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飛 趙清
(上海市閔行第三中學 上海 200240)
在20世紀末期,我國女足在世界上曾獲得輝煌戰(zhàn)績,此后隨著一代代女足隊員的退役、管理體系的停滯不前及對新人培養(yǎng)工作的不足等原因,造成了我國女足多年來青黃不接的局面。對此,我國還需采取措施加強女足的培養(yǎng),逐步縮小與強隊之間的差距。
心理訓練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個別心理訓練與一般心理訓練,這兩種基本訓練方式之間具有互相調(diào)節(jié)與影響的作用。個別心理訓練在訓練方式和訓練對象方面都有別于一般心理訓練,若是說一般心理訓練是針對所有運動員所組織的長期性的心理指導活動,那么個別心理訓練則可以理解為面向集體當中的個別人員開展的短期性心理指導活動。教師在進行訓練規(guī)劃與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運動員的集體榮譽感、個體運動員的參賽動機及個體素質(zhì)等情況,并且對運動員的心理與生理素質(zhì)進行細致觀察,從中總結可以幫助運動員平衡自身心態(tài)的戰(zhàn)術方法。
高中女足球隊當中的隊員主要是由于自身特征及興趣愛好等原因,在學校的組織作用之下形成并發(fā)展而來。高中女足個別心理訓練的主要特點就是需要全面結合運動員性格偏好、身體素質(zhì)及處事能力等特征,與大學和初中階段的足球教學比較,高中女足心理訓練的重點是對高中足球隊伍中每個女足球員的實際觀察、分析和對比。與此同時,體育教師還應對自身的知識結構及教學目的進行結合,以此為基礎進行個別心理訓練內(nèi)容的安排??傮w來講,我國高中女足心理訓練需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主動性原則及超負荷原則。
就目前來看,針對高中女足球員進行個別心理訓練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首先,保持心理健康。高中階段的女足球員由于年齡原因,其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缺少社會經(jīng)歷,在遇到問題時可能會對其心理健康造成影響,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發(fā)展,更不利于其足球運動生涯的發(fā)展。在教學中通過對女足球員進行個別心理訓練能夠使其擁有良好的意志力,并培養(yǎng)其積極、樂觀的運動心理。其次,提高整體素養(yǎng)。每一名高中女足球員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著自身不同的發(fā)展實際,通過個別心理訓練能夠對其中個別隊員進行重點心理疏導與訓練,逐步提高其心理承壓能力,培養(yǎng)樂觀的心態(tài),從而提高全員整體綜合素養(yǎng)。
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男女平等的觀念深入人心,但目前人們在足球體育技能培訓方面,仍將更多的關注投入于男足而忽視女足,因此,女足教學工作缺乏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隨之來的問題就是女足球員漸少、對女足球員的關心與支持者則是少之又少,高中女足球員的發(fā)展被忽略。
在高中足球訓練中,通常都是由教練制訂培訓計劃并組織學生訓練,期間給予適當指導。但很多教練會不自覺地從男運動員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忽略了女生的身心特點[1]。例如,教練在安排女隊員進行跑步耐力與速度的訓練時,會安排其在一段時間內(nèi)每天都堅持限時長跑,但是卻忽視了女生每個月的生理慣例問題,容易使女足球員由于體力消耗過度而產(chǎn)生身體的損耗,影響身心健康。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教練所設計的訓練內(nèi)容與形式都需要隨著課程模式、教學重點等因素的變化而及時作出調(diào)整,部分高中教練由于工作經(jīng)驗尚淺,在心理訓練備課時未能及時吸收相關價值性信息,因此造成教學思維的狹隘,甚至一味沿用守舊的傳統(tǒng)訓練思維,不符合當代女足球員的訓練需求。
在落實個別心理訓練的過程中,教練首先應面向所有隊員展開全面性、客觀性的觀察與評價。每一名女足球員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存在,她們有著各自的生理特點與性格特點,即便是在相同的訓練環(huán)境當中仍具有各自不同的發(fā)展實際,所以,在高中階段的足球運動中不同女運動員的表現(xiàn)也不盡相同,例如,每一名高中女足球員在參與個別心理訓練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主動性、身心變化情況及超負擔的承擔效果等。若教練在安排個別心理訓練內(nèi)容時對各方面因素考慮不到位,那么就可能使女足球員在進行了相應的身心鍛煉,并且承受較大的運動負荷之后,仍然會有一種“技不如人”的錯誤認識。所以,在設計個別心理訓練教學計劃的時候,不但要分析女足球員的日常鍛煉情況,同時還需要沖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以人性化的理念去考慮該怎樣使女足球員在身心訓練過程中體驗和培育出良好的競賽技能及心理素養(yǎng)。
教師應正確認識自身在訓練中的輔助性角色,個別心理訓練所針對的對象為高中女足隊伍中的一個或幾個女運動員,所以,教練應堅持以人本理念為基礎理論對其展開針對性地觀察、吸收和劃分每個女運動員的個體差異情況,繼而對教和學兩部分內(nèi)容加以權衡[2]。另一方面,教練在對女足球員的潛能實施深入發(fā)掘時,應進一步思考該怎樣引導更多隊員在辛苦中體驗和培育出良好的鍛煉耐性和抗壓技能,如何才能夠更加有效地將各類知識傳授給她們,使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并且對教練提供的指引進行選擇性參考,同時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深入學習,以個人逐步帶動集體,實現(xiàn)高中女足球員的同步發(fā)展。
教師應端正自身對高中女足球員的認識,進一步深化男女平等觀念,對高中女足球員給予更多關心和支持,積極為其打造良好的個別心理訓練環(huán)境。平時注意增進與女足球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綜合考慮其個體特點與技能差異等,在理論知識與運動技能教學中科學把握動與靜的選用。在教練開始擴大和完善教學中個別心理訓練模式時,就可以在理論與實施中不斷改良自己的教學指導模式,在自身與運動員之間的日常溝通中獲得相關信息的反饋,最大限度地提高女足球隊員的技能,并以技能的提升當作個別心理訓練的根本終點[3]。作為教練,不但要使教學形式變得多樣化、趣味性,同時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培養(yǎng)高中生的責任感和自信心,促進高中女足師生的共同發(fā)展。
高中女足球員個別心理訓練一定要以遵循女足球員自身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為基礎,做好教與學之間的平衡,逐步豐富個別心理訓練類型,結合不同階段的足球體育活動發(fā)展情況及時就個別心理訓練做出適當調(diào)整,從而更好地滿足高中女足球員的發(fā)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