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田 ,廉紅梅
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EM)常見于育齡婦女,是一種良性、慢性的婦科疾病,具有雌激素依賴性,以存在侵襲性異位內(nèi)膜為特征,且與許多臨床癥狀和體征密切相關(guān),如盆腔疼痛、痛經(jīng)、不孕和性交困難等[1-2]。關(guān)于EM 的發(fā)病機制有3 種學說,其中最有說服力的是月經(jīng)逆行學說,即子宮內(nèi)膜碎片植入子宮外部,如腹膜和腹部器官,尤其是卵巢[3]。細胞遷移和侵襲在子宮內(nèi)膜異位囊腫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分子機制尚不清楚。因此,需要進一步探討EM 的發(fā)病機制,以找到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EM表現(xiàn)為良性形態(tài),然而子宮內(nèi)膜基質(zhì)細胞(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ESCs)具有侵襲潛能,EM 常表現(xiàn)出一些惡性特征,如侵襲性增加、血管生成異常以及組織粘連廣泛[4]。已有研究表明,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可能在EM 的發(fā)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MMPs 可通過降解細胞外基質(zhì)促進細胞遷移和侵襲,并廣泛參與血管重塑,這些是EM 形成的必要過程[5]。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是一種小的非編碼RNA,在調(diào)節(jié)細胞增殖、凋亡、細胞周期、免疫反應和炎癥的基因表達中發(fā)揮重要作用[6]。MiRNA的失控和異常表達與人類多種疾病有關(guān)[7]。MiR-539具有抑制乳腺癌、非小細胞肺癌、肝細胞癌等多種腫瘤細胞侵襲和遷移的作用[8],且經(jīng)生物信息學檢測后發(fā)現(xiàn),miR-539 與 MMP-9 的 3′- 非翻譯區(qū)(untranslated region,UTR)具有結(jié)合位點,兩者具有明顯的靶向關(guān)系。本研究通過檢測miR-539 在EM 患者子宮異位組織以及正常子宮內(nèi)膜組織中的表達,探討miR-539靶向MMP-9對ESCs侵襲和遷移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納入湖北省婦幼保健院2016年10月—2020年 1 月收治的 EM 患者 60 例,年齡 24~46 歲,平均(30.56±3.81)歲。依據(jù)修訂后的美國生育學會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rAFS)分期評定為Ⅰ~Ⅱ期24 例,Ⅲ~Ⅳ期36 例?;颊呤中g(shù)前至少3個月未接受激素治療,且無其他盆腔病變。收集以上患者術(shù)中子宮內(nèi)膜異位組織,設為EM組。另取47例年齡匹配的子宮肌瘤等良性婦科疾病患者的正常子宮內(nèi)膜組織設為對照組。以上組織樣品均在無菌條件下采集,并送到實驗室進一步處理。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文號:160805-1),取得所有研究對象知情同意。
1.2 主要試劑和儀器 Lipofectamine 3000 試劑盒(L3000001)購自 Thermo Fisher Technology 公司。RNA 提取試劑盒(貨號:DP419)購自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PrimeScript RT 試劑盒(貨號:RR036)及實時熒光定量PCR(qPCR)試劑盒(貨號:RR820)購自寶日醫(yī)生物技術(shù)(北京)有限公司。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貨號:D0010)購自北京索萊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iR-539 mimics、miR-539 inhibitors及其陰性對照由廣州銳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 。 miR-539 mimics 序 列 :上 游 5′-GGAGAAAUUAUCCUUGGUGUGU-3′;下 游 5′-ACACCAAGGAUAAUUUCUCCAUU-3′,雙鏈。對照序列:上游5′-GCCCUACAACUCCCACUCUGUAC-3′ ;下 游 5′-AUUGCCCAAAUAACCGCUACCGU-3′。 miR-539 inhibitor 序 列 :5′-ACACACCAAGGAUAAUUUCUCCC-3′;對照序列:5′-UCGGGCCUGGAUAGCCCGAUCU-3′,采用 2-O 甲氧基修飾。MMP-9 一抗、內(nèi)參一抗及二抗均購自美國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公司。光學顯微鏡購自日本尼康公司;熒光定量PCR(qPCR)儀、蛋白電泳儀和轉(zhuǎn)膜儀均購自美國Bio-Rad 公司;GIS-500 型凝膠成像儀購自杭州Miulab公司。
1.3 方法
1.3.1 細胞分離培養(yǎng) 清洗子宮內(nèi)膜組織,切成小碎片,在37 ℃下于含有Ⅳ型膠原酶(1 g/L)的DMEM/F12 培養(yǎng)基中孵育35 min。然后,使用400 目尼龍細胞過濾器過濾分離分散的子宮內(nèi)膜細胞,離心后收集濾液中的基質(zhì)細胞,并將其重懸于含有10%FBS 的DMEM/F-12 培養(yǎng)基中,37 ℃、5%CO2條件下培養(yǎng)12 h。根據(jù)人波形蛋白陽性和人角蛋白陰性的細胞染色,結(jié)果顯色,ESCs的純度高于95%[9]。
1.3.2 qPCR檢測miR-539和MMP-9 mRNA的表達水平 使用RNA 提取試劑盒提取2 組ESCs 中的RNA,并利用分光光度計測定RNA 濃度。然后使用PrimeScript RT 試劑盒反轉(zhuǎn)錄成cDNA。miR-539的反轉(zhuǎn)錄引物為5′-GTCGTATCCAGTGCAGGGTCCGAGGTATTCGCACTGGATACGACACACAC-3′,U6 的反轉(zhuǎn)錄通用引物為5′-AACGCTTCACGAATTTGCGT-3′。然后使用qPCR 儀進行檢測。反應條件:95 ℃預變性10 min;95 ℃變性15 s,60 ℃退火30 s,45 個循環(huán);72 ℃延伸1 min。以 U6 和 β-actin 為內(nèi)參基因,采用 2-ΔΔCt對組織中miR-539 和MMP-9 mRNA 表達水平進行相對定量分析。根據(jù)基因庫數(shù)據(jù)庫中基因序列的公開數(shù)據(jù)設計引物,引物序列見表1。
Tab.1 qPCR primer sequence表1 qPCR引物序列
1.3.3 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 采用TargetScan 軟件分析,預測miR-539和MMP-9 3′-UTR 存在結(jié)合位點。將含有miR-539 結(jié)合位點的野生型(WT)和突變型(MUT)MMP-9 3′-UTR基因序列插入熒光素酶報告基因的載體pGL3上,構(gòu)建相應的質(zhì)粒載體,然后將WT-MMP-9、MUT-MMP-9 分別與 miR-539 mimics、miR-539 NC 共轉(zhuǎn)染 ESCs。48 h 后收集細胞,使用雙熒光素酶檢測試劑盒檢測熒光強度。
1.3.4 細胞轉(zhuǎn)染及分組 將EM 組的ESCs 混合培養(yǎng)至生長對數(shù)期,接種于6孔板上。利用Lipofectamine 3000試劑轉(zhuǎn)染ESCs,并將其分為 miR-539 mimics 組、mimics NC 組、miR-539 inhibitors 組和 inhibitors NC 組。并在 37 ℃、5%CO2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用于后續(xù)檢測。細胞實驗均設3個平行,重復實驗2次,取其平均值。
1.3.5 CCK-8 檢測細胞增殖 按照1.3.4 中方法轉(zhuǎn)染細胞至96孔板中(每孔3 000個細胞)培養(yǎng),24、48、72 h后,每孔中加入10 μL CCK-8 溶液。然后在37 ℃條件下繼續(xù)培養(yǎng)4 h,使用酶標儀檢測450 nm處光密度(OD)值。
1.3.6 劃痕實驗檢測細胞遷移 將1.3.4 轉(zhuǎn)染后的各組細胞培養(yǎng)在6孔板中,然后用200 μL吸管尖端劃破細胞單層。用添加1%胎牛血清的DMEM/F12 培養(yǎng)基進行細胞培養(yǎng),以減少細胞增殖的影響。在劃后0 h和24 h用顯微鏡觀察并拍攝具有代表性的圖像。使用Image-Pro Plus分析軟件對遷移距離進行定量,計算劃痕愈合率=(0 h 劃痕寬度-24 h 劃痕寬度)/0 h劃痕寬度×100%。
1.3.7 Transwell 檢測細胞侵襲 將1.3.4 轉(zhuǎn)染后的細胞懸液(2×104個細胞)100 μL等量放入Transwell板(含Matrigel基質(zhì)膠)上室。下室裝滿700 μL 含10%FBS 的DMEM/F-12 培養(yǎng)基。在37 ℃、5%CO2條件下培養(yǎng)48 h后,取出上室,下室細胞用3.8%甲醛固定20 min 后,0.1%結(jié)晶紫染色。然后使用顯微鏡觀察,并用Image-Pro Plus軟件計數(shù)每個視野的細胞數(shù)。
1.3.8 Western blot法檢測MMP-9蛋白表達水平 將轉(zhuǎn)染后的細胞加入含有蛋白酶抑制劑的裂解液,然后使用蛋白提取試劑盒提取總蛋白,并檢測蛋白含量。使用SDS-PAGE分離總蛋白,然后轉(zhuǎn)移到PVDF 膜上。在室溫下使用5%脫脂奶粉封閉1 h,然后將膜上的蛋白質(zhì)與MMP-9 一抗以1∶1 000的稀釋度在4 ℃下孵育過夜,TBST洗滌3次。在室溫下與二抗孵育1 h,TBST洗膜。曝光顯色,使用凝膠成像系統(tǒng)分析蛋白相對表達量,以β-actin為內(nèi)參蛋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2 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miR-539 和MMP-9 mRNA 表達水平變化 與對照組相比,EM 組miR-539 mRNA 水平顯著降低,MMP-9 mRNA水平顯著升高(P<0.01),見表2。
2.2 miR-539與MMP-9靶向關(guān)系的預測與驗證 生物信息學預測結(jié)果顯示,MMP-9 3′-UTR 序列上存在miR-539 連續(xù)的結(jié)合位點,見圖1。與miR-539NC+WT-MMP-9 組 相 比 ,miR-539 mimics+WTMMP-9 組熒光素酶活性顯著降低(P<0.05),miR-539 mimics+MUT-MMP-9 組和miR-539 NC+MUTMMP-9 組熒光素酶活性無明顯變化(P>0.05),見圖2。
Tab.2 Comparison of miR-539 and MMP-9 mRNA expression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ESCs表2 2組ESCs中miR-539和MMP-9 mRNA表達水平的比較 ()
Tab.2 Comparison of miR-539 and MMP-9 mRNA expression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ESCs表2 2組ESCs中miR-539和MMP-9 mRNA表達水平的比較 ()
**P<0.01
組別n miR-539MMP-9 mRNA對照組EM組t 60 47 1.00±0.08 0.43±0.04 44.639**1.00±0.05 1.85±0.07 73.223**
Fig.1 The binding site of miR-539 and MMP-9 3′-UTR predicted by bioinformatics圖1 生物信息學預測miR-539與MMP-9 3′-UTR結(jié)合位點
Fig.2 Comparison of the relative activity of luciferase between the four groups of ESCs(n=6)圖2 4組ESCs細胞熒光素酶相對活性的比較(n=6)
2.3 miR-539 過表達對 EM 患者 ESCs 細胞增殖的影響 72 h 時,與 mimics NC 組相比,miR-539 mimics 組ESCs 細胞增殖能力顯著降低(P<0.05);48、72 h 時 ,與 inhibitors NC 組 相 比 ,miR-539 inhibitors 組ESCs 細胞增殖能力顯著升高(P<0.05),見圖3。
2.4 miR-539 過表達對 EM 患者 ESCs 細胞遷移的影響 與 mimics NC 組相比,miR-539 mimics 組ESCs 細胞的劃痕愈合率顯著降低(P<0.05);與inhibitors NC 組相比,miR-539 inhibitors 組 ESCs 細胞的劃痕愈合率顯著升高(P<0.05)。見圖4、5。
Fig.3 Comparison of the proliferation ability of ESCs cell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between the four groups(n=6)圖3 4組ESCs細胞不同時間點增殖能力的比較(n=6)
Fig.4 Comparison of cell migration ability between the four groups of ESCs圖4 4組ESCs細胞遷移能力的比較
2.5 miR-539 過表達對 EM 組 ESCs 細胞侵襲的影響 與 mimics NC 組相比,miR-539 mimics 組 ESCs的侵襲細胞數(shù)量顯著減少(P<0.05);與inhibitors NC 組相比,miR-539 inhibitors 組 ESCs 的侵襲細胞數(shù)量顯著增加(P<0.05)。見圖6、7。
Fig.5 Comparison of Scratch healing rate between the four groups of ESCs(n=6)圖5 4組ESCs細胞劃痕愈合率的比較(n=6)
Fig.7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invasive cells between the 4 groups of ESCs(n=6)圖7 4組ESCs細胞侵襲細胞數(shù)量的比較(n=6)
2.6 miR-539 過表達對 EM 組 ESCs 細胞中 MMP-9蛋白表達的影響 與mimics NC 組相比,miR-539 mimics 組ESCs 細胞MMP-9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P<0.05);與 inhibitors NC 組 相 比 ,miR-539 inhibitors 組ESCs 細胞的MMP-9 蛋白表達水平顯著升高(P<0.05),見圖8、9。
Fig.8 Expression of MMP-9 protein in four groups of ESCs圖8 4組ESCs細胞中MMP-9蛋白表達情況
Fig.9 Comparison of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s of MMP-9 protein between the 4 groups of ESCs(n=6)圖9 4組ESCs細胞中MMP-9蛋白相對表達水平的比較(n=6)
3.1 miR-539 的表達水平與EM 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guān) EM是一種良性婦科疾病,但其病變具有癌性特征,如細胞侵襲、遷移和增殖等。人類子宮內(nèi)膜是由不同細胞組成的復雜組織,包括腔上皮和腺上皮、間質(zhì)細胞和免疫細胞。ESCs 在子宮內(nèi)膜中的細胞數(shù)量最多,表明它們在維持子宮內(nèi)膜的正常功能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0]。miRNA 是一組長度小于 24 個核苷酸的非編碼RNA,在轉(zhuǎn)錄后水平調(diào)節(jié)基因表達。近年來,miRNAs作為特定基因表達的抑制因子被認為參與了子宮內(nèi)膜的調(diào)控。各種miRNAs 在EM 中的異常表達已有報道[11-12]。同時 miR-539 在卵巢癌[13]、乳腺癌[14]等腫瘤中均異常表達。miR-539過表達可顯著抑制癌細胞的侵襲和遷移。本研究顯示,EM患者ESCs中miR-539水平明顯下調(diào),表明miR-539的表達水平與EM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guān)。
3.2 miR-539可抑制ESCs的增殖、侵襲和遷移 為確定miR-539 在ESCs 中的作用,本研究將miR-539 mimics 和 miR-539 inhibitors 轉(zhuǎn)染至 ESCs。CCK-8結(jié)果顯示,轉(zhuǎn)染miR-539 mimics 的細胞增殖率明顯降低,而轉(zhuǎn)染miR-539 inhibitors 的細胞增殖率則升高。ESCs 具有侵襲和遷移能力,這可能與EM 的發(fā)病機制有關(guān)[15]。本研究顯示,miR-539 過表達可抑制ESCs的細胞侵襲和遷移能力,而抑制miR-539表達則可增強細胞侵襲和遷移能力,表明miR-539 在子宮內(nèi)膜異位病變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潛在的抑癌基因作用,miR-539可能通過抑制細胞增殖、侵襲和遷移而參與EM的發(fā)生發(fā)展。
3.3 miR-539 靶向調(diào)節(jié)MMP-9 來影響EM MMPs是一個內(nèi)肽酶家族,可參與細胞外基質(zhì)和基底膜的降解,這也是細胞遷移和侵襲的關(guān)鍵步驟。MMP-9是重要的細胞外金屬蛋白酶,在EM 患者體內(nèi)表達明顯升高,可促進EM 細胞遷移和侵襲[16]。本研究顯示,ESCs 細胞轉(zhuǎn)染 miR-539 mimics 后,MMP-9 蛋白水平降低,而miR-539 inhibitors 轉(zhuǎn)染后,MMP-9水平明顯升高,表明miR-539 過表達可能通過下調(diào)MMP-9 的表達來抑制ESCs 的遷移和侵襲。因此,推測miR-539 可能是一種EM 抑制基因。另外,熒光素酶實驗結(jié)果也證明了MMP-9 是miR-539 的直接靶標。miR-539過表達可抑制MMP-9水平,而抑制miR-539 則結(jié)果相反,表明miR-539 靶向調(diào)節(jié)MMP-9 的水平,提示其有可能成為EM 的分子標志物。
本研究表明,miR-539 在 EM 患者 ESCs 中表達下調(diào),miR-539 過表達可下調(diào)MMP-9 水平,抑制ESCs 的遷移和侵襲,提示miR-539 可能成為治療EM 的潛在靶點。然而,miR-539 在EM 中的具體作用和機制仍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