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珠
多年來,我國中考由不考體育,到體育成績占50分,再到部分城市提高到和主科分數一致,體育中考分值比重呈逐漸增加趨勢。
中考體育培訓眼下正成為體育培訓行業(yè)中迅速發(fā)展的一部分。為了解中考體育培訓市場情況,我多次去市內中小學、體育館、培訓機構等采訪。我發(fā)現,我市雖然還未公布相關中考體育分值調整方案,但不少家長已開始未雨綢繆,選擇到校外培訓機構對孩子進行體育專項訓練。
采訪中,一位小學四年級學生家長告訴我,為了跟上這股體育“東風”,她給孩子報了跳繩班和游泳課。
近年來,教育領域開始了深刻的變革,力度空前的“雙減”政策,意在切實減輕家長和學生的負擔,為學生們營造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但不少學生家長告訴我,家長之間的“比拼”心理很強,永遠不甘心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落后半步。
如今,“雙減”政策出臺,尤其提到“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加之體育中考提分,家長們就體育中考培訓的新一輪“比拼”又開始了。
我在調查中發(fā)現,不少學生中考體育難過關,與家長和學生平時不重視體育鍛煉,或是一些學校在開展體育課和保證“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的落實上打折扣有關。
不少專家、教育工作者也提出,雖然屬于體育素質類培訓,但中考體育培訓帶有明顯的應試性質,其“野蠻生長”的背后是“分數”的刺激和日常鍛煉的“欠賬”。
由此,如何加強體育中考培訓市場的監(jiān)管,如何讓體育鍛煉成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
采訪中,不少家長表示,只有相關部門加強對體育培訓市場的監(jiān)管,家長們才能作出更放心的選擇,孩子們才能得到更好的鍛煉。然而,監(jiān)管并非是單靠體育行政部門之力就能完成的,還需要市場監(jiān)管等其他行政部門以及相關社會團體的協(xié)同。
把青少年的體育“欠賬”還上,讓他們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需要全社會的共同支持。
361050033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