chǔ)上,制定出包含家長參與的全新評價機制,將其作為評價學生的次要內(nèi)容,引導家長更加積極地參與學生閱讀學習中。教師還要積極和家長進行探討,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細化分析。分析的內(nèi)容要以學生的自我閱讀能力的提高情況為標準。可以抽選某些短篇讓學生臨場進行分析,檢驗其閱讀成果。當然,評價的角度要多樣化,從文意理解、句子辨析、詞語辨析、好詞好句等角度開展。其次,教師需要按照家長日常的反饋,與家長進行及時交流,找到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并且通過鼓勵和督促的方式引導家長與學生共同進步,獲得更好的家校閱讀教學效果。教師、家長、學生三方可以通過對已經(jīng)閱讀的文本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以此檢查學生的閱讀成果。這種分析并不是要求教師或者家長就閱讀文本出題,而是要求學生自身就文本的內(nèi)容和思想進行一個大概的闡述。通過對學生闡述的意思來分析,進一步獲取學生現(xiàn)階段的閱讀能力。例如,在學習完一學期的課程后,教師通過“匿名意見箱”的方式收集家長對于家校閱讀教學模式的建議。同時,準確收集學生在一學期中參與家校閱讀教學中表現(xiàn)出的不足,以及學生的近期進步情況。然后按照家長提出的意見,合理地對家校閱讀教學進行完善。教師要理解完善的過程是一個復雜和反復的過程,對于不同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還要注意因為學生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導致的學生閱讀能力的變化。要及時將環(huán)境誘因的成因、影響、對應策略進行溝通和反饋。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習慣負責,并積極提出對應的建議。為家長更加規(guī)范地參與家校閱讀活動中提供支持,保證能夠獲得更好的家校閱讀教學效果。
七、 結(jié)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想要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閱讀能力,保證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就需要通過多種方式,有效地落實家校閱讀教學,確保在家長的大力支持下,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日常家校閱讀教學開展過程中,需要從制定計劃、選擇主題、課前引導、創(chuàng)設(shè)情境、開展活動、反饋成果等多個方面對家校閱讀教學進行完善,不斷地提升教學效果,為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閱讀習慣、提升學習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張鳳峰.家校合作模式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13):49-50.
[2]肖雨婷.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思考[J].課堂內(nèi)外·教師版(初等教育),2021(3):40-41.
[3]王普.家校合作模式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中外交流,2021,28(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