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峰,田嬌,陳祥鳳
《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的線上教學研究及改革方向
周明峰,田嬌,陳祥鳳
(臨沂科技職業(yè)學院,山東 臨沂 276000)
為了打造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日常教學中更好地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文章以疫情期間完成的整學期《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線上教學實施為依據(jù),總結了一些教學方法和實施手段,打造成熟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此外,在課程改革方面以學生成績評定方式為重點,進行改革,形成創(chuàng)新性的評定方式,更加全面客觀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混合式教學;教學方法;課程改革;評定方式
按照教育部的相關要求,疫情防控期間要充分貫徹“延期不延教、停課不停學”的宗旨。在傳統(tǒng)課堂被打破的情形下,全國高校教師轉(zhuǎn)型網(wǎng)絡課堂教學,順利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液壓與氣壓傳動》作為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中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利用線上教學平臺及各種教學輔助軟件順利完成整學期的教學任務,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由此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模式。線上教學具有傳統(tǒng)課堂無法替代的優(yōu)點,例如:教學場所不受限、學生人數(shù)不受限、學生的學習方式多樣化、授課內(nèi)容可以無限次回放等。同時線上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課堂上缺乏對學生的有效管控、課堂學習氛圍不足、教學效果無法保證等。疫情過后,當所有師生回歸校園進入課堂學習的時候,作為教育者應該深思,如何利用信息技術輔助常規(guī)教學,實現(xiàn)高質(zhì)量的教與學。因此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應當充分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課堂和線上教學兩者的優(yōu)勢,達到高效率、高品質(zhì)的教學效果。
《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以及教學平臺介紹:《液壓與氣壓傳動》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能較熟練地掌握液壓與氣動系統(tǒng)的基礎知識及專業(yè)技術知識,對液壓與氣動系統(tǒng)具有初步的分析與應用的能力。為進一步應用液壓與氣動技術打好基礎,本課程選用“智慧樹”在線教學平臺提供的優(yōu)質(zhì)課程《液壓與氣壓傳動(江蘇大學)》作為線上教學共享課。首先,教師通過平臺能夠及時準確查看學生自主學習的進度,對未按照要求進度學習的學生給予及時督促。其次,優(yōu)質(zhì)的共享課與教師自建的翻轉(zhuǎn)課堂相互輔助,教師在翻轉(zhuǎn)課堂中添加教學資源,方便學生隨時下載和學習。學習任務區(qū)設立問題討論區(qū),學生引發(fā)討論,豐富多彩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線上授課情況為整個教學活動按照三步走:第一步:課前自主學習;第二步:課中合作探究;第三步:課后拓展應用。
在開課之前,將按模塊生成“學習任務單”讓學生提前掌握每次課的任務以及重難點,按照教師發(fā)布的知識點,學生提前查閱相關文獻,分組討論,每小組形成預習報告和思維導圖,最后輕松走進課堂。
課程采用課前線上自主學習、課堂直播授課并互動討論、課下歸納整理的教學模式。課前學生利用平臺共享課,掌握本次課的主要知識點,在觀看規(guī)定章節(jié)視頻時記好課堂筆記,存有疑慮的知識點做好標注;課上教師根據(jù)授課內(nèi)容準備教學進程和討論主題,采用互動模式進行課程教學;課堂進行中為了檢驗學生知識點掌握程度以及注意力集中程度,互動環(huán)節(jié)采用平臺的“點名、搶答、答疑、投票”等方式,能夠準確快速獲得測試結果;隨機點名功能,便于發(fā)現(xiàn)專注力不強的學生,對于該類學生要多督促,多提問;投票做題方式便于快速計算參與互動的學生人數(shù)以及投票結果,直觀顯示做題正確率以及沒有及時參與做題的學生;設立搶答環(huán)節(jié),便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以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本專業(yè)課的目標是培養(yǎng)液壓與氣動行業(yè)高技能人才,一技一品,精益求精,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培養(yǎng)嚴謹、耐心、專注、堅持、專業(yè)、敬業(yè)的工匠精神,提升我國工業(yè)軟實力[1]。
課后通過習題以及調(diào)查問卷的形式反饋學生的掌握情況,形成閉環(huán)。以本課程為例,在學習液壓傳動基礎知識之后,帶學生進入多功能液壓教學試驗臺實驗室,由于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無法返校親自動手實驗,于是任課教師通過直播帶領學生完成實驗項目,讓學生對液壓、氣壓回路的基本構成、液壓回路中主要液壓元件的工作原理及作用以及液壓回路的組裝調(diào)試都有了直觀的認識。課下學生自學仿真軟件simulationX ,該軟件是一款分析評價技術系統(tǒng)內(nèi)各部件相互作用的權威軟件,是多學科領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通用CAE工具,并具有強大標準元件庫。首先基于SimulationX平臺建立泵、液壓馬達以及其他關鍵液壓元器件的物理模型,然后搭建起整體動力學仿真平臺。最后基于所構建的模型對回路運動特性和動力學性能進行仿真分析,真正實現(xiàn)了線上理論-實物-仿真-理論(反思)的閉環(huán)學習模式。
加入互聯(lián)網(wǎng)、多媒體信息技術等手段的線上教學,對于師生來說都是新的嘗試和探索。線上教學模式更加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促進知識傳授型的學習轉(zhuǎn)變?yōu)樽灾魇?、體驗式的學習。在平臺上設置階段性考核內(nèi)容和章節(jié)作業(yè),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線上提交,教師利用平臺功能快速批閱,形成分析數(shù)據(jù),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模式能夠滿足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對于學習主動性差的學生,教師無法給予積極的監(jiān)督和督促。因此,在線上教學純粹地講知識性內(nèi)容是滿足不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給予一些學習方法的指導。
線上課程的發(fā)展是一個必然趨勢,可以輔助我們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可以在課下隨時隨地的學習相關內(nèi)容并能永久保存學習資料和學習數(shù)據(jù),這是傳統(tǒng)的課上教學無法達到的。而傳統(tǒng)的課堂學習,能夠盡情展示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教師與學生能夠近距離的交流,各種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應用?;旌鲜浇虒W能夠兼二者之優(yōu)點,當然開展混合教學的目的不是單純的使用在線平臺,也不是建立龐大的在數(shù)字化學習資源,也不是開展花樣式的教學活動,而是有效地提升絕大部分學生學習的深度和擴展學生學習的途徑。在混合式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遵循四條教學基本規(guī)律:(1)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需主動參與;(2)學習是循序漸進的經(jīng)驗積累過程;(3)不同類型學習的過程是不一樣的;(4)教學是學習的外部條件。作為高校教師,在利用混合式教學過程中,必須依據(jù)學習和教學的規(guī)律去實現(xiàn)提升學習深度的目標,對學習者給予及時、準確的外部支持活動。
增加過程性考核,多元化的去評價學生的成績。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平時成績(30%)和期末考試成績(70%),平時成績一般由任課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出勤以及平時上課的積極參與度綜合給出,期末考試成績就是試卷上的分數(shù)。由于期末考試成績很多都是學生利用考試前突擊,背重點,做復習題等方式通過考試,所以對于知識的掌握僅僅是短暫的有針對性的記憶,沒有起到真正掌握一門科學技術的效果。因此,為了全面客觀的去評價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應當健全評定方式。創(chuàng)新的評定方式是過程性考核(70%)和期末考試成績(30%),其中過程性考核組成方式是:上課出勤(10%)+線上精品課程的學習及測試(15%)+同學互評(10%)+階段性測試(15%)+結課匯報(10%)+課后拓展應用(10%)。增加過程性考核能夠教全面且多元化的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正如中國大學慕課所講“好的大學,沒有圍墻”,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促進了線上教學資源的極大豐富,各大教學平臺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fā)展,我們選擇平臺上各大高校名師的精品課程,作為線上學習和測試的資源,與學校的課程同步進行[3]。同學之間的互相評定更加全面化、客觀化。階段性測試按照課程進度,依據(jù)章節(jié)或者重要知識點進行。該測試能夠反饋學生近期掌握情況,方便后續(xù)課程內(nèi)容的開展。課程最后組織學生進行結課匯報,通過從對本課程知識體系的理解和掌握、本課程與專業(yè)的關聯(lián)、本課程在工程實際的應用、本課程在思政方面的體現(xiàn)等多方面總結課程收獲。課后拓展應用主要讓學生掌握與本課程相關的仿真分析工具,實現(xiàn)基礎知識的延伸。期末考試以開放性、設計性的題目為主,緊密結合工程實際,讓學生能把基礎知識應用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案例當中[4]。
整學期的《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依托智慧樹教學平臺和直播課堂共同完成。教學效果教好,學生通過平臺能夠聆聽精品課程,同步檢測學習效果,課堂上與教師同學近距離接觸,互相探討,提升學習深度。教師通過平臺與課堂共同開展教學活動,真正變?yōu)橹R的引導者。因此混合式教學必定成為未來課程改革的大趨勢,同時教師與學生要掌握信息技術教學的相關手段,充分發(fā)揮信息化教學的最大優(yōu)勢[5]。此外,采用創(chuàng)新性的評定方式,不是單純核定學生的成績,更是指引學生學習的方向,讓學生從知識背景、理論基礎、實際應用等多方面掌握一門課程。課程改革伴隨著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改變過去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更加強調(diào)學生能夠在新型教學模式下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形成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也是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我們應該改變傳統(tǒng)學習方式“被動性、依賴性、統(tǒng)一性、虛擬性、認同性”的特征,形成現(xiàn)代學習方式的“主動性、獨立性、獨特性、體驗性與問題性”的特征。
[1] 張俊,劉天宋.創(chuàng)新教育融入工業(yè)機器人技術專業(yè)的實踐研究:以工業(yè)機器人基礎課程為例[J].南方農(nóng)機,2020,51(1):166+171.
[2] 唐逖.高職學生成績評價方法改革[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29 (5):170-171.
[3] 賈光政,鄒龍慶,任永良,等.液壓與氣動課程CDIO教學模式探討[J].價值工程,2010,29(28):188.
[4] 郭聯(lián)金,王國勝.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實踐教學改革與實施[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4):131-133.
[5] 彭熙偉.《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液壓與氣動,2008(5):46-47.
Online Teaching Research and Reform Direction of the
ZHOU Mingfeng, TIAN Jiao, CHEN Xiangfeng
(Linyi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Linyi 276000)
In order to create a hybrid teaching model and better implement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in daily teaching, based on the online teaching of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ransmission completed during the epidemic period, some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lementation means are summarized to create a mature hybrid teaching mode in this paper.In addition, in the aspect of curriculum reform, we should focus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students' scores, carry out the reform, form an innovat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evaluat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Keywords: Blended teaching;Teaching method;Curriculum reform;Evaluation method
A
1671-7988(2021)22-190-03
G30
A
1671-7988(2021)22-190-03
CLC NO.:G30
周明峰,就職于臨沂科技職業(yè)學院。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