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 ? 要】幼兒正處于心智發(fā)育、行為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不僅能夠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能促進幼兒的心智發(fā)育。因此,幼兒教師要把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放在重要位置,通過語言、藝術、科學、健康、社會五大領域活動和區(qū)域、游戲、手工操作等活動,有計劃地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對此,文章從以上幾大領域出發(fā),組織開展了多樣化的實踐活動,為幼兒動手能力提供成長的沃土。
【關鍵詞】動手能力;語言教學活動;藝術教學活動;游戲競賽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6-0123-02
Practical Analysis on Developing Children's Practical Ability
(Dongyuan Kindergarten, Gaotai County, Gansu Province, China) CHEN Yan
【Abstract】Children are in an important period of mental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al ability development, cultivating children's hands-on ability can not only guide children to develop good behavior habits, but also promote children's ment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kindergarten teachers should put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hands-on ability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cultivate children's hands-on ability in a planned way through activities in the five major areas of language, art, science, health, and society, as well as regional, games, and manual operations. In this regard, the article started from the above major areas and organized a variety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to provide children with fertile ground for their hands-on ability.
【Keywords】Hands-on ability; Language teaching activity; Art teaching activity; Game competition activity
幼兒教育始終伴隨著各種各樣的活動,如語言活動、藝術活動、游戲競賽活動等。這些活動讓幼兒在實踐中動手動腦,不僅開發(fā)了幼兒智力,還鍛煉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對幼兒各方面發(fā)展產(chǎn)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幼兒的行為能力還處于發(fā)展中,需要有效的指導和鍛煉。因此,幼兒教師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基本要求出發(fā),以幼兒教育目標為導向,積極組織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以活動為載體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根據(jù)《指南》規(guī)定,幼兒教育涉及語言、科學、社會、藝術、健康等內(nèi)容,旨在啟發(fā)幼兒智力,培養(yǎng)幼兒行為能力,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fā)展?;诖?,幼兒園日常教學工作中需要經(jīng)常組織開展各種活動,如語言活動、藝術活動、游戲競賽活動、科學實驗活動、健康活動以及一些簡單的手工操作活動等。教師可以把動手實踐和以上活動巧妙結合起來,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
一、結合語言教學活動
語言教學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教師要抓住語言活動的良好機會,把動手操作融于其中,讓幼兒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鍛煉自身的動手能力。在語言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讓幼兒扮演情境中的角色,從而讓幼兒一邊學習語言一邊動手操作。例如,《小熊過生日》這個故事內(nèi)容特別有趣,幼兒十分喜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這一故事內(nèi)容,創(chuàng)設一個木偶劇場活動情境,讓幼兒親自繪制故事背景圖、制作小熊等木偶,并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幼兒模仿對話、操作木偶,親自完成一場精彩絕倫的木偶戲,很好地鍛煉了自身的動手能力。
二、結合藝術活動
音樂活動不僅能夠培養(yǎng)幼兒音樂方面的韻律感、審美情趣、演唱表演能力等,還能開發(fā)幼兒的大腦思維,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所以,教師可以把音樂活動和動手操作結合起來,借音樂活動為幼兒提供動手操作的平臺。具體來說,教師可以讓幼兒動手制作音樂教具,讓幼兒伴隨著音樂跳舞,讓幼兒根據(jù)歌詞畫畫,讓幼兒模仿歌曲中的動物等,這些都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例如,學唱《快樂的小豬》韻律歌時,教師在教唱前可帶領幼兒共同制作小豬頭飾、向日葵花等,把教室布置成“小豬之家”,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同時,在幼兒學唱過程中,教師可以讓他們扮演成小豬,或坐、或爬、或走、或吃東西都能夠鍛煉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三、結合游戲競賽活動
幼兒天生喜歡游戲,對各種新穎有趣的游戲有著很大的參與熱情。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幼兒的這一心理特點組織不同形式和內(nèi)容的游戲競賽活動,讓幼兒以個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其中,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親自制作游戲競賽需要的材料;游戲結束后,讓幼兒親自動手清理現(xiàn)場垃圾,打掃活動室衛(wèi)生。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促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
例如,在中班游戲活動“螞蟻撿豆子”的競賽中,教師就可以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游戲前,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利用紙張制作一些紙球、紙盒,充當豆子和螞蟻的食物盒;游戲中,教師可組織幼兒兩人一組,一人扮演螞蟻的頭,一人扮演螞蟻的身體,合作撿起地上的豆子。規(guī)定時間內(nèi),撿豆子數(shù)量最多的隊伍獲勝;游戲后,教師可趁著幼兒的心情正愉悅,讓他們充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親自打掃教室,還教室一個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教師通過這樣的活動安排,能夠使幼兒在游戲競賽活動中鍛煉自身的動手能力,規(guī)范其日常行為。
四、結合科學實驗活動
引導幼兒學習科學知識,培養(yǎng)科學意識是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要從小培養(yǎng),從娃娃抓起。因此,幼兒教育不能忽略科學知識教育。在科學實驗活動中,對于一些簡單的動手操作,教師要做到不代辦、不包辦,讓幼兒親自操作,從而達到培養(yǎng)幼兒動手能力的目的。具體來說,教師可以讓幼兒親自準備實驗材料,讓幼兒親自操作實驗中的某一個環(huán)節(jié)。例如,引導大班孩子做“沉與浮”科學實驗時,教師可帶領幼兒共同準備實驗材料,包括水、水杯、墨水、食用油、滴管等。實驗中,教師可以讓幼兒親自把水倒入水杯中,使用滴管把墨水、食用油分別滴在兩個水杯中,觀察兩種液體在水中的不同變化。這樣的安排既不會危害幼兒安全,又能讓幼兒親自完成了科學實驗中的一些簡單操作,使幼兒的動手能力得到有效鍛煉。
五、結合健康知識開展教學活動
幼兒園經(jīng)常開展健康知識教育,相應的活動也很多,如學認蔬菜、水果或者了解各種蔬菜、水果的外形、營養(yǎng)成分等。教師可以結合健康知識活動組織幼兒進行動手操作,讓幼兒動手搭配營養(yǎng)餐,以此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例如,教師在向幼兒介紹西藍花、白菜、西紅柿、胡蘿卜等常見蔬菜時,可讓幼兒根據(jù)自身喜好和蔬菜的營養(yǎng)成分自由組合搭配各類蔬菜,親手制作營養(yǎng)餐。
六、結合手工活動
手工活動是培養(yǎng)幼兒動手能力的主陣地,教師要立足手工課,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手工活動。例如,小班組織“折紙”“撕紙”“剪貼”等活動;中班組織“紙漿泥”“創(chuàng)意畫”“挑花繩”等活動;大班組織“粘貼畫”“藝術美工”等活動。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不同年齡和身心特點組織相應的手工活動,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手工課上,教師既可以為幼兒準備專門的材料,也可以利用幼兒身邊的材料,如糖紙、飲料瓶、快遞盒等開展豐富活動。教師借助豐富多樣的活動內(nèi)容和材料能夠有效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樂于參與手工課,進而讓幼兒在活動中鍛煉動手能力,形成廢物利用的環(huán)保觀念。
綜上所述,幼兒教師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是《指南》的基本要求,也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幼兒教師一定要給予高度的重視。教師應根據(jù)《指南》規(guī)定和幼兒園教學安排制定幼兒動手能力培養(yǎng)計劃,循序漸進地開展具體工作。在具體工作中,教師要充分結合語言教學活動、音樂教學活動、游戲競賽活動、科學實驗活動、健康知識活動和手工操作活動等,有效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使幼兒的行為能力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得以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葉家智.提高學生數(shù)學課堂動手操作的實際效果[J].教學與管理,2017(23).
[2]李夢裙.在勞動實踐中促進學生自主能力形成[J].中國教育學刊,2018(S2).
[3]曹玉蘭.互動性課程中幼兒情感的伴生發(fā)展[J].學前教育研究,2020(09).
[4]呂燕.幼兒園“沙藝術”課程的價值及其實施[J].學前教育研究,2017(01).
[5]王小英.思源幼兒深度學習的基本特質(zhì)與邏輯架構[J].學前教育研究,2020(01).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