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響宇
江蘇省常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江蘇常熟 215500
急性胰腺炎可伴隨不同程度的全身炎癥反應,疾病主要特點為尿、血淀粉酶增高、嘔吐伴發(fā)熱、惡心、急性上腹疼痛等,具有潛在致命危險,并發(fā)癥多,病情進展較快,若后期合并感染還會增加患者病死風險,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急癥之一[1]。其中,重癥急性胰腺炎較為少見,由于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病情較為危重,同時會并發(fā)多臟器病變,因此具有較高的死亡風險[2]。以非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是目前重癥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治療方法,包含營養(yǎng)支持、抑制胰酶分泌、抑酸、禁食等方法[3]。近幾年,臨床已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胰腺炎,臨床療效較為顯著,但前列地爾聯合泮托拉唑鈉方案研究較少,本研究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前列地爾聯合泮托拉唑鈉治療,探討其臨床效果及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選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常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收治的58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29 例。對照組中,男18 例,女11 例;年齡32~47 歲,平均(39.7±6.3)歲;平均病程(11.2±0.2)d,平均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acute physiological and chronic health scores,APACHEⅡ)[4](12.2±1.9)分。研究組中,男19 例,女10 例;年齡33~48 歲,平均(39.9±6.1)歲;平均病程(11.0±0.3)d;平均APACHEⅡ評分(11.9±1.7)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參與研究者均知情同意。納入標準:①患者血液生化指標均符合重癥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②患者具備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體征、表現;③患者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礙或局部并發(fā)癥;④患者APACHEⅡ評分均>8 分。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系統(tǒng)疾病者;②存在精神類疾病或認知功能障礙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者;④存在前列地爾、泮托拉唑鈉藥物禁忌證者。
入院后,給予患者胃腸外營養(yǎng)、維持體液平衡、抗感染、補液抗休克、胃腸減壓、禁飲水等支持治療、對癥治療,完善相關檢查并確診。對照組患者差異泮托拉唑鈉治療,用法與劑量:靜脈滴注給藥,每天2 次,每次0.9%氯化鈉注射液(廣西昆卓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90715)250 mL+40 mg 泮托拉唑鈉(海南雙成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90309),治療10 d。研究組患者采用前列地爾聯合泮托拉唑鈉治療,前列地爾用法與劑量:靜脈滴注給藥,25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廣西昆卓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90715)+5 μg 前列地爾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90315);泮托拉唑鈉用法與劑量同對照組,治療10 d。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5、10 d 時的血淀粉酶陰轉率、體征緩解或消失率、癥狀緩解或消失率、臨床效果及血流動力學指標。①體征包括腸鳴音、反跳痛、腹部壓痛等,癥狀包括休克、發(fā)熱、嘔吐、惡心、腹痛等。②臨床效果。無效:患者病情經過治療,超過10 d 仍無明顯改善;有效:患者經過治療,實驗室指標、體征及癥狀在10 d 內均基本恢復正常、緩解或消失;顯效:患者經過治療,實驗室指標、體征及癥狀在5 d 內基本恢復正常、緩解或消失??傆行剩?)=(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③血流動力學指標包括腦血管阻力(cerebrovascular resistance,CVR)、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
采用SPSS 18.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10 d 時的血淀粉酶陰轉率、體征緩解或消失率、癥狀緩解或消失率均高于治療5 d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5、10 d 時的血淀粉酶陰轉率、體征緩解或消失率、癥狀緩解或消失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5、10 d 時血淀粉酶陰轉率、體征緩解或消失率、癥狀緩解或消失率的比較[n(%)]
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的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CVR、MAP、HR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CVR、MAP 高于治療前,HR 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CVR、MAP 高于對照組,HR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比較(±s)
1 cmH2O=0.098 kPa;1 mmHg=0.133 kPa
組別例數CVR(cmH2O)HR(次/min)MAP(mmHg)研究組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29 6.2±1.6 8.6±2.3 13.511<0.05 129.7±36.6 101.4±28.1 17.278<0.05 105.3±29.3 129.5±36.6 17.466<0.05 29 t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P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t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P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5.8±1.5 6.4±1.7 11.728<0.05 2.025>0.05 13.841<0.05 129.5±36.6 116.3±32.6 14.526<0.05 2.329>0.05 16.063<0.05 102.1±28.4 115.7±32.4 14.924<0.05 3.792>0.05 15.957<0.05
暴飲暴食、高脂血癥、膽石癥人群是急性胰腺炎發(fā)病的常見群體,急性胰腺炎具有并發(fā)癥多、死亡率高、病情急等顯著特點,通常還會伴隨繼發(fā)嘔吐、惡心、明顯的腹痛等表現,若患者病情較重,還會引發(fā)休克癥狀,酸解失衡、水電解質紊亂、脫水等癥狀[5]。雖然臨床有多種手段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但患者的預后仍然有著一定局限性,而患者若沒有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將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產生嚴重影響,引發(fā)諸多嚴重的并發(fā)癥。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s)諸多類型制劑被廣泛用于急性胰腺炎治療中,是一種效價極高的物質,具有廣泛生物活性,廣泛分布于體內。PGs 中較為穩(wěn)定、活性較強的一種是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而前列地爾的主要成分就是PGE1[6-7]。前列地爾能夠抑制胰酶的釋放,穩(wěn)定溶酶體膜,在影響胰腺分泌功能方面,前列地爾可對多種內源性、外源性刺激產生抑制,維持胰腺有效循環(huán)[8-9]。同時,前列地爾還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平滑肌,對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釋放產生抑制,保持體內前列環(huán)素(prostacyclin,PGI2)/TXA2平衡,防止血栓形成,是一種強擴張血管藥物[10-11]。在重癥急性胰腺炎多種并發(fā)癥中,前列地爾能夠起到減輕急性肺損傷、改善急性腎功能損害、保護肝臟功能的作用。泮托拉唑鈉對肝、腎等重要器官可形成保護,對胃蛋白酶、胃酸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可高效選擇性抑制H+-K+-ATP 酶活性,同時,還能夠抑制生理性蛋白酶分泌,改變胃腸道pH 值,最終減少分泌胰腺體,屬于新型質子泵抑制劑[12-13]。
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使用泮托拉唑鈉治療,研究組患者使用前列地爾聯合泮托拉唑鈉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5、10 d 時的血淀粉酶陰轉率、體征緩解或消失率、癥狀緩解或消失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CVR、MAP 高于對照組,HR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前列地爾聯合泮托拉唑鈉治療的臨床效果更優(yōu)。分析原因可能是疊加前列地爾治療后,腎素-醛固酮系統(tǒng)活性被抑制,腎血流量有所增加,微循環(huán)灌注得到改善,血小板聚集也被抑制,從而使血流動力學指標得到改善。注射液為一種脂微球載體靶向制劑,可直接作用在特定的病變部位,能較好地在病變血管、病變部位聚集,對病變血管有特殊親和性,靶向擴張內臟血管。脂微球是理想的藥物載體,對注射部位局部血管刺激小,又可在病變血管處充分發(fā)揮藥理作用[14-15]。
綜上所述,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療中使用前列地爾聯合泮托拉唑鈉較單用泮托拉唑鈉治療能更好地緩解患者的體征、癥狀,改善血流動力學指標,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應用價值高,值得臨床推廣。