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摘 要】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影響著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教學的質量。在政治學科的學習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比較枯燥乏味,常常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學習知識,學生缺少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也不理想,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教學理念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被廣泛應用,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主要論述了如何在初中政治的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初中政治;學習興趣
政治學科在教學中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在應試教育機制的影響下,政治學科屬于副課,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沒有認真對待,教師在教學上缺少創(chuàng)新,教學時照本宣科,學生為了完成任務,對重點知識死記硬背,課堂教學單調(diào)乏味,沒有培養(yǎng)出學生的政治興趣,也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政治學科關系著學生的道德觀念、政治觀念與法治觀念,需要足夠的重視,才能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拧?/p>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人很容易受到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尤其自制力相對較弱的學生,更容易受到周邊氛圍的影響,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氛圍包括平等的師生關系和活躍的課堂氛圍。
(一)平等的師生關系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由于身體的快速發(fā)育產(chǎn)生成人感,自主意識覺醒,厭惡被束縛和管教,因此說教似的教學也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教師如果單憑教師的威嚴,來維持課堂紀律,傳授學科知識,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是如果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教師,那么就會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教師的教誨,教師傳授的知識,學生會發(fā)自內(nèi)心的接受,因此教師可以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日常的生活中對學生關心照顧,在學習中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解決學生的困惑與思想矛盾,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當學生有疑問時,可以大膽質疑,當學生有不同意見時,敢于與教師交流探討,從而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不再是以教師的單方傳授為主。教師自身專業(yè)的政治素養(yǎng)和人格魅力,也可以吸引學生對政治知識產(chǎn)生興趣,使學生敬其師,效其行,用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個人品質,來熏陶學生的政治興趣。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教師用豐富的學識和談吐,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及時的對學生予以肯定和表揚,使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享受學習的成就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活躍的課堂氛圍
活躍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高度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積極在課堂中進行交流和探討,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思維更加活躍,通過思考,產(chǎn)生疑問,進而產(chǎn)生探究的動機與興趣,學習感受更加深刻,更有利于學生產(chǎn)生自主探究知識的興趣。
二、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和流程
傳統(tǒng)的教學流程,教師寫好教案,在課堂教學時照本宣科,教師在上面講并板書,學生在下面記,教師偶爾提問,學生回答問題也并不積極,整個教學過程都以教師作為主體,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被動的狀態(tài)自然缺乏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和流程,把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把單方傳授轉變?yōu)榛犹骄俊?/p>
(一)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充分研討教材內(nèi)容,結合教學計劃與教學任務,做好教學設計,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豐富的教學資源,借鑒其他教師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與創(chuàng)意,教學視頻與教學案例,對教學設計進行豐富和創(chuàng)新,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具體詳細,不要設計一些籠統(tǒng)寬泛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要突出重點難點知識,并使學生了解教學設計的意圖,明確要掌握的知識與技能,這樣在進行學習時,可以有更加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生可以自主檢驗是否掌握了教學目標,獲得成就感,從而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最后再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使學生可以當堂理解重點難點知識。
(二)創(chuàng)新教學流程
對整個教學流程進行合理安排,注重課前導入和教學活動的運用,通過課前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前導入是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如同人的第一印象一樣重要,如果課前導入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那么學生就會跟著進入相應的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起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設置懸念等多種方式,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與喜好,通過小故事、時事熱點、小游戲等,設計出趣味十足的課前導入,使學生從課前的娛樂狀態(tài),迅速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學習興趣。
比如在教學九年級人教版道德與法治《走向未來》時,教師可以通過這樣一個小故事進行課前導入:1940年一個15歲的男孩寫下了一生中要完成的127條目標,在之后的半個世紀里,他一直在忙于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他就是探險家約翰·戈達德,他把這127條目標稱為自己的“生命清單”,一切都從寫下目標的那一刻開始,如果你知道你一生想要什么,你就會驚奇的發(fā)現(xiàn)幫助你實現(xiàn)夢想的機會,會自己跑來。通過這樣一個小故事,使學生對生命的質量、寬度和廣度進行思考,讓學生來談一下這個小故事給自己的啟示,然后導入新課《走向未來》。
各種教學活動是課堂教學的靈魂,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自主的參與到知識的學習與探究中。教學活動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體驗性的活動加深學生的學習體驗,通過探討類的活動使學生進行自主的思考,通過實踐類的活動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把被動的學習轉化成主動的感知。
三、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
教學改革以來,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被應用于教學中,比如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等,都可以靈活運用,充分結合,使課堂教學更加的形式多樣,豐富多彩。
(一)創(chuàng)設情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